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语文教学应顺应儿童天性,许多人认同这一理念,却未能在教学中真正落实,课堂内外都存在诸多有违儿童天性的教学误区,亟待矫正。  相似文献   

2.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这是任何教学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而学生好问“为什么”,有疑必问,这正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儿童认识规 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肖炜 《教育导刊》2001,(12):34-35
好奇、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如何在音乐教学中顺应儿童这一天性,使其受到系统的音乐教育呢?笔者从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音乐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基于儿童的语文教学就是立足于儿童,尊重儿童的天性,又将孩子的天性作为促进教学有效性的一种借力、一种资源,同时最终的教育目标又是为了儿童的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儿童时期是人的天性和文化性角逐最直接、最激烈的时期,天性和文化性的角逐直接生成了独特的儿童文化。在儿童的天性与文化性这对"矛盾"中,单纯强调以文化"化"天性,或者单纯强调天性至上,都是不全面的。培养健全的儿童以及生成健全的儿童文化,必须尊崇儿童天性。  相似文献   

6.
核心素养视域下,传统课堂"问答"式教学束缚了儿童天性,桎梏了儿童发展。"对话"这一教学形态立足"人的发展",强调交流合作、经验共享、问题解决,在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中引领儿童未来生活及道德成长。  相似文献   

7.
杜威对天性教育作了深刻的论述,形成了系统化的具有"生长论"特色的天性教育思想,涉及天性教育的内涵、天性教育的目的和天性教育的路径(确立以研究与应用儿童心理学为前提的教学指导思想;彰显课程和教材的经验性、心理化与趣味性;建构不断生长儿童的本能、改造儿童的经验的教学过程;确定以活动化和环境化为核心要求的教学原则和方法)。他的天性教育思想既继承和丰富了以往的天性教育思想,又超越了后者,对后世天性教育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富有真理性的遗产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儿童的天性是好动、好奇、喜欢探索、乐于游戏、富有想象,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一个再构建、再创造的过程,是需要实验、探索和想象才能实现的。因此,儿童天性和数学本质是可以统一起来,达到融合的。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如何实现儿童天性与数学本质的融合呢?让儿童在游戏中触摸数学本质数学游戏对儿童来说更具有独特的魅力,教学中应该有效地运用数学游戏,展现数学的本质,彰显数学的价值。例如,学生喜欢争强好胜,喜欢表现自我,展示自我。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设计了智慧宝盒的数学游  相似文献   

9.
目前,作文教学遭遇边缘化危机,考试作文、模式作文、网络作文等一直占据主流的位置.应试教育的影子始终没有隐退,表现在习作教学中,就是教师为了追求学生的习作成绩,强行剥离小学习作,一味按照成人的意愿、喜好、要求和方式进行训练,致使小学生习作时出现无话可写、"用我手写别人的话"、"儿童八股文"等现象.这使我们的习作教学陷入两难的境地:是坚持应试的习作教学,追求成绩,无视孩子的天性,还是观照儿童的生命成长,尊重孩子的天性?我们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即用儿童本来的语言来观照习作教学,尊重与呼唤孩子天性的回归,让孩子乐于写作,写充满儿童心声的作文,切实还孩子一个本真的童年.  相似文献   

10.
好动爱玩,是儿童的天性。小学阶段的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学应从学生的情趣特点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寓教于乐。一、采用快乐教学法的原则1.教学方法要儿童化教学儿童化,  相似文献   

11.
模仿与创新,是英语教学中的两个关键词。善于模仿,是创新的基础。勇于创新是模仿的升华。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儿童天性好奇,善于模仿,勇于创新。教师应该好好利用儿童这两个天性,将其作为英语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参考基础,融入教育教学设计中去,为更好地辅助儿童学习语言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2.
儿童的天性是爱智慧或是对智慧的热爱和追求,然而,受传统人伦关系影响下的家庭教育方式使儿童的这种天性慢慢减弱甚至消失。为保持儿童这种爱智慧的天性,应尊重儿童学习哲学的权利、地位和能力,尽可能地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儿童千奇百怪的提问,这是儿童爱智慧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3.
教育应当以人的天性为前提,顺应儿童的天性。尊崇天性、尊重儿童、解放儿童,这是儿童教育的灵魂。但是,在现实的儿童教育中却存在着诸多违背儿童天性的现象,如教育内容超前,教育方法机械,教育评价标准单一,这种教育严重地阻碍着儿童的健康发展。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教育资源的缺乏以及人们不正确的观念。尊重幼儿的天性,按照其成长的自然节奏实施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儿童的绘画与成人的不一样。作为教师不能沿袭传统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式来指导儿童绘画,以成人的标准教给儿童成人的画法,而应充分尊重儿童的天性,保护孩子的天性,使儿童得到生动活泼、自由的发展。只有正确指导儿童绘画,儿童的绘画潜能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5.
儿童天性是出自造物者的、与生俱来的遗传财富和积淀,它是儿童发展的潜能所在,也是儿童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如果把儿童天性喻为蕴含一切希望的种子,学前教育就必须为这颗种子寻找到合适的土壤与充足的阳光雨露,这颗种子才能充满生机地茁壮成长.对于社会上引起广泛争议的学前教育义务化问题,同样也应该考察学前教育义务化后是否更加适合发展儿童的天性和潜能.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是学龄前儿童的启蒙场所,爱玩是儿童的天性,因此课程游戏化是提高幼儿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以幼儿园中班为例,从游戏环境、日常教学、幼儿课程等方面分析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现路径,旨在利用儿童的天性完善幼儿教学模式,探索出一条适合幼儿课程教学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儿童有好动、好胜、好表现等天性,教师应释放儿童的天性,打造"童心数学"课堂,让儿童爱上教学课堂。以一年级教材《100以内数的认识和数的组成》为例,说明数学教学应该以学定教,做到恰当地引导、恰当地提问、恰当地提升,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想象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学习的重要思维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有着广泛的运用。然而诸如声色俱厉的呵斥、滴水不漏的对答、千篇一律的答案、功利意味的教化、学科的严谨性等因素都在不知不觉中束缚着儿童的"想象",侵蚀着儿童的想象力。因此,数学教学需要顺应儿童想象的天性,赋予想象的时空,给予想象的方法,营造想象的氛围,让想象成为儿童数学学习的自觉行为与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   

19.
正问题,即学生凭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所不能理解的现象。它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是促进学生思考与实践的原动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探索是儿童的天性,教育理应顺应这种天性,坚守这一本义。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应好好转变教学的思想,应将教材当作学生能力发展的载体,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  相似文献   

20.
儿童天性好玩,生性好动,可以说喜欢活动是儿童的天性.活动不仅是儿童认识的源泉,也是儿童发展的基础.只有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儿童的主体参与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有效地改变儿童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本文以心动不如情动,情动不如行动为切入点,对小学品社、品生活动化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指导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