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课堂内容的枯燥乏味和授课方式的空洞说教等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实践课程的设置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尤其在高职专科成人高校中,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方面的认识还不够充足。实践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所以,要不断加强对实践教学的研究和探讨,不断的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从而更好的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实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化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的主要要求,同时也是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现社会实践效果的最主要途径。实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化,应该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方式以及活动内容,还应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保障机制以及考核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课程,对于国家政治体制和长远发展至关重要.文章探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的内涵,分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创新的环境,并从教材、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指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创新的路径是教材创新与教...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途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已形成广泛共识。对高职院校来说,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基于理论教学,始于课堂实践,实现于社会实践,着眼于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并通过严密的组织和科学的教学设计,逐步使实践教学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生知行合一从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效性的内在要求。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前提下,依托学院素质教育平台,通过课堂实践教学、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展开,并构建了具有本院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有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建设有高职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必须根据高职教育特点和课程性质,转变教育观念与改革课程管理体制,改革教学方法与提升思想政治课程教学魅力,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融入专业技能训练过程,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双师”教学团队。  相似文献   

7.
新课改时期下,各级院校都在积极地进行改革,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作为高职学生的必修课程也在进行着创新工作。本文在简要了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化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后,对实践教学课程化构建的内容进行了全面地了解,以此提高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继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为国家创造出全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教育的主渠道.将"四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堂,对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文章分析"四史"教育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的现实意义,探索"四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立体化实践教学的开展是适应高职院校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对高职学生价值取向教育具有社会性与实效性,弥补了课堂理论教学的不足,丰富了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模式.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应实施“三维一体”的教学模式,着力通过学校课内外活动实现学生的专业技能与人文素质融合,通过企业顶岗实习实现企业文化与个人修养融合,通过社会义务服务实现社会道德与社会行为融合,三者相互交融共建立体化实践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一,这门课的突出特点是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因此,在教学方法上也应突出实践性。为此,进行了一系列探索:课堂内的实践教学与课堂外的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师为主体的实践教学与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性教学相结合;校内实践性教学与校外活动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传统《诗经》分类,二“南”归入“国风”。宋人疑经,以为孔子时代无“国风”之名,只有乐名“南”、“雅”、“颂”;于是倡“南”独立于“风”外之说,自宋至今未有定论。本文辨说“南”与“风”为同音假借,“南”就是“风”,记乐时代用“南”,说诗时代用“风”。在诗教传承中“南”演化为“风”,在音乐传承中“南”又派生出“乱”、“盐”、“艳”等音乐名词。  相似文献   

12.
翻译中对跨文化因素的处理往往采用“归化”和“异化”两种不同的手段,从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来看“中华龙”与“dragon”,把“龙”译为“dragon”是属于归化的策略;从后殖民理论吸取营养的异化翻译策略来看,则将归化翻译视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和征服的共谋,是文化霸权主义的表现。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不仅仅是语言上的或翻译技巧上的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带有颠覆性的政治和文化战略。  相似文献   

13.
婉约也东坡     
苏轼是宋词豪放派的开创者,对词进行了多方面的革新,建立了“新天下耳目”的豪放派。虽然苏轼是豪放词的代表人物,而豪放却不是苏词的主流风格。苏轼词婉约风格也很突出,他的传统题材的词作,既吸收了婉约派词人抒情的真挚和细腻,又显示了深沉、淳厚的自家面目。  相似文献   

14.
在孔孟道德人格修养和提升的方式中,"自得"是一种以个体生命的自觉和体验而"悟道"和"体道"的独特方式,也是"悟道"和"体道"的最高收获和最佳境界。这种方式不是以言说的形式表达,而是以"心得"的方式所表达的亲身体验。其旨归在于它的获致可使得个体生命摆脱世俗的羁绊而达到自由乐适、宏阔畅达、充实无累之超越性的心灵境界;其内在意蕴在于它充分高扬了个体生命之主体精神的自觉;其根本指向不是具体的存在物,而是"性与天道";"自得"于"道"表现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不同的贯通方式;"自得"所达至的境界是生命的自由和快乐。  相似文献   

15.
荀子的政治理论既主张"法后王",又坚持"法先王",两者看似矛盾,但实际上却体现了荀子"先王""后王"一以贯之,既坚持前代传统,又与时俱进的辨证道统观。这种辨证道统观是荀子在割断了"天道"对"人道"的神秘制约关系之后,对儒家政治学说以"道统"制约君权做出的一种理论安排。  相似文献   

16.
瞽史新探     
"瞽史"一词在《国语》等先秦文献中多次出现,千百年来,历代学者对其有着见仁见智的诠释。或以为"瞽史"是"瞽"与"史",或以为"瞽史"为独立的史职,或以为其为文字产生前的盲人史官,或以为其为文字产生后的记事史官。如果深入探寻瞽史产生的历史背景,并对瞽史的来龙去脉及瞽史之《纪》的性质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则有种种迹象表明,瞽史并非盲人史官,而是在文字产生以后主要负责追记口传史事的史官。  相似文献   

17.
"大、小"的空间义是表示事物的整体形状,可以与各种维度类型的事物组合,倾向于描述维度不凸显的事物。"大、小"几乎能够描述绝大多数的抽象事物,其隐喻义的目标域大致分为时间域和抽象量域。  相似文献   

18.
“寓言”、“重言”是《庄子》一书的主要表达方式。寓言取材广博,借助一切外人外物来论“道”,占全书的比重最大。重言是包含在寓言中的一种表达方式,两者均以“藉外论之”为手段。重言是指以人物形象为主角的寓言,包括传说、历史中的人物及作者虚拟的得道之人和普通百姓。形式上大多与对话体和语录体相仿,主要通过刻画他人言行而取得“真实”的效果,占全书的7/10。寓言、重言的使用,体现了《庄子》表达方式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9.
“滇”的族属问题是云南民族史研究中的基础课题,至今仍然争论不息。通过利用大量考古学资料,采用考据学和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从“滇”文化的发展过程和特征、氐羌族群南迁的时间几个方面考证,“滇”应是滇池地区的土著居民,同时用反证法否定了“滇”为“越”、“僚”等观点。  相似文献   

20.
探讨嘉禾土话的语缀"子"和"崽"的构词形式和分布状况,并对"子"尾和"崽"尾的发展做了历时的推测,从语缀"子"和"崽"在嘉禾土话的漫长发展过程看,其所体现出的现行分布格局,实际上就是南北方言长期交融竞争的一种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