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参加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跳远项目获得前八名运动员的比赛结果及获得男子跳远运动员和女子跳远运动员在比赛过程的犯规率;第一轮犯规率与全部比赛过程的犯规率是否不同;在全部比赛中每个轮次出现犯规次数的规律;前三次比赛与后三次比赛的犯规率有无差异;个人最优成绩出现的轮次规律等方面是否具有一定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中日男子跳远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子跳远从上一届中日对抗赛列入了比赛项目,去年9月10日在东京比赛,我国跳远运动员刘玉煌的成绩是7.51米,输给了日本运动员臼井淳一(7.87米)和吉本敏寿(7.61米)。十个月之后,79年7月1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届中口田径对抗赛上,刘玉煌以7.86米的新成绩战胜了日本运动员(见表一),并打破了由邹振先保持的7.81米的男子跳远全国纪录。在第六次试跳中,他曾跳出7.98米的远度,可惜踏板过线犯规,这个成绩未能问世。刘玉煌在今年的多次比赛中竞技状态一直很好,成绩稳定,可望超过8米大关已是为期不远的了。  相似文献   

3.
在跳远比赛中,运动员因多次起跳犯规,而不能发挥自己水平的现象时有发生。据统计,世界高水平男子跳远比赛的踏板起跳成功率为75%左右,而我国的情况更差。第五、六届全国运动会男子跳远比赛起跳的成功率不足70%。1990年,年度比赛中仅为35%。由此可见,起跳犯规现象的普遍存在,已严重阻碍了跳远运动成绩的进一步提高。随着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的进一步提高,运动员要在快速助跑中准确踏板起跳,必须在3~6次试跳中提高成功率,并跳出最佳成绩。1988年奥运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运用了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1928年~2008年共17届奥运会男子跳远决赛运动员的各跳成绩、试跳情况与免跳情况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力求揭示世界最高水平跳远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表现特征与规律,为我国跳远比赛、训练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撑。研究表明:(1)奥运会男子跳远比赛最佳成绩跳次分布特征为:前三跳创造最佳成绩的比例高;除第六跳外,后三跳其余跳次创造最佳成绩的比例不高。(2)免跳分布特征为:89.3%的免跳分布于后三跳,10.7%的免跳分布于前三跳;冠军选手的免跳申请占总免跳申请的50.0%,且免跳申请集中分布在后三跳。(3)试跳成功率、犯规率分布特征为:前三跳成功率高于后三跳;犯规率反之。  相似文献   

5.
<正>在田径运动员跳远项目比赛中,有不少运动员因为踏跳准确性差,导致失去夺冠的良机,更有甚者在及格赛或预赛三次试跳中全部犯规,取消决赛资格,使多年的汗水付之东流。下表是我国男、女跳远运动员和我校体  相似文献   

6.
影响跳远助跑准确性的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跳远助跑准确性的重要意义,已尽人皆知,本文化影响跳远助跑的准确性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影响助跑准确性因素分析跳远运动员能否准确地踏上起跳板,这在运动员起跳瞬时后才能知道。故此,我认为助跑起跳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技术的发挥和比赛的胜负,因而提高跳远助跳的准确性十分重要。世界高水平男子跳远比赛助跑成功率达75%左右。然而,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在国内和国外的一些重大比赛中,助跑成功率大大低于这个比例。如第45届全国运动会男子跳远决赛助跑成功率都不到68.5%;又如,一个运动员连续失败2、3次,那么他的实力和水…  相似文献   

7.
张德勇 《中华武术》2014,(10):18-19
在跳远比赛中,运动员因踏板不准确一直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踏板不准确不但影响了运动成绩,而且使长期的汗水付之东流。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我国女子跳远运动员关英楠在比赛中,因前两跳犯规,导致最后一跳差10多厘米上板而未能通过及格赛,痛失取得好成绩的机会。因此,加强运动员踏板准确性是教练员和运动员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跳远项目比赛中,有不少运动 员因为助跑准确性差,而失去了夺冠的良机,更有甚者,及格赛和预赛3次试跳全部犯规,被取消决赛资格。多少年的汗水付之东流,可见加强跳远运动员助跑踏跳的准确性是跳远项目取胜的关键之一,也是教练员和运动员必须解决的问题。一、准确性与身体素质的关系 青少年运动员跳远踏跳缺乏准确性,在测验或比赛中有时有很大的误差,这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知道,良好的运动技术的发挥,需要有全面的身体素质作保证。有些青少年运动员虽然掌握了正确的技术,但身体全面素质发展  相似文献   

9.
今年5月18日,在山西太原举行的全国田径锦标赛男子跳远决赛中。我国著名的男子跳远运动员黄庚,在第6次试跳中,以8.38米的成绩,打破了我国运动员陈尊荣保持的8.36米的亚洲纪录,并荣获冠军。更为可喜的是,在此次比赛中,共有4人9次跳出8米以上的好成绩,前4名的平均成绩达到了8.15米,这在  相似文献   

