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已经××了和(或)正在××着"句式曾被一些专家学者认为不合规范.本文从语言事实出发,通过分析研究,认为此句式是一种特殊的动词性谓语句,充分肯定了它的规范地位.  相似文献   

2.
<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历险故事姊妹篇".该文对比了两部历险记,认为两部小说中的主人公汤姆·索亚和哈克贝利·费恩其实是一个人物的两个侧面,即作者对自我理想人格的塑造.这两个人物是"合二为一"的,由此也能发掘出两部小说的主题思想存在着从"自度"到"度他"的转换.  相似文献   

3.
对于《诗经》中的“载A载B”句式,历来看法不同,通过穷尽性分析, 章认为“载”为语气词,在时间上AB有三种关系:同时发生、先后相承、交替出现。从该句式的分布情况可以推测,《诗经》使用的标准语是以西周晚期以镐京为中心的语言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4.
杨柳 《现代语文》2006,(5):64-64
"把"字句和"被"字句是两种形式相似但实质不同的句式. 首先从定义来看两者的差异."把"字句是指用介词"把"或者"将",把谓语动词的受动成分置于动词之前的句式.而"被"字句是指带有形式标记,即"被"字或"给"字的被动句,它表示被动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含有疑问形式的"吧"字句有表达祈使和表达猜测两种类型,单纯的疑问形式与"吧"构成"Q+吧"句式是省略了述语动词的疑问祈使句,"吧"负载着祈使语气,Q负载着询问功能.说话人意图使用"Q+吧"结束对方当前偏离自己意愿的行为或意图,急切地希望对方回答问题Q.  相似文献   

6.
<左传·僖33年>"妇人暂而免诸国"句中"暂"字向有两解.对"暂"字的正确训释与正确认识连词"而"的语法功能有关.连词"而"字的语法功能是连接谓词或谓词性短语.先秦单音时间副词在连词"而"前作为分句中的谓词与"而"后分句构成一紧缩复句,而并不充当"而"后分句中谓词的状语."暂而免"中的"暂"字,无论作为表示"突然"意义的单音时间副词,还是作为表示"欺诈"义的动词,都不充当"免"字的状语,因此"暂而免"是连谓短语,"暂"字应当释为动词"欺诈".  相似文献   

7.
4×100m接力跑主要由个人100m成绩水平,全队交接棒技术的熟练程度,以及在高速跑中传.接棒运动员的心理变化因素来决定最终成绩.为此,笔者针对高校4×100m训练的实践经验及有关资料统计,做了这方面的探讨性研究,以求在高校4×100m接力跑训练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动词带宾语"被"字句可分为两类.文章从动词带保留宾语"被"字句和动词带非保留宾语"被"字句两类不同句式分别探讨,认为这两类句式各有其成因.  相似文献   

9.
对<吕氏春秋·察今>中的"可得",目前存在理解上的分歧一种为同义连用说,另一种为能愿动词与及物动词叠加说.从同一文献同一时代的语言用例、<察今>的整体文意以及知人论世方法这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考察分析,本文认为,叠加说方为确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每年教师节时,各大报纸、电台、电视台大量宣传报道各级各类型的优秀教师的事迹,这本无可厚非,这是尊重教师,提高教师地位的表现。不过每每看到听到“第××教师节”的字样时,我又有一种别样的滋味在心头。如《中国教育报》1999年9月11日:“今天全国各地的学校再次披上  相似文献   

11.
<孟子·梁惠王上>"君子远庖厨"中"远"的用法,目前最常见的一种观点,认为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种观点值得商榷,"远"应是形容词用如一般动词,不是"使……远"的意思,而是该句的主语"君子"本身主动地"远离"的意思.在<孟子>中"远"有三种动词用法.  相似文献   

