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立海  沈炎 《物理教师》2008,29(2):15-15
物理特级教师郑青岳老师来我校听课调研时指出:W=qU,与q=It中的两个“q”的含义其实是有差别的,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不加分析地直接认为两者相同;当然,如果稀里糊涂地过去,学生一般是很难发现这个问题的,但却有悖于“物理要说理”这个价值观教育的原则,物理规律的推导过程必须是科学的、严谨的,所以,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两个“q”是相等的,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教学问题.鉴于郑老师提出的问题,笔者对人教版的新老教材中有关电功表达式的推导做了深入的比较分析,撰文如下.  相似文献   

2.
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用它来处理某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比较方便,特别是在处理实验数据时用它还可减少偶然误差.在设计物理问题时可把两个物理量的关系设计成一次函数关系,并以图象形式展现出来,可以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实验能力.解答这类问题可以根据物理概念和规律找出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再利用数学变形使其变成“y=kx+b”形式,结合图象读出斜率、截距等,就可以使问题得到很好解决.此外,在推导关系式的过程中,还能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现举几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单摆做简谐振动的周期公式T=2π√l/g,笔者在从事物理教学时发现这个公式是直接给出的,对该公式的推导不作要求,但很多学生对该结论饶有兴趣,但作为教师应该知道该公式的推导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对单摆做简谐运动有更清晰全面的理解.笔者试着利用高等数学数学方法从机械能守恒和受力两个角度推导该公式.  相似文献   

4.
等比数列的公比q有三个“陷阱”:0和±1.在求解与之有关的问题时,如果稍有不慎,极容易掉进这个“陷阱”,在不知不觉中导致错误的发生.一、请注意q≠0,这是等比数列存在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汤巧根 《物理教师》2011,32(2):14-15,17
物理是一门严谨的自然学科.对学生来说要学好它有一定的难度;对教师来说也是一门难教的学科.其中有些问题由于涉及到物理前沿或更高层次的知识而不能很好地解决.但有些“小”问题,教师必须深刻地把握,清楚地讲解,使学生有清醒的认识.在多年的物理教学和交流中,本人发现有些高中物理教师在不少基本问题上是糊涂的,例如概念’含糊,物理规律关系错乱,物理符号混乱等等.这些现象可以叫做物理教学中的“乱象”.以下几个例子看似“小问题”,然而却有“大文章”可做.  相似文献   

6.
1题型特点“连带问题”常常是以“绳”、“弹簧”和“摩擦力“为中间媒介,将两个物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物理情景主要是以运动和力为主线,运用动力学观点分析解决物理问题.其题型有选择题与计算论述题,  相似文献   

7.
要研究中小学衔接问题,是因为它涉及学生要跨越的两个不同的学段和不同的年龄段。根据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前一个学段和后一个学段,前一个年龄段和后一,个年龄段不只是有数量上的差别,更重要的是有本质上的差别,这个本质上的差别就形成学生从小学到初中过渡的“坎”。如果学生跨越不过这个“坎”,其发展水  相似文献   

8.
如何正确地表达一个“命题的否定”及“否命题”是“简易逻辑”中的难点之一.有些同学在写原命题的否命题时,仅写了对结论的否定;还有一些同学用反证法证明问题时,却假设条件和结论都不成立.说明他们混淆了“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这两个概念.事实上“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如果原命题是“若p则q”,那么这个命题的否命题是“若非p,则非q”,而这个命题的否定是“若p则非q”.可见,否命题既否定条件又否定结论,而命题的否定只否定结论.  相似文献   

9.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是物理高考考试大纲中对考生的五种能力要求之一,它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够运用函数进行表达和分析.导数作为高中数学中增加的内容已在新教材中出现了2年,而导数在高中物理中有广泛的运用,如高中物理中运用“微元法”就是千方百计绕过“导数”求解有关物理问题的典型例子.高中物理教学中导数的引入,使学生对一些物理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下面以一些常见的问题为例进行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0.
王洁 《物理教师》2003,24(5):57-58,60
在物理解题中 ,常常会求一些物理量的极大值和极小值 .物理量的极值在物理问题中往往具有特殊的意义 ,有时会显得非常重要 .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物理解题中常用的求极值的方法 .1 和为定值的函数极值n个正数的和为定值k ,则当此n个正数相等时其积有最大值 (kn) n.例 1 .把电量 q分配在相距为r的两金属球上 ,问电量按什么比例时 ,才能使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为最大 ?解析 :根据库仑定律F =kq1q2r2 ,式中k ,r为定值 ,要使F为最大 ,应使 q1q2 为最大 ,由于 q1+q2 =q为定值 ,所以 ,仅当 q1=q2 =q2 时 ,F有极大值 ,即图 1Fm=k q24r2 .2 积为定值的…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提出 “数学课程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数学新教材第一册(上)(必修课)第34页中,对推理“p→q”进行了说明,“p→q”是:“‘若p则q’为真,是指由P经过推理可得出q,也就是说,如果p成立,那么q一定成立,记作p→q”.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认为“p→q”与“‘若P则q’为真”是一样的,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12.
我们经常听到学生抱怨:“我物理课都听懂了.可物理考试或课后做物理作业还是不会做”.其实学生的“懂了”.有理解的深浅之分.有些学生对物理知识理解得很浅显.有些学生则对物理知识理解得很透彻.即使有些学生在物理课堂里“懂了”.这个物理知识也未必能完全运用到课堂外的物理环境中.不少学生看到换汤不换药的物理问题时.往往会感到迷惑.即使同样的问题他们刚刚解出.这就是所学的物理知识不会迁移.  相似文献   

