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当事人陈述是指当事人就有关案件的事实情况向法院所作出的陈述。对于当事人陈述的证据定位问题,证据法理论中始终未能科学地加以阐释。我国民事诉讼立法中始终将当事人陈述作为一种单独的证据形式加以规定,这一传统型立法模式不但影响了我们对这一制度内涵、功能和程序设置等方面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而且使当事人陈述成为游离于诉讼之外的证据形式。完善当事人陈述制度的最佳途径是对其进行重新定位,并使其合理转向。  相似文献   

2.
诉讼上的自认,是指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向法庭承认对方所主张的不利于己的事实。构成诉讼上的自认,须具备时间要件、实质要件、形式要件。诉讼上的自认一般说来具有两方面的效力:其一,对当事人的效力;诉讼上自认的构成,免除了他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其二,对法院的效力;诉讼上的自认对法院有拘束力,即无论法官本身如何看待案件事实,都应当把当事人的自认当作真实对待,并以自认的事实为基础进行裁判,不得对自认的事实作出相反的认定。实践中,如果一方当事人对于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事实全部承认的,可以免除对方当事人的全部举证责任;如果仅为部分承认的,只能免除对方当事人对自认部分事实的举证责任。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公安交通警察机关对交通事故作出的责任认定的性质,认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行政机关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而不是一种单纯的技术鉴定。当事人对之不服的话,应当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相似文献   

4.
当事人的真实陈述义务具有双面性,它既是对当事人的义务,也是对国家的义务,但是当事人的真实陈述义务具有明显的私法性质,因此违反真实陈述义务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应以私法上的责任为主。真实陈述义务对当事人诉讼行为的影响涉及到当事人否认、不知、自认、沉默及举证责任等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5.
当事人在诉讼活动中,往往为胜诉而故意作虚假陈述,对法官查明案件事实造成误导和阻碍,有时导致裁判不公,严重破坏司法活动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为避免此,应对当事人陈述作功能性分析,区分证据性陈述和一般性陈述,并在民事诉讼立法中,根据当事人陈述的不同性质,对当事人如实陈述义务赋予不同内涵,合理构建违反当事人如实陈述义务的法律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6.
民事上诉权作为一种司法救济权是上诉制度的一部分,是启动上诉审程序的前提;上诉制度是司法体制中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其作为审计制度的一环,在到诉讼架构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司法实务中民事诉讼当事人向法院提起上诉时遭妨碍,会制约当事人民事上诉权的有效行使。为确保当事人在行使上诉权时畅通无阻,也为了上诉权的行使能够真正达到当事人预期的法律效果,探讨救济民事上诉权更为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民事诉讼中的自认,它在性质上属于一种"观念通知"行为。构成自认的事实对当事人和法院都具有法律效力,但我国现行民事诉讼立法中规定的自认对法院没有约束力,自认的撤回条件不清晰,自认的对象不仅仅包括事实。应当从确立真正的辩论主义原则和完善民事诉讼立法这一宏观与微观角度完善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自认制度。  相似文献   

8.
物业服务合同较之其他合同,在诸多方面有着自己的特殊之处。关于物业服务合同的性质现在理论界比较流行的观点有两种,即或认为物业服务合同为委托合同的一种,或认为物业关系为民法中代理制度的特殊类型,物业服务合同为设立代理关系的合同。实际上,物业服务合同的性质应该既不是现行法中所规定的任一类型的有名合同,也不是一般所谓的无名合同,而是一种类型结合合同,属混合契约之一种,即一方当事人所负的给付义务属于不同契约类型,彼此间居于同值的地位。而他方当事人仅付单一的对待给付。  相似文献   

