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兴起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跨文化传播是研究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所进行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在内的人际传播。异文化的碰撞、异环境的差异、异观念的冲突,使文化休克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它对国际传播的稳定效果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试图从学理的层面对“文化休克”的概念、发展历程进行历史的追溯和文献的分析,以求对克服“文化休克”所造成的困扰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陈隽 《新闻战线》2023,(5):60-62
新形势下,国际传播地方化和地方传播国际化正相向而行,地方外宣在促进跨国、跨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以“人”为纽带,增强国际传播亲和力;以“物”为媒介,增强国际传播共情力;以大视角增强国际传播影响力;以小切口增强国际传播引导力,是地域文化国际传播的新进路。  相似文献   

3.
拙作《试论跨文化传播的新闻价值观》(载《新疆新闻界》1996年第1期,以下简称《试》文),首次涉足跨文化条件下的新闻选择标准这一研究领域,随后,阎建设同志撰文《也谈跨民族文化新闻传播》(载《新疆新闻界》1996年第3期),对笔者的一些观点作出了否定性的结论.笔者认为:跨文化传播目前在我国尚未得到系统的研究,而跨文化新闻传播更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笔者真诚地欢迎进行商榷的任何文章,这将有利于更加严密、科学地界定课题的概念与范畴体系.本文试图就阎文的结论进一步谈谈自己的观点.一、关于基本概念问题1、“跨文化传播”与“跨文化新闻传播”首先,从概念名称上说,笔者在《试》文中的确没有明确使用“跨文化新闻传播”一词,但这并不足以证明它“把跨文化传播当作跨文化新闻传播”.理由有二:其一,与“跨文化新闻传播”并列的概念还有“跨文化艺术传播”“跨文化政治传播”“跨文化经济传播”等等,它们都不涉及“新闻”价值问题,惟有“跨文化新闻传播”才存在“新闻”价值问题.《试》文之所以用“跨文化传播的新闻价值观”一词,而没有使用“跨文化传播的艺术价值观”或“政治价值观”“经济价值观”等等,足以说明作者是把自己所讨论的价值问题,界定在跨文化的“新闻传播”领域之内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赵澄澄 《今传媒》2016,(2):155-157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社会信息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传播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规的传播现象."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是增强我国经济文化软实力的有效路径.跨文化传播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文化圈中已经成为了交流、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将以丝绸之路文化圈中的相关文化元素为载体,试图探究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前提与背景,问题与障碍,路径与目标.在多元对立——统一的语境下,实现跨文化传播的效果研究.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全球化文化已经成为发展趋势。全球化文化的同质化和趋同化,使经济强势的国家文化输出加剧。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通讯卫星、光纤电缆、电子媒介、国际互联网等技术的应用。电视跨国传播的全球化体系已经形成。并造成了强势国家对弱势国家经济和文化的“贸易逆差”。  相似文献   

6.
100多年前,世界上的大多数人还是生活在彼此封闭的城市或村庄里。时至今日,人们已经习惯用“地球村”这一概念形容全球各地紧密结合的状态。尤其是近几年,传播技术的飞跃发展和经济政治文化的进步,跨文化传播越来越成为构筑人们信息交流的新型平台。传播学者威尔伯·施拉姆指出:“现在已把传播看成一种交易手段,信息以有来有往的方式而流通,流通的程度有大有小。”客观事实确也表明:在跨文化传播中双方并非处于平等的位置。所以在新闻学界,与跨文化传播这一现象相伴相生的是“文化帝国主义”、“文化强权”、甚至“文化危机论”这样一些概念。发达国家依靠先进的传播技术和经济实力,占据着绝对优势。最为典型的例子是:在世界四大通讯社(又称“四巨头”)中,美国就占两家,即美联社和合众国际社。另两家为英国的路透社和法国的法新社。  相似文献   

