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匹兹堡邮报》由于被指控“诽谤”,不得不拿出280万美元打官司,只好勒紧裤带过日子。不久前,美国反诽谤经济制裁中心,对《匹兹堡邮报》(以下简称《邮报》)作出的诽谤的裁决,是迄今美国制裁报纸诽谤的最大的案子。据该中心的裁决,《邮报》得拿出21万美金的损害赔偿费,还得掏10倍于此(200万美金)的惩罚性补偿费,另加56万多美金  相似文献   

2.
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继《走向未来》取得了可观的销售记录之后,又于今年推出《未来时速》(台 湾繁体字版译名《数位神经系统》)一书,在全球同步出版发行。据有关资料披露,一些国家和地区以不同的版税买下此书的版权。例如:日本出版商为30万美金;台湾商周出版公司为18.5万美金;韩国出版商为15万美金;我国北京大学出版社为5万美金。  相似文献   

3.
封面链接     
《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2012-05/06(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创办的新闻媒体和市场研究刊物)美国《赫芬顿邮报》是如何成功的?创办于2005年的《赫芬顿邮报》是美国当今最有影响力的新闻博客网站,拥有68个栏  相似文献   

4.
画中有话     
“我们至少需要一个年龄相当的法官,或者更年长一些的,这样他可以站起来面对萨达姆,而且萨达姆也不能再像对待儿子一样和他讲话。”一位在审判现场的伊拉克摄影师说,审判萨达姆的法官才30岁出头,年龄不到萨达姆的一半,这位法官根本不是萨达姆的对手。“伊拉克现在对美国小企业来讲是黄金乐土,那里还有5亿美元的机会在等着我们。”美国一家企业员工说。虽然说在伊拉克挣钱是玩命的事,但目前仍有几千名美国人在伊拉克工作。“向你们的头版表示祝贺。祝今天过得愉快。”美国《每日新闻》给《纽约邮报》编辑的留言。7月6日《纽约邮报》头版宣称…  相似文献   

5.
张灵敏 《传媒》2014,(7):59-62
正在传统新闻业大批关门倒闭或营收大幅缩水,企图向数字化媒体转型却力不从心之际,《赫芬顿邮报》的崛起和成功可谓是给整个行业带来了一丝曙光。《赫芬顿邮报》于2005年创办,2011年2月,美国在线(AOL)以3.15亿美元收购《赫芬顿邮报》,并组建赫芬顿媒介集团。《赫芬顿邮报》2011年5月独立访客首次超过百年老号《纽约时报》,2009年的营业额1500万美元,2010年  相似文献   

6.
封面链接     
版权之争 1997年美国全国作者联盟(一个自由撰稿人协会)主席泰斯尼对《纽约时报》提起诉讼,指控该报在没有得到作者认可的情况下将其作品上网,重新使用,并再次出售是违反侵犯版权行为。美国联邦地区法庭和美国第二巡回上诉法庭相继宣布泰斯尼胜诉。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结束,最近,《纽约时报》一纸诉状又将此事闹到了美国最高法庭。 虽然这场纠纷的最终裁决要等到七、八个月,但早已在出版商和自由撰稿人之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  相似文献   

7.
美国是较早对新闻实行法治的西方国家。在美国新闻法制中,关于诽谤行为及其法律责任的内容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甚至在一些美国新闻记者的概念中,“新闻法”几乎就是“诽谤法”,美国新闻界涉讼的绝大部分原因是诽谤指控。我国新闻媒介因侵犯名誉权涉讼,是近两年的事,理论界对此展开探讨的时间还不长。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这方面的国外经验,对我们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出现了一股以诽谤罪名指控新闻单位的热潮。面对这股“告记者热”,我们应当满腔热情地把它看成是一桩好事,因为它表明广大人民群众对侵犯宪法赋予公民应享权益的不法行为,已开始学会运用法律来加以保护。另一方面,对诽谤指控中所涉及的一些重大问题,如失实是否就等于诽谤,诽谤指控的保护范围、定性依据及惩罚尺度,还存在不同认识。为此,特提出一些看法供探讨。  相似文献   

9.
美国首都华盛顿地区最大和最古老的报纸《华盛顿邮报》(以下简称邮报)在走下坡路:不仅同名母公司最赚钱的部门盈利大幅下滑,而且邮报自身发行量和广告收入也双双下跌。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撰文认为,邮报公司正行走在一条"自我毁灭"之路上。"自残"行为体现为现金分红、回购股票、拒绝网上收费和对未来投入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10.
四、邮报报团和电讯报团邮报报团是联合报业公司(Associatd Newspapers)下属的子公司。邮报集团除主要报纸《每日邮报》(Daily Mail)和《星期日邮报》(Mail On Sunday)外,还拥有伦敦的晚报《旗帜报》,大量的郡级晚报,以及许许多多的电视台和电台的股票。英国报业伟人艾尔弗雷德·哈姆斯沃斯独具慧眼,看准了社会中下层的读者群,于1896年5月4月创办了每份售价半便士的《每日邮报》。该报是  相似文献   