9.
在涉外民商事案件中,当事人约定适用条约的现象十分常见.我国法院虽然会尊重当事人的选择,但处理方式并不一致:有时法院会采用契约自由模式,将条约当作合同的内容;有时法院会采用意思 自治模式,将条约当作准据法.虽然两种模式基于不同的法律制度,但都是对私法自治理念的坚持.从商事发展实践和立法动向来看,私法自治是符合国际商事发展的,因而法院应当尽可能尊重当事人对于条约适用的选择,并且应当优先将条约认定为准据法.在具体操作上,应当将条约区分为生效条约和未生效条约.如果当事人约定适用的是对我国已经生效的条约,法院应当将其认定为准据法;而如果当事人约定的是对我国未生效的条约,法院应当将其认定为合同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公示催告程序属于非讼诉程序中,虽不能解决当事人之间因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发生的纠纷,但当事人的权益保护仍显重要。本文仅从申报人向法院申报权利后的处理上,来分析公示催告制度的漏洞所在,以寻求合适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1.
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首要问题 ,做好农民工作是我们党的一贯政策。改革开放 2 0多年来 ,农民群众一方面深刻体会到党的富民政策好 ,从心底里信任党、拥护党 ;另一方面对个别党员干部的某些做法有一些意见。在新的形势下要正确认识农民问题 ,切实落实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 ,改进农民工作作风。  相似文献   

12.
李听 《鄂州大学学报》2009,16(3):9-10,30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常抓不懈。同时要加强教育,强化监督,严肃党纪法纪。  相似文献   

13.
合同相对性原则为合同法甚至债法的基础.但在实际的现代生活中,非合同关系的第三人往往受合同履行之侵害,对此,各国对第三人的救济出现了各种不同的举措.通过对各具体制度的分析,笔者认为应引进"附保护第三人作用的契约".  相似文献   

14.
陈云关于执政党建设的思想十分丰富。他认为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培养和选拔党的干部,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弘扬正气,反对腐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相似文献   

15.
"党离不开人民"是邓小平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力量的源泉,以人民利益为重是党的宗旨的体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党取信于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大发展,也是把邓小平同志关于生产力标准的理论发挥应用于党建领域的结果。生产力标准理论不仅是我党第二代和第三代领导核心的理论标志,而且也是我们党从“革命党”变成当代社会主义中国成熟的执政党的理论基石。它已经成为我党一切理论的逻辑出发点。  相似文献   

17.
斗争哲学不是只讲斗争,不讲统一;和谐哲学也不是只讲统一,不讲斗争。关键的区别在于,斗争哲学强调斗争是要达到旧统一体的破裂,实现事物的转化;而和谐哲学虽然也讲斗争,但斗争是为了保持统一体的存在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斗争哲学是强调质变的哲学,是革命党的哲学;而和谐哲学是适应量变的哲学,是执政党的哲学,它强调质的稳定性。1964年爆发的“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论战,是斗争哲学与和谐哲学的对立,是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在哲学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18.
行政相对人的行政创意权是行政相对人所享有的对于行政事务发展格局进行分析、判断并作出预测性建议的权利。其权利主体虽然是行政相对人,但该权的内容却是公权范围内的权利,与公共行政权的行使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包括制定管理规则的创意权、形成新的法律关系的创意权、构设社会机制的创意权、选择重大行政事务的创意权等基本范畴。设立行政相对人的行政创意权有助于弥补行政法治价值、平衡行政法治主体、拓宽行政法治客体、实现行政法治内容。因此,必须确立行政相对人行政创意权的宪法地位,加强其行政立法保护及实现手段。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历史经验主要有:着眼于推进从严治党,将从严治党贯穿于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全过程;以法治思维统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统筹推进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丰富完善党内法规制度,增强党内法规体系的协调性;完善党内法规学习宣传机制,提高党内法规制度执行力.  相似文献   

20.
完善党委议事和决策机制,对于营造党委内部乃至整个党内民主生活的良好氛围具有重要意义。完善党委议事和决策机制要以"明确职责权限,落实地方党组织全委会的应有地位和作用;强化规则意识,严格规范党委议事和决策的程序;完善表决机制,科学界定和设计表决的内容和形式;加强监督制约,建立健全党委议事和决策制度的督察机制;推进实践探索,适时规范党委换届后新体制下党委班子成员的工作关系"为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