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运用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参加第42届世锦赛男子单杠决赛的8名运动员成套动作的"D"分及构成情况、动作的编排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新周期男子单杠的"D"分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在本周期内的余下体操大赛中,单杠决赛的"D"分均值将保持在7分以上;成套难度动作价值对单杠"D"分的增长贡献较小,而成套连接价值的增加对其贡献最大。新周期单杠项目的编排亦具有如下特征:1)单杠项目的杠上动作难度保持在D组水平,不断发展杠上动作与飞行动作间的连接成为趋势;2)单杠项目的飞行动作中,D、E组难度价值的动作将迅速发展,而且在成套单杠动作编排中,飞行动作的出现将伴随连接价值的产生,其数量也将向4个发展;3)单杠项目进入了高难连接的发展阶段,并在连接类型及动作上呈多样化发展趋势;4)单杠下法动作依旧以直体后空翻2周720°旋下为主流,对下法动作的编排将以稳定性为原则。  相似文献   

2.
关于当代世界男子单杠成套动作发展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第41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和北京奥运周期3次体操大赛单杠决赛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当代世界男子单杠成套动作的发展特征做了全面分析.结果显示,单杠成套动作的难度与比赛成绩成正相关,平均D分接近7.0分,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最高D分达到7.5分,是单杠(乃至男子各个项目)成套动作难度的世界纪录;继续提高动作难度的主要途径:一是增加G、F组高难飞行动作,二是增加飞行动作的连接,二者有逐渐结合的趋势,并向连接难度价值更高的空翻越杠类动作发展;下法动作开始呈现多样化特征,其落地稳定性不再是获得最好成绩的关键因素,而是在增加(或既定)成套动作难度的前提上,努力提高完成动作的成功率,特别是动作部位的准确性和身体姿势的正确性,将成为获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以参加第30届奥运会单杠决赛的选手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录像分析法,对世界男子单杠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及特征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难度的空翻及其连接已经成为运动员提高D分的首选,飞行类的G组动作和"D组难度以上"动作之间的直接连接将成为提高成套D分价值的主要趋势;动作连接仍将以较低难度的"二连接"为主,多个动作的连接和高难度的连接也将被更多的优秀运动员逐渐采用;完成的高质量动作和动作编排的前瞻性是获得好成绩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新规则下世界男子单杠的发展态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录像观察与统计分析法对参加第39、40届体操世锦赛和第29届奥运会单杠决赛的运动员成套A分动作的类型、难度、连接加分和完成情况进行研究,探析在新规则导向下世界男子单杠的发展态势.结果表明:飞行动作快速发展;在成套中使用1-2个F组飞行动作是男子单杠发展的新动向;发展具有0.2连接加分的"二连接"仍是运动员努力的方向;下法开始向F组难度发展;力求动作难度与完成质量达到和谐统一是优秀运动员所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通过录像分析和专家访谈等方法,以伦敦奥运周期中的4届世界体操大赛单项决赛成套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当今世界单杠杠上动作、飞行动作、连接动作、动作难度以及世界优秀运动员成套动作的发展特征进行解析。研究表明:杠上动作选择更趋集中,具有连接价值或高难动作成为运动员首选;后空翻越杠类成为飞行动作主流,并有加难趋势;特卡切夫类单个动作及连接价值凸显;叶格尔与京格尔类发展平缓,前空翻越杠类绝迹;杠上动作接飞行动作和中穿前上类接飞行动作是单杠连接的主要类型和方式;单个超高难度动作和连接加分是运动员提高成套动作D分的主要途径,连接加分增长速度明显,并将会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据分析法、综合分析法,对伦敦奥运周期第41、42、43以及第30届伦敦奥运会的体操男子单杠项目决赛的前8名优秀运动员完成成套动作的总体加分情况、成套动作的单个难度动作的使用情况以及成套动作完成E分的质量特征进行分析,得出:⑴新规则的变化对单杠的编排也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在新规则的导向下单杠项目不仅向着更加难美、惊险性的方向发展,而且对成套动作艺术性有了更高的要求;⑵成套动作单个难度动作使用"中穿类、掏类"的难度动作编排减少,飞行动作的编排逐渐增多趋势;而下法动作仍然以"直体后空翻两周720°旋下"为主流,对下法动作的编排将以稳定性为原则;⑶成套动作的总体加分以"D+D、D+E、E+D;D+D+E、F+D+F"甚至"D+D+D+D"的4连接为主要的加分特征,且成套动作的加分编排主要以3串、4串的杠上动作与飞行、飞行加飞行的连接为主要特征;⑷成套动作完成E分的质量还有瑕疵,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7.