11.
刚从国营单位辞职出来,档案还放在人才交流中心,他为什么能拿到移动的1000万元资金?为什么一个尚未上市的公司,私募就近6000万美金,市值接近3.5亿美金?一个不愁资金的CEO,他最大的压力是什么?这一切,从谢峰身上可以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12.
周丽  刘盈 《东南传播》2013,(8):33-34
《纽约邮报》最近刊登的"地铁事件"再一次引起大众关注,尽管美国当地公众对《纽约邮报》及该照片的摄影师乌马尔.阿巴西(R.Umar Abbasi)普遍表示出批评,但美国新闻界对该事件中的摄影师认识是不一的,对于其职业道德的争论与探讨似乎从来没有停止过。新闻从诞生起,由于其追求真实性、客观性、及时性、新鲜性的特点,与个人参与新闻、破坏其真实感本身就是相向而驰的。《纽约邮报》"地铁事件"的刊登,在美国与中国都引起了新闻学者的深度讨论,再一次将新闻伦理道德话题的探讨推向风口浪尖。本文从《纽约邮报》"地铁事件"出发,探讨其一直存在的新闻专业主义与人道主义的悖论,以期梳理其潜在的新闻伦理道德维度指标。  相似文献   

13.
《青年记者》2012,(24):29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赫芬顿邮报》(The Huffington Post)正涉足"品牌内容"业务,帮助广告主创建与其品牌相关的主题并发行内容。《赫芬顿邮报》号称"互联网第一大报",创办于2005年,现在是美国影响力最大的新闻网站之一。2011年2月,美国在线以3.15亿美元收购该报。  相似文献   

14.
10月22日,《纽约时报》与《华盛顿邮报》达成协议,《纽约时报》以7500万美元买下《华盛顿邮报》(下称《邮报》)拥有的《国际先驱论坛报》的股份,取得了对《国际先驱论坛报》的完全控股。《邮报》不胜遗憾,“今天是一个极为悲伤的日子,《纽约时报》几乎没有给我们留下选择的余地,我们只能很不情愿地出售自己的股份。” 《邮报》受到沉重一击,这不由让人想起去年那个悲伤的日子…… 美国东部时间,2001年7月18日凌晨,一位老人磕然长逝的消息传出,举国震动。她就是《邮报》前社长兼董事长凯瑟琳·格雷厄姆夫人——一位名副其实的“报业女王”。在由男人主宰的华盛顿政治圈,凯瑟琳·格雷厄姆光彩夺目,倍受尊敬,布什总统的评价极富代表性:“她是一位真领袖、真淑女,是一代传奇。”弥漫于世界媒体的悲伤情绪,不仅因为她是世上最富权势的女人,更因为她代表了一个已经逝去的时代。在那个时代中,人性中最为高贵的品质勇气与正直,得到了如此淋漓尽致的展现……  相似文献   

15.
约瑟夫·普利策,1847年4月出生于匈牙利,17岁当兵,后流落到美国纽约,加入美国籍。靠刻苦自学。普利策21岁时成为《西部邮报》的记者,后买下《西部邮报》。普利策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充沛的精力,这使他在新闻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了长足进步。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使他的报纸受到公众欢迎。不久.他又先后买下了《圣路易斯邮讯报》和《纽约世界报》,并对它们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之成为当时美国首屈一指的大报。  相似文献   

16.
美国波士顿创办专门走国际新闻路线的新电子报《环球邮报》,其雇员将持48%的股权,收入来源主要为广告、报社联合组织的收入和部分内容的收费。《环球邮报》(GlobalPost)在53个国家部署了70名记者,希望在美国平面报章挣扎求存、削减国际新闻版面的当儿,为美国读者提供更多海外报道。  相似文献   

17.
伊铭 《网络传播》2003,(1):20-20
日前,被中国政府列入“外逃贪官“名单的前武汉长动集团董事长于志安,在美国投书报刊喊冤,称自己是”反贪被迫出走”。今年70岁的于志安1995年突然出走菲律宾,同年12月赴美国。大陆官方指控他卷款逃走。美国移民局经过5年核查,去年批给他绿卡。知情人士称,他转移到美国的近千万美金,成为他在美”立身”的资本。  相似文献   

18.
据英国《卫报》11月11日报道,英国《每日邮报》周日版——《星期日邮报》表示,其月环比增长1.04%,达到200万份,并以超过《星期日镜报》20万份的发行量占据行业领军地位。对于《星期日邮报》而言,这标志着重申其超过《星期  相似文献   

19.
李昕 《新闻记者》2001,(10):20-22
编者按 :吴惠连教授 (WilliamWoo)是有着40多年记者生涯的美国著名记者 ,现任美国斯坦福大学传播学院新闻学教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闻伦理学教授、香港大学新闻学顾问教授、美国报纸总编辑学会主席、美国新闻研究所所长、美国白宫总统委员会成员、美国电视新闻最高奖———PeabodyAward评委。他毕业于堪萨斯大学英语文学专业 ,后任哈佛大学尼曼新闻中心学者。他曾经担任《堪萨斯都市报》记者、《圣路易斯邮报》记者、主编、特稿记者、驻外记者、社论撰写人、总编辑。曾获得密苏里大学杰出贡献奖。2001年8月31日 ,吴惠连教授应邀来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 ,与同学们举行圆桌会议。吴教授虽然谈的是新闻工作的一些基本问题 ,但由于他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根底 ,加上言之有物、深入浅出 ,相信读者一定能有所感悟。这里发表的是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创办于2005年的《赫芬顿邮报》(TheHuffington Post)是美国当今最有影响力的新闻博客网站,拥有68个栏目,3个国际版,每月12亿的页面浏览量,仅去年一年就吸引了5400万人次的评论。它几乎超越了美国现存所有新闻网站的流量。它集纳了如此多的内容,以致于进入该网站就好像在商场购物,几乎找不到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