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通过对男篮比赛进攻数据统计分析和录像观察,世界优秀篮球运动员进攻技术全面、对抗激烈、得分手段多种多样、得分点多面广;队员位置概念模糊,全能型队员成为各队核心球员;传统高大、灵活性差、一味固守篮下中锋越来越少;比赛速度加快,节奏变化明显;以速度为主导的快攻发动迅速突然,直奔篮下;阵地进攻配合简单实用,高效,技、战术动作注重在移动配合中完成;优秀的身体素质,快节奏、高对抗条件下技战术的运用能力直接决定了比赛成绩。中国队在助攻、进攻篮板球上与世界强队差距过大,在对手贴身紧逼防守下失误多,投篮时机难以把握,强对抗条件下队员攻击力不足。  相似文献   

2.
近4届世界大赛中国男子篮球队进攻能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录像观察、数理统计和比较分析等方法,以近4届世界男篮大赛上中国队和与赛队为研究对象,将二者各项进攻指标作对比分析,旨在找出中国队与对手存在的差距及其成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队在总得分、总投次、助攻和失误方面与对手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前场篮板球次数每届都少于对手,但差距不大.在进攻战术上,快攻次数、得分及整体进攻速度都与对手呈非常显著性差异;阵地进攻中的突分配合、个人机动进攻和内、外结合上都有所欠缺,与对手存在较大差距.中国队进攻能力较弱,只有大力强化体能训练、不断完善多点攻击、快速提高进攻技术的对抗性与实效性才能促使球队产生质变,从而跻身世界强队之列.  相似文献   

3.
第14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中国男篮进攻速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珂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2):100-103,123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第14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上的中国队及与赛队7场比赛的进攻速度进行统计后,并与国外球队进行比较,找出差距,深入分析我国男篮进攻速度慢的原因。并提出提高进攻速度的方法与对策,为中国男篮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了系统分析15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男篮进攻状况,采用观察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从进攻的整体情况、阵地进攻情况、快攻情况三方面对中国男篮在第15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上的进攻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失误偏多导致完整进攻次数的下降,对进攻整体的效果形成较大影响;阵地进攻以内为主,充分利用内线的优势,构筑起相对有效的阵地进攻战术体系,内外结合的进攻特点彰显突出,体现出较好的进攻效果;过于依赖高度和内线的优势,而忽略进攻速度的提升,快攻比例偏低,快攻整体能力整体低下,严重影响到整体进攻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世界优秀男篮的进攻类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董伦红 《体育学刊》2006,13(3):125-127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雅典28届奥运会篮球赛12支队伍进攻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世界男篮强队的进攻战术主要采用2种进攻类型,即内外结合型和内线为主结合转换型。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对比分析法,对第15届世界男篮锦标赛前八强队伍的核心后卫在进攻中技术的运用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届世界男篮锦标赛前八强队伍的核心后卫得分手段丰富;控球时间比较长;能够抓住战机组织有效的进攻;将突破作为主要的进攻方式,能够合理的利用突破技术直接得分、造成对方犯规或者突破后助攻传球。  相似文献   

