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三维景观图是地理信息可视化表达和虚拟仿真的有效表现形式,它的应用涉及到各行各业。水库是水利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库三维景观图的制作是数字水库地理信息建设的一部分。Virtuozo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数字摄影系统,简述数字水库的三维景观可视化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在祖国建设和人民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可视化技术是推动和提升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数字资源融合服务有效开展检索、展示和交互的重要技术方法。【方法/过程】本文在对LAM数字资源融合服务与可视化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用户角度出发进行了可视化需求调研和分析,并运用相关开发工具尝试进行了地图、词云、关系网络和时间轴形式的可视化实施。【结果/结论】结合实验效果,指出使用这些形式实现可视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期更多地关注LAM融合服务领域的用户需求视角下的可视化服务设计,提升用户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三维地形可视化技术一直是地理信息系统、数字摄影测量、虚拟现实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介绍了X3D的相关知识,利用Java平台和X3D技术实现三维地形的可视化。  相似文献   

4.
自“数字地球”提出以来,影响所及,数字城市、数字流域和数字社区等相继跟进。作为数字城市的一部分,数字校园可以看作是信息化的、虚拟的校园,是数字地球的微观表现形式在校园区域的具体体现,是真实校园的虚拟对照体。校园景观三维可视化是实现数字校园的第一步,利用ArcGIS系列软件,基于大比例尺地形图进行数字校园3维景观的建模及其可视化是一条经济而高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云南科技管理》2011,24(4):104-104
<正>大红山铜矿是玉溪矿业有限公司的主力矿山之一"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戛洒镇境内,是一座大型的采选联合矿山。2006年起,玉溪矿业公司全面启动了大红山铜矿数字矿山建设。通过数字矿山建设实现了矿区的三维可视化和数字化,建立了以综合通讯平台为基础的矿山生产管理与调度、生产数据在线采集的数字化矿山管理平台。三维地质建模及开采环境可视化1)通过应用Dimine数字矿山软件平台,建立了矿山地质模型和工程实体模型,以三维形态直观可视的反应矿山的地质情  相似文献   

6.
刘晓娟  周建华 《情报杂志》2015,(2):168-173,193
随着数字资源规模的迅速增长,传统的资源展示方式已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可视化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数字资源可视化的实现需要理论、技术及方法的支撑,但目前发展并不成熟,缺乏系统性。在对可视化理论框架进行梳理后,根据可视化的流程,将可视化技术分为数据转换、可视化映射以及视图转换三大类,而可视化实现方法的选择则需要考虑具体的任务类型。可视化技术在数字资源中的广泛应用是必然趋势,但资源规模、类型和用户需求都是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OpenGL技术的三维可视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OpenGL基本概念以及数字地面模型和构网技术,阐述了基于OpenGL实现三维地形可视化的基本步骤,并对其重要步骤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和讨论,并通过键盘,实现了人机交互的地形实时动态显示,实现了三维地形可视化。  相似文献   

8.
建筑形态向多元化、复杂化发展,二维CAD图纸无法满足工程项目设计、建造、管理的要求,迫切需要借助三维模型建模进行技术、进度、成本等管理。BIM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是集成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可视化的数字建筑模型,借助BIM技术进行协同作业和施工模拟,可事先进行碰撞检查、预见存在问题并加以解决,对工程项目实施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对进度、成本、质量、安全等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催生了各种开放出版形态,驱动着“以用户为中心”出版传播范式创新和学术出版生态重塑。本文基于网络调研、文献调研方法,对2001-2021年国内与国际开放学术出版传播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可视化分析;总结了开放科学发展大势下,学术出版传播与服务的研究热点、演进路径与发展趋势;面对学术出版传播服务化趋势,提出了开放科学环境和技术驱动下,我国学术出版传播在技术手段、传播渠道、运营模式存在的挑战,以及推进开放出版传播能力建设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0.
田庆  李芬  祈晴晴 《中国科技纵横》2011,(16):111-111,110
本文以数字城市建设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数字城市中三维模型数据的内容及建模技术,重点介绍基于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城市三维数据建模技术方法,并以实例的方式展现了数字城市中的三维场景数据。  相似文献   

