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选取广州市三所中学679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测量法探讨中学生大五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广州市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良好; E(外倾性)、C(严谨性)和A(宜人性)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明显正相关,N(神经质)维度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在广州中学生中,5个人格因素可以解释主观幸福感43.6%的变异,神经质对负性情感有较好的正向预测作用,外倾性和严谨性对正性情感和生活满意度起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运用自制问卷,对江苏省600名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考察了江苏省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基本状况,并对主观幸福感与各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男女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正性情感和自我满意感三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2)主观幸福感主要是由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和生活满意度决定的;(3)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是直接的,而生活满意度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既有直接作用效果,又有充当“中介变量”角色的间接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一般学业自我(G-ASCS)和主观幸福感量表(SWB)对初一到高三共592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学业自我的发展处于中等水平,且学业成就发展水平最高,学业能力的发展水平最低;中学生学业自我的发展在总体上和学业能力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表现为男生优于女生;中学生学业自我的发展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中学生学业自我各因子与主观幸福感及主观幸福感各因子的相关显著,其中学业自我各因子与负性情感呈显著负相关,与主观幸福感、正性情感、学习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学业体验和学业能力对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及各因子有较大的预测力,预测力在0.20-0.39之间。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自尊量表(SES)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37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旨在了解大学生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并探讨大学生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1)大学生自尊的性别差异、科目差异和年级差异均不显著;(2)大学生自尊在家庭来源差异、是否独生差异上显著,其中城市高于农村,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3)自尊水平高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高,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运动员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被试为304名中国运动员,男136人,女168人,年龄范围14~23岁,平均年龄19.84岁。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朋友支持、其他支持以及总的社会支持存在性别上的差异,女运动员的得分均高于男运动员。回归分析的结果发现,对总体主观幸福感和消极情感产生预测作用的变量是家庭支持和朋友支持,对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产生预测作用的变量是家庭支持和其他支持。优势分析的结果表明在预测主观幸福感时,不同的社会支持指标的预测力是不同的。这些结果提示,需要用社会支持的不同方面来预测运动员不同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6.
以广州地区5所高校1~4年级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大学生体育参与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考察与分析.结果表明:体育参与和主观幸福感存在密切的联系,体育参与程度越高,主观幸福感越强,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的得分较高,而间接性的体育参与和主观幸福感的关联度不大.  相似文献   

7.
采用《自信心水平测试》、《自陈式气质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465名大学生进行测试,旨在探讨大学生自信心水平、气质类型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问题.结果表明: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存在着地域和独生——非独生子女的交互作用,城市的独生子女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最高,乡镇的独生子女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最低.自信心水平对主观幸福感的主效应显著,而与性别的交互作用不显著.气质类型对主观幸福感的主效应显著,而与性别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通过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340名大学生进行了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探讨了大学生的性别、年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体育锻炼频率、时间、强度、历史等要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性别、年级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没有显著性影响;而锻炼强度、历史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影响;进行中、小强度锻炼的大学生或锻炼历史超过一年的大学生的总体幸福感水平显著性高。  相似文献   

9.
泛在化的新媒体使用不仅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也深刻地影响着主观幸福感对生活的心理体验.为探讨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本文对吉林省十所高校1610名大学生新媒体使用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总体上倾向于幸福,性别、年级等各维度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新媒体使用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上呈现积极的正向相关关系,适度的新媒体使用能提升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然而过度的使用会带来孤独、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生活事件检核表和社会适应问卷对全国2048名城市青少年学生进行测查,考察青少年负性生活事件的特征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结果表明:90%的青少年至少经历1次日常负性事件,57.8%的青少年至少经历1次重大负性事件,人际、学业、家庭经济和父母是青少年负性生活事件的四大主题;负性生活事件的发生率和影响率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随年级升高日常事件的发生率呈倒"U"型变化趋势,影响率呈线性增长趋势,重大事件的发生率与影响率均呈线性增长趋势;日常负性事件对社会适应的消极功能具有更大的预测作用。因此日常负性事件是青少年学生实际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对青少年消极功能具有更大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休闲体育活动可以增加积极情感,抑制消极情感的出现,从而维持主观幸福感,获得幸福的体验。休闲体育活动不仅可以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而且通过影响人们对生活事件的反应,个人对事件应对方式,通过影响社会支持和个体的健康状况,以及通过影响人格因素和自尊,从而间接促使主观幸福感提高。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主要有人格特征、控制感、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等主观因素和健康状况、社会支持、家庭生活及经济收入等客观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提高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探讨生活事件及应付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为提高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提供更科学有效的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随机整群抽样对江苏省扬州职业大学的1000名学生的生活事件、应付方式及主观幸福感做问卷调查,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高职生的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负相关,应付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生活事件与应付方式存在显著相关。结论:影响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应付方式和生活事件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采用量表法以274个普通大学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快乐感和体育环境主观评价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对管理制度的评价最低,其次为自然环境;对人际关系和体育师资的评价最高.除了物质环境的两个因素自然环境和场地器材外,其他因素与快乐感之间均存在着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15.
论大学生体育锻炼与网络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特网正在迅速的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网络的出现正在全面改变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大学生正尽情享受高科技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快乐.与此同时,网络的负面效应也不断暴露出来,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的先锋和主题,网络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成为教育工作者关心的重点问题.而体育锻炼,是一种被实验和理论证明了的促进心理健康的有效手段.从理论角度出发,阐述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选用《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及《身体自尊量表》,对体育院校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不同性别体育院校大学新生,身体自尊五项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的大学新生在客观满意度、生活满意度总分及身体自尊全部五项因子中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录取类别的体育院校大学新生在生活满意度总分因子及身体自尊全部五项因子中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体育院校大学新生在客观满意度因子和生活满意度总分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不同生源地的体育院校大学新生在运动能力、身体状况、身体素质和身体自我价值感四项因子中存在显著性差异。生活满意度各因子与身体自尊各因子均呈显著性正相关,且身体状况进入多元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大学生男子篮球超级联赛的比赛及其举办的一系列活动,对于校园精神文化的各个侧面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通过大超联赛各种赛事推广活动和公益活动的开展,增加了学生对学校的忠诚度、凝聚力和爱校情感。大超联赛对于当代大学生人道、博爱、奉献的人生价值观的宣传有积极的影响,使大学生对于自己的人生价值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于球员价值观的影响是深刻而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由于种种原因,大学新生在完成个人角色转变以适应大学生活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主观幸福感较低。相关工作者应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的团体辅导对大学生的幸福感和焦虑水平进行干预,以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使大学新生更快地适应大学的新生活。  相似文献   

19.
从社会心理学的幸福角度研究了自控锻炼对癌症生存者主观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揭示锻炼干预癌症转归的心理机制。结果表明:自控锻炼有利于增进癌症长期生存者的生活满意度,提高主观幸福感水平和主观生活质量,认为自控锻炼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受到健康状况这个中介变量的调节,即锻炼对身体和社会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进而影响到个体对生活质量的认知,使个体对自身健康的知觉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有助于锻炼者体验到更多的幸福感,并通过身心交互作用,间接增进身体健康,改善癌症转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