通过运用录像观察、数理统计和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第4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单杠决赛8名运动员的成套动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杠上动作选择趋向集中;特卡切夫类动作的连接价值凸显,变化形式多种多样;马凯洛夫类动作发展平缓基本形成规定动作;单个高难度动作和连接加分是运动员获得D分的主要途径,连接形式发展从二连接向三连接甚至四连接发展;中穿前上类接飞行动作的连接依然是成套的主要连接形式;飞行接飞行类动作连接价值突显;科瓦克斯空翻类动作成为飞行动作的主流,并有加难趋势;720°旋下依然是主流下法;教练员应积极适应新规则;尝试沿横轴和复合轴转体空翻类动作;发展更高难动作的直接连接;合理处理难与美的关系;根据运动员身心特点编排个性化动作是夺得冠军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以3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的男选手为研究对象,对新评分规则实施后世界男子单杠发展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成套动作平均难度为5.938分,是男子六项平均难度最低的项目,增加成套动作的难度是获得优异成绩的前提条件,而增加难度的因素主要是增加飞行动作的数量及其连接价值;飞行动作类型仍以科瓦克斯转体为主,并呈现多样化特征;在增加成套动作难度的同时,还要提高完成飞行动作的准确度和下法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依据第30届伦敦奥运会、第4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单杠决赛比赛录像和2009版、2013版国际体操评分规则,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对决赛中的世界优秀体操运动员单杠成套动作的动作类型、难度、连接加分方式,以及完成等情况进行统计研究与分析,探析新规则的变化对世界单杠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杠成套动作的动作类型、难度的选择上向飞行类动作的G、F难度方向发展;在难度连接加分方式上更加提倡D组及以上飞行动作直接连接;在动作完成质量上要求更高,E分的判罚更加严格。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数理统计、录像观察等方法,以2022年世界杯、美洲杯、世锦赛和2022年全国体操锦标赛单杠决赛成绩为依据,分析世界优秀单杠运动员成套动作特征和我国优秀单杠运动员成套动作特征,旨在为我国运动员优化成套编排、把握规则导向、缩小与世界优秀运动员之间的差距,以及为新周期我国运动员提高单杠项目成绩提供参考。结果发现:由于扣分标准统一,新周期世界优秀男子单杠运动员成套动作中,高难度价值单个动作出现频率增加,动作选择相对集中;动作整体难度较高,连接加分成为提高难度分值的重要途径;连接加分的种类和连接形式增多;摆动类动作的数量会减少,动作选择也会相对集中;下法较为单一,完成质量较好。建议:鼓励国内运动员发展超高难度的单个动作,鼓励运动员尝试飞行动作的连接;紧贴规则,科学合理编排成套动作;保难度、重质量才是夺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东京奥运周期三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单杠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有效技术动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东京奥运周期出现难度价值为0.8分,0.9分的超难动作,发展单个难度价值是东京奥运周期的不变的主题;飞行动作使用比重增加,飞行连接动作日趋成熟,3连飞动作不断出现,克罗地亚选手斯尔比...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世界女子高低杠项目成套动作难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第3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的女选手为研究对象,对新规则实施后世界女子高低杠发展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成套动作的平均难度为6.638分,位居4项之首,仍有继续提高的空间;其中飞行动作的难度变化不大,连接价值提高;从低杠换握高杠大多以B组动作为主,从高杠换握低杠则以D组为主;上法开发了挺身跳起成低杠手倒立的D组难度,且有连接动作加难的趋势;下法动作继续呈现多样化特征: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完成动作的成功率和动作质量,重点提高动作细节和下法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近两个周期男子体操裁判规则中单杠规则变化研究,结合2018年多哈世界体操锦标赛单杠项目运动员完成情况和裁判评分情况,对当前单杠项目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明确现代单杠发展的方向,为我国体操在单杠项目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以2007年世界蹦床锦标赛男子单跳成套难度值排在前10位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世界蹦床男单成套动作编排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多空翻成套编排新颖,动作连接紧凑,不仅在空翻数量上占有优势,而且在成套难度发展上还有很大的潜力,是男子单跳单套动作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