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出版集团、专业出版社、教育出版社等传统出版单位都加快了向数字化出版的转型。目前,很多教育出版单位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出版内容数字化建设、在线教育平台建设以及数字化教学服务领域进行了很多尝试。随着移动终端、移动学习、自主学习方式在国内的推动,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优质内容越来越成为数字教育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2.
数字出版是人类文化的数字化传承,相较于传统出版有着突出的优势。在数字出版的新形势下,出版业体制改革及数字出版的特点向传统编辑提出了转型的要求。为顺应时代的潮流,为我国出版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编辑除要具备传统出版工作的要求外,还需要在编辑角色及编辑能力上作相应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蓬勃发展和数字新媒体技术的快速普及,电子书包、手机教辅、各种线上教育平台的不断涌现,数字化教辅出版凭借其多形式、多功能、多载体、多体验的强大优势,已然广泛渗透进全新的教学应用当中,数字化转型乃大势所趋,传统教辅出版必须积极面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结合自身优势,面向市场,主动寻求融合与变革,勇敢实现从教育内容出版商向教育内容服务商的角色转化。在此前提下,本次论述将从传统教辅出版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着手,总结痛点;着眼新形势下教辅出版的数字化转型趋势和发展方向;分析以培生教育集团为代表的国外数字化教育出版模式,借鉴经验;最后结合自身实际探究新形势下教辅出版数字化转型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4.
教育出版的数字化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迅猛,产业链体系日趋完善,大力应用数字化等新技术,积极推进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国家版权局主办的"2007国际版权论坛"上,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  相似文献   

5.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日渐兴盛,出版产业转型势在必行。对比专业出版和教育出版,大众出版在数字出版方面较为落后。结合我国大众出版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实际情况,分析发现我国大众出版盈利模式存在问题,需从内容挖掘、统一定价、平台建设、整合产业链等方面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时代信息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占据出版业半壁江山的教育出版面临来自融合发展、数字转型的压力与问题。本文从传统出版社角度出发,分析教育出版数字化发展现状的同时,从以用户需求为核心,创新盈利模式,加大技术人才发展保障措施等角度,探讨传统出版社教育出版数字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7.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当前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但其定义、内容、评价等尚未达成广泛共识。研究从实践出发,在梳理我国中小学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具体行动举措和综合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基础上,开发出中小学教育数字化转型评估框架和调查问卷,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规模调研。研究发现,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以政府引领为主导;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尚未进入教学核心流程;东中西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但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不均衡;教师数字化能力不足为数字化转型带来严峻挑战;教育新生态正在形成,但发展不均衡。面对这样的现实,我国应加强顶层设计发挥政府与企业的协同效应,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突破口推进核心要素数字化转型,向西部和东北及农村地区进行政策倾斜,加强教师数字能力建设,进一步优化中小学数字教育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数字出版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不断成熟,传统出版业受到了深刻的影响和巨大的冲击。学术图书出版为传统出版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向数字出版转型.是我国相关传统出版社正在摸索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从我国学术图书数字出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两大方面初步探讨我国学术图书数字出版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随着数字出版转型进程的加快,我国出版业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数字出版将成为传统出版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国内数字出版市场,青海出版业该如何完成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对接成为目前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数字出版的内容、模式以及当前我省数字出版的开展情况等几个方面,分析适合青海出版业向数字出版转型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内容,其深深植根于数智时代的土壤中。在这一语境下,我国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部优势主要体现为在线教育建设夯实了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基础、数字校园建设赋能数字化生态生成、教育理论研究明确了数字化转型方略,但同时仍面临传统高等教育教学体系致使数字化转型陷入路径偏差、高校教师数字素养及其培养缺位以及学分、学位管理体系不适应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需求等现实劣势。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既要依托数字经济发展、新型文化体系构建、数字新基建打造等时代机遇,亦要应对数字鸿沟扩大、知识碎片化、信息管理风险等外部挑战。我国在深入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需秉持强化优势、科学发展、开拓进取、战略规避的原则,具体应遵循以下路径:以教育数字化理论研究引领高等教育制度创新发展;依托国家在线教育平台系统性规划知识教学框架;借力数字经济发展助推数字校园建设;统筹建构数据智能基座,重点加强数据安全治理。  相似文献   