7.
王琛璐 《今传媒》2010,18(9):106-108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跨文化广告传播越来越频繁,也逐渐形成21世纪的主流广告形式。国内近十年关于跨文化广告传播的研究,大多立足于国际领域之间的跨文化广告传播,指出其不同于一般广告传播的特殊性及其特有的传播模式。有的学者侧重于研究跨文化广告传播所带来的文化差异现象,认为伴随而来的是西方国家所带来的文化霸权倾向;而有的学者则认为,文化融合是跨文化广告传播的趋势,"求同存异"才是其根本策略。总结分析近十年国内跨文化广告传播的研究,文化差异和文化霸权是跨文化广告传播存在的两个主要障碍,只有在不同的文化域间寻求契合点,才能使跨文化广告传播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8.
韩剧在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长时间的热播,使韩国的跨文化传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因而也成为许多传播学者研究跨国文化传播的典型案例.本文通过对韩剧在中国热播现象的简单分析,透视中国观众的情感需求,目的在于为中国的文化传播能在未来的国际文化传播中取得成功提供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化差异对国际传播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尤其是加入WTO以后,我国同国际间的往来交流与传播沟通活动日益增多。 所谓国际传播,是一种跨国界的、在不同国家间进行的信息交流。这种信息交流实质上是文化的交流。国际传播就是一种通过文化交流的信息传播。没有文化的传播,传播本身就会因为没有形体而失去其存在的实际意义。因此研究文化对国际传播的影响及其地位就成为不可或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袁艳  单波 《当代传播》2005,(2):16-18
由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和法国波尔多第三大学组织传播研究中心联合在武汉举办了跨文化传播国际学术会议,来自法国、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27位学者以及来自台湾、香港、大陆的8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这次研讨会是近几年来国内新闻传播界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学术会议。跨文化传播是一种伴随着人类发展的历史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1.
跨界生存与跨文化传播现象从古代社会就已开始,不过没有形成当今世界这般广度与深度。随着全球化发展进程的深入,文化混合、文学混杂、媒介融合等现象越来越多,形成不可阻挡也不可忽视的文化趋势;而文学界的跨界生存与跨文化创作现象尤其明显,突出地表现在近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身上,如1990年墨西哥诗人帕斯因"成功地将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之前的文化、西班牙殖民者的文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以来国内学者的戏曲跨文化传播研究,侧重戏曲的对外传播与异质文化对戏曲的接受、异质文化对戏曲的影响两个方面,学理意识上经历了从“比较文化学”到“跨文化传播学”的转变,这种转变必然带来戏曲跨文化传播研究向传播层面的开拓,戏曲跨文化传播的障碍、大众媒介对戏曲跨文化传播的作用等方面的探索将获得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3.
许晓松 《东南传播》2023,(7):116-118
在新媒体当道的时代,我国的跨文化传播工作迎来了更多的机遇,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而国际中文教育学科本就带有跨文化传播的属性与功能,却因传播视角的单一、客观性不足、形式单薄等问题,影响了文化传播的效力。当传统的文化传播路径受阻,视角的转换或能带来转机。从“他者”视角切入,可得出国际中文教育跨文化传播中中国形象建构的两条思路,即在内容上争取“共情”,在主体上主动“靠近”。在传播视角突破的同时,发挥新媒体资源的优势,则能从教材、教学形式、教学媒体三方面,实现国际中文教育中跨文化传播形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文化挪用作为文化交流与冲突中的常见现象,一直是跨文化研究的重点。在跨文化传播中,文化挪用是一个颇具消极意义的概念,通常被用来指代自身文化环境中的主流文化在没有真正得到理解前被其他文化挪用的过程与现象。长期以来,文化挪用作为批判性术语带有解构主义色彩,其积极意义长期被忽视,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出发,该概念在制造文化冲突中同时也在化解文化冲突,并成为文化传播与文化创新中的重要一环。因此,全面深刻地理解文化挪用能为本民族文化革新与跨文化传播研究提供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孙顺华 《新闻界》2005,(6):64-65
在经济全球化、网络国际化的今天,营硝全球化的趋势日渐增强,作为商品营销寅传手段——广告的跨国传播也日益频繁。广告的跨国传播实际就是跨文化传播,它是跨越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传播活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政治经济背景,生活在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政治经济背景下的群体又有不同的文化心理结构,这使跨国广告传播难免遇到“文化误渎”、民族情感、国家权力等敏感问题,本文就此试结合耐克“恐惧斗室”广告来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6.
熊越 《中国出版》2023,(9):16-19
后疫情时代,全球传播生态加速重塑,中国故事跨文化传播成为我国当下刻不容缓的时代命题。从间性理论的视角出发,通过对文化间性下的“话语内容选择”与“语境转换”、主体间性下的“共同体意识符码”和“他我关照”的分析来探索不同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有助于剖析当下的跨文化传播机制。对跨文化传播意义生产的探讨,反向推动跨文化传播方法论的发展,两者同频共振,建构出国际文化共识的同时明确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和话语,最终实现中国故事对外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17.
漫威电影拥有广泛的传播范围与较高影响力,不仅在商业化电影领域进行了模式化探索,更已成为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传播现象。其模式化的运营不断推陈出新,市场不断扩大,与其中融入的跨文化元素和陌生化呈现有着紧密的联系,为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实践提供了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王海峰 《青年记者》2016,(26):53-54
在跨文化传播背景下,我国英语新闻媒体需要以提升对外传播效果为出发点,体现出对受众群体文化需求的尊重,并体现出自身所具有的文化特色,即实现文化共性与文化个性的平衡. 英语新闻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漠视文化”现象 我国英语新闻对外传播属于跨文化传播的范畴,因此,重视文化差异、尊重文化差异是提高英语新闻对外传播效果的关键.与此同时,英语新闻也应当强调国内外受众的接受,从而确保英语新闻对外传播能够获得国际舆论支持并实现对外传播效果的提升.然而,我国英语新闻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漠视文化”现象,这种现象表现为缺乏对受众文化差异的考虑以及欠缺针对性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是制约英语新闻跨文化传播效果提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张东锋 《新闻战线》2023,(23):39-41
深入阐释“一带一路”倡议蕴含的中国智慧,持续讲好共建“一带一路”生动故事,是主流媒体国际传播的重大主题之一。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从强化内容生产、拓宽传播手段、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三个维度,破解主流媒体跨国跨地区跨文化差异传播难题,不断提升重大主题的国际传播效能。  相似文献   

20.
传播能力是国际汉语教师能力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在解读国际汉语教师的特点、培养目标基础上,提出跨文化传播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进一步讨论国际汉语教师传播能力的构成,认为“传播学及跨文化传播学基础”“语言及文化国际传播的历史与现状”以及“汉语及中国文化传播的模式与策略”等是国际汉语教师传播能力构成的三大部分,从而对现行《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培养提出相应的建议,最后以实践为基础,提出国际汉语教师传播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