11.
张建国 《情报科学》2022,39(2):59-64
【目的/意义】传统文化保护一直以来都是难题,尤其是文物的保护和其价值的有效传播,数字博物馆的出 现给传统文化尤其是文物的保护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拓宽保护路径,使传统文化通过技术手段重新焕发生机。 【方法/过程】从数字技术和传统文化结合的历史背景出发,梳理了文物数字化的现实情况,并对现阶段文物数字化 传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结论】传统文化数字化面临着技术壁垒,非共享、重复建档,有文化外泄风险, 商业冲击以及长期维护等问题,文化的数字化任重道远,需要钻研保护和传播的保障策略,克服主观客观困难,促 使焕发旺盛的生命力。【创新/局限】本文提出了打破技术壁垒、行业合作互联互通、避免文化外泄、商业合作共赢、 建立独立运行模式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实践应用等意见和建议,以保障文物在数字人文视角下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和 传播。  相似文献   

12.
李桂霞  马海群 《情报科学》2022,39(2):105-112
【目的/意义】文化具有教育功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具有社会教育功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利用(数 字)文化情境、(数字)文化载体、(数字)文化环境等实现社会教育功能。【方法/过程】细致阐述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社会教育功能的主要涵义,提出融合性、开放性、个性化、娱乐化是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实现社会教育功能的基本条 件,并明确了其主要目标。【结果/结论】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纳入国家终身教育体系之中、缩小数字鸿沟、建立需求 导向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体系、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健全统筹兼顾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制度体系、完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社会教育功能的评价体系是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社会教育功能的实现路径。【创 新/局限】结合数字化时代背景,从社会教育的视角对公共文化服务整体进行研究,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社会教育领 域的理论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3.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通信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信息资源的数量越来越多,对其版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文章分析了数字文本文档和数字图像的应用现状及其存储形式,并详细介绍了在不同数字信息资源下利用数字水印技术进行版权保护的思路和方法。指出数字水印在数字版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从可视化技术在知识转化中的两种作用机理入手,结合SECI知识转化模型和知识链模型,构建了基于可视化技术的知识转化模型;在分析数字图书馆可视化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利用该模型探讨了数字图书馆可视化应用升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杨滟  田吉明 《现代情报》2021,40(10):43-51
[目的/意义] 数字文化资源成为大数据时代最重要、最基础的战略性资源之一,被赋予了新的价值和新的应用需求,为了解决数字文化资源开发和应用中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科技与人文融合的数字文化治理体系的建设。[方法/过程] 通过界定数字文化治理的内涵,分析数字文化治理的必要性,明确数字文化治理过程,从治理主体层面、数据层面、治理机制层面和治理技术层面4个层面架构了数字文化治理参考框架。[结果/结论] 并从数字文化治理机制保障,多元主体需求保障和治理质量保障3个角度出发,提出了数字文化治理的策略,为数字文化资源的创新性开发和价值创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网络安全的角度出发,论述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和与其相关的数字签名技术;详细介绍了数字签名技术及其原理,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基于数字签名技术的安全通信方式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媒体内容的分发、复制与编辑变得越来越普遍。同时,数字内容的版权管理和内容保护问题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介绍了数字版权管理的体系架构和数字对象唯一标识技术,并结合目前流行的DOI技术提出构建新的DRM模型,新的模型可以有效解决目前数字版权管理系统构建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数字图书馆信息可视化应用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信息可视化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几个应用方面:检索过程可视化、检索结果集可视化、数字图书馆信息可视化,并设计了数字图书馆语义信息可视化模型。  相似文献   

19.
杨红岗  苏楠  吴银雪  杨林 《情报杂志》2012,31(8):114-118,102
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1996年至2011年的数字化作品版权保护论文进行研究,分析了论文的年代分布、期刊分布、学科分布、基金分布、高影响力论文等,利用文献可视化工具画图探讨了我国数字化作品版权保护的研究热点,并得出该领域的研究前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