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设置教学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注重数学应用”是“数学情境-提出问题”教学的主线,“数学情境-提出问题”教学可以促使学生自主探究,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促进教师提高业务素质,转变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2.
数学情境是指用一定的数学信息,同时能使认识主体产生一定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的一系列材料或活动.在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中,可以用“日食”的形成过程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在交流中弄清数学概念;运用质疑探究,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通过小结,让学生认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代数教学中进行“问题-情境”教学需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首先,要确定每节课的目标,并围绕这个目标选择相应的数学情境,恰当地筛选学生提出的问题;其次,通过师生的合作来解决这些问题,在讲授从“简易方程的应用”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过程中,不同的教学内容,对相同的学生,用相同的数学情境,进行“情境-问题”教学,随着师生合作学习的深入,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在逐步形成,不继强化。  相似文献   

4.
创设数学情境是“情境-问题”教学的基础环节,“情境-问题”教学模式上主张以问题为“红线”组织教学活动,以学生作为提出问题的主体,教师在创设数学情境时,必须对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需要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正弦定理”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在教学中,应从应用需要出发创设所适用的数学情境。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中进行“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是十分必要、可行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从具体情境导入,促使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过渡;引导学生提出探索性问题,拓广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学习视野;要学会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在具体教学中还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相似文献   

6.
在高中阶段进行“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围绕“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进行课堂教学应注意:(1)创设好的情境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基础;(2)恰当引导学生提出数学;(3)以单元大情境带动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在具体的数学问题情境中可以发现、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并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中可以获得一定的数学经验.创设数学问题情境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教学中也要关注学习困难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应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提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常规问题,还应引发学生提出具有发展性和探索性的非常规性问题,把学习引入纵深、数学教学中,教师自己首先要想到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才能引导学生提出好的数学问题,“情境与问题”教学课要求学生能根据教师出示的教学情境提出好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而是解决学生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9.
论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教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经过五年多的教学实验,系统地总结了该教学的一系列实施原则与策略“.情境—问题”教学的基本理念是:重视学生问题意识培养,重视数学情境的创设,重视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重视学生的数学获得及重视探究精神的培养等基本教学理念,重视基本教学模式的灵活应用“.情境—问题”教学力图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要求落实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力图将实现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目标建立在数学学科教学上.  相似文献   

10.
一次小学数学"情境-问题"毕业测查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数学情境-提出问题”教学其突破口之一是教学评价的改革,“提出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一新形式的命题,要求学生根据卷面提供的数学情境,提出和解决若干数学问题,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对促进学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在学校诸项工作中,学校文化建设的使命具体应落实在理念育人、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加强高职生职业指导工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职业指导工作是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学生就业的需要。高职院校要做好职业指导工作必须强化创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就业技巧和就业能力;科学规范有序地进行职业指导,开展职业模拟教学,建立职业指导基地,做好就业安置工作,狠抓专业技能训练以及注重学生的个体特征。  相似文献   

13.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高校教师的重要职责与使命。高校教师对自身身份认知的偏差成为其立德树人的困境根源。破解高校教师立德树人困境,高校教师既要正确认识自身身份公务性与专业性并存的特点,也要正确理解立德树人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推进高校教师立德树人可以从促进立德树人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相融合,构筑提高高校教师立德树人认知的法治基础,构建高校教师立德树人协调机制,推动教师培育体系进一步完善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强化学习,提高认识;落实责任,健全制度;多元投入,多措并举;机构改革,职能整合;统筹规划,系统推进;工作找关键,组织渐变革;筑巢引凤,培训挖掘等是加快我国政府部门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教育文化的勃发,根源于教育理念的升华;教育理念的使命,源自于教育文化的结晶。文章站在理性与发展的高度,对“文化兴校,文化育人,文化天下”这一主题进行了精辟独到、鞭辟入里的论述,认为文化兴校是科学发展的最高战略,文化育人是文化天下的至要,文化育人拉开了文化兴校的序幕,文化兴校战略架构起了核心价值理念,文化天下是赢得教育文化不朽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大庆油田是运用兵法智慧指导实践的光辉典范。总结大庆创业的经验中所蕴涵的兵法智慧,揭示兵法中关于"道胜"、"智胜"、"势胜"、"和胜"和"谋胜"的原则在大庆企业文化中的融合渗透,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有借鉴价值,也为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研究兵法经营理论提供了例证。  相似文献   

17.
Findings of a study on the practice of school management learned through mentoring reveal that leading surfaced prominently as the prime aspect of what could be learned through formal mentoring and could be put into practice on the job. These principals, who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learn through mentoring, suggest their learning and practice of leading primarily through relating with people. The three features involved are: leading through relating with people actively, promoting trust in relating with people, and serving as worthy models in their dedication to service. As such, the learning of leading through formal mentoring could be of significance in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aspiring principals. It highlights a known practice of leading, learned through leadership mentoring, for an unknown future.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August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8.
钟嵘的诗学思想突破了儒家的诗学传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诗歌理论主张,从而扭转了先秦两汉以来的诗学思潮,使古代诗学发生了转折性变化。钟嵘对儒家诗学传统的突破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对儒家诗学原则的突破;二是对儒家诗学方法的突破;三是对儒家诗体观的突破。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分析化学》课程"校企融合式"教学改革:以市场调查为基础,确定课程培养方向;以职业标准为基础,整合课程教学内容;与企业教师合作,提高教学效果;实习就业一体化,提高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20.
有的教师为了完成预先设计好的教学程序 ,往往无视或轻视学生的心理需要 ,针对这种情况提出 :创设问题情境 ,引发学生的求知心理 ;适当引导 ,调整学生的焦虑心理 ;改变教学方式 ,满足学生的期待心理 ;利用“最近发展区” ,维持学生的探究心理 ;设计教学空白 ,激发学生的创造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