10.
在跳远比赛中,起跳是关键技术,踏板的准确性决定着运动员试跳的成绩,影响起跳的因素很多,其中踏跳的准确性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据有关青少年比赛资料统计,在比赛中试跳犯规或不上板的情况占试跳次数的60%左右,还有运动员前三轮试跳失败而被淘汰,这说明在青少年的训练中,对助跑速度与踏板衔接准确性与稳定性的技术重视不够;为了提高青少年跳远训练的实效性,本文通过对我省青少年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准确性的研究,来探研跳远运动员助跑踏跳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运动员水平十分接近的世界、国内田径比赛中,跳远比赛的胜负往往只由几厘米所决定,许多有实力的运动员常常由于助跑准确性较差而失去夺冠或取得好名次的机会。在悉尼奥运会的跳远及格赛中,我国参赛的男女4名运动员有两人3次犯规,很有希望夺得好名次的关英楠也因前两次试跳犯规,导致最终未能进  相似文献   

12.
所谓因视觉差而造成的起跳犯规是指运动员在未踏上起跳板之前为准确起跳作准备时,通过视觉判断起跳板的位置,利用眼睛的余光踏上起跳板而造成犯规的现象。这种起跳犯规现象在青少年跳远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中极为常见,也是青少年跳远运动员起跳犯规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世界男子跳远的阵地基本上由美国运动员把持。然而,1995年占据第一位的已不再是美国人的面孔,而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名字——伊万·佩德罗索。 在1995年的世界男子跳远中,古巴跳远新星佩德罗索大放异彩。在他参加的所有比赛中,不但均获第1名,而且成绩亦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他曾8次跳出8米70以上,8米50以上的更有十几次  相似文献   

14.
国际田联关于起跑犯规(100~400米)的新规则自2003年1月开始在国际比赛中正式使用。 新规则规定每次短跑起跑只允许运动员犯规一次,任何运动员在一次比赛中再次出现起跑犯规者便被取消资格。具体规定为:任何运动员起跑犯规,他的起跑器后座将亮起黄灯警告,同时其他运动员都受到黄牌警告,这就清楚地宣布了是哪位运动员犯了规,任何运动员如果再次起跑犯规便亮起红灯,他就立即被取消比赛资格。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第29届北京奥运会男子三级跳远前12名运动员的跳远成绩、踏板成绩及三跳成绩(单足跳、跨步跳、跳跃)进行探索研究,揭示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成绩创造的变化规律。为今后运动员和教练员更好地掌握三级跳远运动训练和比赛的技术技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蒙塔尔沃,西班牙运动员,在 1999年第 7届世锦赛女子跳远比赛中,以 7.06米的成绩获得冠军。决赛中和她同场竞技的有两位世界著名选手,一位是实力雄厚的意大利选手梅(6.94米,第二名),一位是美国选手琼斯(6.83米,第三名)。 蒙塔尔沃原籍古巴,后嫁到西班牙,代表西班牙参加第7届世锦赛,夺得跳远金牌。但这枚金牌引起了争议。获得第二名的意大利选手梅提出,蒙塔尔沃在7.06米一跳时犯规。从她踏板起跳的慢技术录像看,蒙塔尔沃的脚尖也确实踏上蓝色犯规标线,但裁判员判定蒙塔尔沃成绩有效。由于本届世锦赛在…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现场测试等研究方法,对第29届奥运会男女跳远和三级跳远决赛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前后三跳成绩、成功率、速度变化特征等内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男女跳远和三级跳远运动员的最佳竞技能力具有相对稳定的成熟期,男女跳远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达到个人最好成绩的97.59%和97.92%,其中第一、二跳是成功率最高的两个跳次,男子的最好成绩出现在第四和第六跳次,女子的最好成绩则出现在第二和第三跳次;男女三级跳远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高达个人最好成绩的98.78%和99.80%,最好成绩出现在第二和第三跳次;女子跳远和男女三级跳远运动员前三跳的助跑速度和最佳成绩均比后三跳要快、要好,而男子跳远运动员的情况则相反.  相似文献   

18.
心理因素对跳远“踏起跳板”准确性的影响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跳远运动员能否准确地踏上起跳板,这是运动员获得比赛胜利的关键。据有关数据测定世界上高水平男子跳远运动员比赛的助跑成功率为75%左右。而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在国内和国际的一些重大比赛中,助跑成功率都不到70%。有些优秀运动员正因为这样而影响了技术的正常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对国内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的后10米助跑速度与跳远成绩的关系、腾起角度与跳远成绩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影响中国男子跳远运动员成绩的主要因素在于:中国男子跳远运动员后10米助跑速度低于国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腾起角度低于国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  相似文献   

20.
当代跳远取胜关键之一是踏跳的准确性,所以历来在各级跳远教学训练中跳远踏跳准确性的问题一直被重视。在中学生跳远比赛、达标以及高考中,往往因踏跳不准确(踏不上板或犯规),而未能获得理想成绩。因此应重视中学跳远踏跳准确性的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