13.
课题:下课后找一找生活中被错用的物理知识。 形式:搜集口头语言、谚语等。 同学们搜集的生活中被错用的物理知识素材包罗万象,以下仅举几例: “我上街买米,问这袋米多重?售货员说有五十斤”。这个问题着眼点在“重”和“五十斤”上,混淆了“力”和“质量”的概念。由此让学生更清晰地弄清了两个概念的不同含义。 “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今天武汉气温为9-12度”。对于这个问题,同学们着重分析了  相似文献   

14.
电容这个概念并不难学。普通物理书上对孤立导体的电容、电容器的电容分别定义为: C=q/U C=q/(U_A-U_B)严格地说,构成电容器的A、B两导体应满足这样的条件,即A带 q电荷,另一个B应带-q电荷。用电力线来说明,即要求从A发出的电力线能全部终止在B上。图1所示的A、B两导体组成了理想的电容器。对于电容的涵义,普通物理书上认为它等于电压每升高一个单位时需要的电量(某些书上把它称为“容电”的本领),或由电容器的储能公式W_e=CU~2/2得出电容C是电容器储能本领大小的标志,这些论述无疑都是正确的。但笔者认为除“容电”、“储能”外,电容还反映了两导体间的静电联系——  相似文献   

15.
一、“差比法”的证明定理1 如果两个数的差能整除这两个数中的较小数,则这个差就是这个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已知:a-b=c,且c|b(a>b) 求证:(a,b)=c 证明:∵c|b,∵可设b=c q 于是a=b c=c q c=C(q 1) 在a=c(q 1)和b=c q中  相似文献   

16.
<正>近几年高考物理的难度居高不下,学生对于高考有着很大的畏惧感,对于物理高考题是又恨又爱:恨的是太难了,感觉学了也不一定会,做了也不一定对;爱的是无论是老高考还是新高考物理都是“原始分”制,所得分数就是高考分数,使物理成为高考中区分度最大的学科之一.分析高考试题发现物理高考题目难,学生不会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试题情景化,有一些题目本身并不难,但是经过情景包装导致学生没有读懂题,不知道应该怎么去解题.2.试题中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需要学生计算出结果或者用字母推导出结果,但是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和推导能力太差导致很难得分,而且占用了考试中的大量时间,使学生答题的时间变得很紧张.3.学生的实验能力差,平时对于实验不重视,连简单的实验操作和教材中的原始实验都掌握不熟也使学生很难拿到分数.以上是高考中物理的分数低的三个主要因素,本文笔者就情景化试题进行分析,为学生学习提供帮助,以下着重分析现在高考中情景化包装的几种情况和学生以后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节拼音教学的公开课上,老师为了让学生记住“j、q、x与ü相拼时省去ü上两点”这个规律,就教了学生一首儿歌:“j、q、x,真淘气,见了ü眼就挖去。”大部分同学都在认真地背着,有几个“小调皮”竟用手模仿起挖眼的动作。看着孩子们那淘气的样子,我们只是感到他们的可爱。下课后,几个调皮的男孩竟唱着这首儿歌做挖眼状去吓唬小女孩。这不由得使我重新反思起这个教学环节了。“j、q、x挖‘ü’的眼睛”是不是太残酷了呢?在这首儿歌中,j、q、x是“暴力”的代名词,它们挖去“小鱼”的眼睛,给学生展示了一个多么血腥的世界啊!如果换成儿歌“小ü…  相似文献   

18.
我在教学初中物理“观察水的沸腾”这一学生实验时,曾多次有学生提出:“为什么有许多小汽泡?”,“为什么会发出响声?”等问题.当时,我只能简略地回答说:因水中有气体,烧杯发生了振动.为了能具体而准确地回答这两个问题,我翻阅了有关书籍.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物理和数学这两门学科有着极强的联系,毫不夸张地说,学好数学是学好物理的重要前提,物理的许多规律都是由数学公式推导而来.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重点培养学生学会灵活使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高中数学中,普及微积分的知识点,是为高中物理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石,使学生懂得利用微积分解决物理问题,加强学生对微积分的应用能力,掌握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初中物理与数学关系密切,数学是解答物理问题的重要工具.教师有目的、有梯度地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如“比例的性质”)解答数学问题,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大有好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