12.
●单元知识点拨Ⅰ.“There be...”句式(上)“There be...”句式表示“某地/某时有某人或某物”,一般形式为“There is/are+某物/人+地点/时间”。该句式中的there是引导词,本身没有实际意义,其主语是动词be后的名词或名词短语。“Therebe...”句式中的动词be的单、复数形式通常取决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的单、复数形式,即句子的主语是可数名词单数或不可数名词时,动词be用单数形式is;句子的主语是可数名词复数时,动词be则要K ey:Ⅰ.1-5CBBDBⅡ.1.a2.an3.a4.the5.a6.the7.The8.×9.the10.×11.×12.×13.×14.The15.the16.×17.The1…  相似文献   

13.
前置宾语和动词之间加"之"的句式与主语和谓语之间加"之"的句式有两个相互对立的特点1.前者的"之"必不可少而后者的"之"不是非有不可;2.前者的动词性词语另有一个确定的主语而后者的谓语部分没有也不必有另一个主语.据此,"句读之不知"不是前置宾语和动词之间加"之"的句式,而是主语和谓语之间加"之"的句式.  相似文献   

14.
<到灯塔去>(To the Light house)是一部经典的意识流小说,它以完美与和谐的艺术形式充分展示了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非凡的艺术功力.本文以<到灯塔去>为文本,提出了对"非个人化"手法在两个层次上的理解并探讨了伍尔夫如何娴熟的使用这一手法来揭示人物变化多端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王琼 《现代语文》2007,(8):45-47
《水浒全传》(下称"水浒")①中的被动句式主要有:"被"字式、"吃"字式、"蒙"字式、"教(叫)"字式、"与"字式、"给"字式等.这些被动句式分属三种不同的类型:"被、吃、蒙"属于第一类,被动标记是由"遭受""蒙受"义的动词演变来的;"教(叫)"属于第二类,被动标记是由使役义动词演变来的;"与、给"属于第三类,被动标记是由给与义动词演变来的.  相似文献   

16.
王力<古代汉语>把<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一文中出现的词语"凑?注释为"轻薄的样子",而王伯祥<史记选>则注为"自得貌".文章从多个角度证明了训"沾沾"为"自得貌"是确解.  相似文献   

17.
王文不仅将孙奭之疏误作了林氏的观点,而且误会了孟子"因先王之道"的"因"字.<孟子>该章前半部分言说的重心乃在于"以"和"因"字上,"以"作动词"用"解;"因"则作动词"就"解,为靠近、凑近的意思,引申为利用、实行、操作、实践等,而非王氏所认为的作为××的标的或依据."因先王之道"、"以不忍人之政"("以仁政")和"行先王之道"同属动宾结构且语义完全一致,而"先王之道"和"尧舜之道"则是既有联系又有显著区别--前者指汤武式之仁政,后者指尧舜式之善心(仁心).王文认为孟子"徒善一徒法"之句乃在于强调"先王之道",如制陶"模范"一样的"规整"功能,即强调"先王之道"作为标的或依据之重要地位,这就不仅未深究孟子"先王之道"的具体内涵,而且也否定了孟子"徒法不能以自行"(法不能自己行)的明确论断.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诸多中外学者陆续探讨<马可·波罗行记>的真实性,力辨书中之"所见"与"所闻".特别是英国学者弗朗西丝·伍德(Frances Wood)依据种种疑点,否定马可·波罗到过中国.但通过<行记>中一条地名Tiunguy的考证,从历史地理、方言特征、几种主要的版本和可能出现的书写讹误,以及当时当地陶瓷生产的情况分析,可证实Tiunguy即"丰州",重新检测了<行记>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倒序现代汉语词典>所收录的9个"单音节动词+于"构成的动词进行归纳分析,得出它们的词汇化关键在于"单音节动词+于"和后面的成分构成动宾关系,又可以分两种情形:一是"于"的介词义包含在前面的动词中;二是"于"可以看作没有介词义.  相似文献   

20.
给出了图C4×C4、C4×C5、C5×C5的一种全染色,从而得到了C4×C4、C4×C5、C5×C5的邻点可区别的全色数为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