11.
新型的数字媒体的出版及其阅读方式的生成,以一种新的姿态冲击着现代出版业.数字阅读实现了阅读形式的多元化.博客,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介出版方式,体现了数字出版和数字化阅读的双重特征.数字出版是网络技术和出版技术的融合,是传统出版方式的继承和发展和技术补充.传统出版方式与新型数字出版方式的共同存在与相互促进,将给出版业的发展带来契机.  相似文献   

12.
数字出版是出版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改变了出版流程、存储介质、发行及阅读方式、编辑功能等。高校学报应积极面对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变化,抓住契机,实现跨越发展。当前,学报数字化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数字化程度不高、数字出版平台建设落后、人才匮乏。为了推动数字化进程,学报出版单位必须切实转变观念、优化资源、改变管理体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数字出版对于印刷出版业所带来的变革,并通过对国内高校印刷出版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变化最大的信息与数字媒体类课程设置的考察来了解国内的教育举措。阐述了该专业课程设置的观点,对于出版传媒类专业课程设置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数字出版产业是传统出版产业与网络移动技术相结合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对人才资源有着强烈的依赖性,对人才需求的类型和特征有着不同于传统出版业的特定要求,当下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处在快速发展与提升的时期,而人才培养中存在的诸多障碍与之不相适应,必须结合实践拓展和创新我国数字出版产业人才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数字出版是出版产业的发展趋势,对出版人才提出了新要求,而当前,复合型数字出版人才极其短缺。传统出版单位必须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尤其要重视继续教育;应针对数字出版人才的特点,通过营造终身学习氛围,完善继续教育机制,创新教育模式,鼓励产学研结合等途径,促进人才"转型"。  相似文献   

16.
基于武汉高校472个样本数据的调查统计,发现大学生对数字出版影响和发展业态的认知较高,对数字出版发展障碍的认识较集中,对数字阅读的偏好较明显,对电子阅读器的认可度不高,对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选择具有个体性差异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网络出版这种全新的数字化出版方式,有着传统出版无可比拟的优点,给中国出版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由于网络出版的技术基础、工作流程等与传统出版有很大的差异,我国出版业现行运行机制和人员配置还很难顺利实施网络出版,网络出版人才的缺失尤其显著。人才资源是发展网络出版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应尽早做好网络出版人才的开发培训工作,为快速发展的网络出版业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
传统出版业在数字化的过程中,充当着内容提供商的角色,然而"谷歌模式"虽然不拥有"内容",但拥有捕捉内容的能力、技术和配套的商业模式,让传统出版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传统出版业必须要在创新中求得发展:从内容提供商转向全方位数字出版服务商,确立内容资源优势,实现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制订行业统一的技术标准;把握数字出版版权,打造数字出版资源平台,成立第三方监管机构改变利润分配主导权。  相似文献   

19.
The pervasiveness of mobile devices in families’ homes has dramatically changed the physical and temporal arrangement of co-viewing media content; the representative image of American families seated around a TV set is an anachronism. But understanding and describing contemporary co-participation arrangements around digital media is challenging because of the mobile nature of these activities. As researchers, our greatest challenge is to observe people's digital media use that is increasingly ‘on-the-move’ in an effort to understand the significance and possibilities these devices have in family life, learning, and engagement in and across different setting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n innovative study design for understanding how mobile technologies influence the ways in which families learn together. We analyze the movement of digital media practices, where they are located, and how digital co-participation within families is distributed across time and space.  相似文献   

20.
为加快推动高职学报数字化转型,以RCCSE收录的18种北京市高职高专成高院校学报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其投稿方式、微信公众号、出版周期,分析高职学报数字化转型的困境及其制约因素。结果表明:高职学报普遍处于采编技术应用能力低、传播力弱、出版时滞长的困境。为此,从发挥采编系统优势,探索新型出版模式,加强新媒体编辑力量3个方面提出高职学报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对推动高校出版工作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