7.
从国际男篮赛事分析21世纪世界男篮发展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伦红  杨国宽 《体育学刊》2007,14(4):101-104
以第28届奥运会、2006年世锦赛男篮统计资料作为切入点,结合其它世界大赛,探讨世界男篮发展特征。结果发现,世界男篮进攻上注重提高进攻质量与效率,进攻区域扩大,进攻具有整体性,进攻类型上以内线为主,内外线均衡发展为主要进攻方式;防守上注重防守质量,防区扩大,防守阵形具有伸缩性、针对性、随机性与强调防守效率评价,防守阵形上以综合防守为主。进攻节奏加快,强调攻守平衡。世界各国篮球运动水平之间的差距在缩小,形成欧美抗衡的局面。国际球员促进各国篮球技术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中国男篮参与的全部比赛的分析,根据比赛数据和现场表现,总结与赛队后卫队员的技术特征,结合中国男篮内强外弱的实际,找出中国男篮后卫与世界优秀后卫之间的差距,为今后我国男篮后卫的进攻训练提供参考,促进我国男篮后卫进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男篮小前锋进攻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篮球技术、战术全面提升,篮球比赛中对各位置球员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以第15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队、意大利队、美国队、希腊队小前锋的基本情况和进攻能力指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等方法,分析小前锋的基本情况和身体形态及进攻能力,找出中国队与世界强队小前锋的差距,以期为我国小前锋队员的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提高篮球进攻稳定性的主要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攻稳定性是决定篮球比赛胜负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对1987年北京国际男篮邀请赛20多项临场技术统计数据计算与分析,发现对进攻稳定性作用最大的依次是:罚球次数、近投命中率、罚球命中率、失误与违例、中投命中率、三分球命中率和近投次数等7个因素。从而提出“内外结合,以内为主”的进攻指导思想以及发展快攻、加强篮下攻击的集体性、适当发展三分远投和发展积极性攻击性的防守等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中国男篮在雅典奥运会上的进攻和防守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中国队进攻与防守战术方法有待改善、缺少及时的应变办法、内线优势无法充分发挥、忽略整体战略战术与队员个人技术及力量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认为中国队存在着内线以及心理方面的优势。提出中国队在以后的发展中应该完善阵容配备和战术打法,形成自己的特色、强化防守、强化全面,加强后卫的培养及时掌握世界篮球发展的趋势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采用数理统计结合比赛录像分析的方法,对第15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所呈现出的目前世界男子篮球格局变化与中国队攻守能力方面的差距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目前世界男子篮球竞争格局已形成欧美抗衡、群雄纷争的局面,美国队优势不再明显,欧洲成功崛起;强调速度与对抗,注重整体攻防成为世界篮坛的发展趋势;中国队在个人攻守对抗能力和整体战术的执行能力上仍与世界强队存在着较大差距;提高国内CBA联赛水平,扩大运动员国际交流以及加强与欧美篮球强国间的比赛交流是提高中国队竞技水平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00年奥运会和2004年奥运会中国男篮全部比赛情况及比赛中的技术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国队通过4年的磨练,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与世界各篮球强国的差距还有很大,在进攻和防守等方面突出的问题是限制中国男篮提高的主要原因。本文就转变防守理念、进攻理念、提高防守能力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秩和比法等对进入第31届奥运会男子篮球决赛阶段的12支球队的攻防指标进行了研究。研究显示:在进攻端,美国、西班牙、澳大利亚、塞尔维亚4支球队排在前4名,中国男篮的进攻RSR值为0.21,在所有参赛球队中垫底。在防守端,西班牙、法国、克罗地亚、美国排在前4名,中国队的防守RSR值为0.35,列所有参赛球队的第11名。攻防综合方面,美国、西班牙、澳大利亚是表现最为出色的球队,中国男篮的攻防RSR值为0.13,在所有参赛球队中垫底。本届奥运会形成了美国男篮实力出众、欧洲球队整体实力强劲、大洋洲和非洲篮球进步明显、亚洲篮球远远落后于世界篮球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比较、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将中国男篮参加第28届雅典奥运会和第15届世界男篮锦标赛的所有比赛技术数据作比较分析,从而对转型期的中国男篮攻防技术特点进行较为客观的定位,探讨其在攻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为备战2008年奥运会篮球比赛提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男子篮球队与对手攻守能力差异比较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数理统计结合录像分析的方法 ,从攻守两方面对第 14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中国队失利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与世界强队相比 ,中国队在防守的攻击性和干扰性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攻守转换和阵地进攻之间界线分明 ,阵地进攻战术略显简单 ;个人抢进攻篮板球以及全队集体配合抢进攻篮板球的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 ;面对攻击性很强的紧逼式防守保证技术动作的稳定性和成功率方面相对薄弱  相似文献   

17.
采用献资料、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对中国男篮在近几次世界大赛上的技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与美国队进行比较研究,揭示中国男篮在进攻和防守上存在的问题,找出与世界强队的差距,为我国男篮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篮球运动作为集体项目,全队的整体战术配合是这项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28届奥运会男篮决赛前4名队伍阵地进攻战术的分析与研究,从中可以对现代男子篮球高水平队伍的阵地进攻战术的特点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可对世界男子篮球进攻战术发展的现状和总体趋势形成一种理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以近三届奥运会上中国男篮与竞赛中的对手为研究对象,对反映球队及各位置运动员进攻能力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找出中国男篮在进攻端乏力原因以及各位置运动员与对手的差距,为中国男篮尽快缩小与世界强队的差距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