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学生体育行为的社会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影响大学生体育行为的社会因素,对全国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社会学的基本理论,揭示和分析当今大学生的体育行为。结果显示:我国绝大部分大学生已具备了良好的体育行为,但也还存在一定数量的大学生未能完全具备良好的体育行为;影响大学生对体育认识的导向、驱动、支持的是体育价值观和体育情感选择: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体育习惯是满足大学生体育需求最主要的因素。建议:加强对大学生体育意识、体育习惯的培养:学校、社会为大学生创造优良的体育社会环境;改进体育教学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人们也需要一些相关的信息,大众传媒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对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工作均造成较大的影响,人类开始步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而媒体对社会影响的威力有目共睹,如媒体与政治、媒体与经济、媒体与文化的研究等,特别是近年来,大众传媒的影响也涉及学校体育,并逐渐成为国内外社会学家所关注的热点研究课题。体育作为一种复杂又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与大众媒介有着天然的联系。它就像一种特殊的传播媒介,对学校体育今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体育传媒的发展对于大学生的体育发展影响,包括其体育观念的树立以及体育行为的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加强对传媒体育运动的认识,进而更进一步促进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3.
大众传媒对大学生体育态度、体育行为影响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陕西省部分院校大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大众传媒对大学生体育态度、体育行为影响,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获得体育信息的主要手段是大众传媒;大众传媒与学生的体育态度、体育行为的相关程度最大;男女生的体育态度、体育行为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大众传媒体育信息介入我国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体育的发展与现代社会的传播密切相关.当代传媒对大学生的影响已变得十分深刻.通过对我国19所高校1806名大学生有关大众传媒体育信息对大学生日常生活介入的调查与分析,充分论证当代大学生是信息社会的主要力量,促进人们对大众传媒体育信息影响大学生体育生活的认识和理解,以期促进有效的传媒和大学生体育发展对策,进一步创造有利于大学生体育生活的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5.
通过问卷调查法,采用分层抽样的形式,以苏、锡、常三地男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学角度探讨了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在体育价值观的精神层面产生适应性变化的取向特征及其成因。研究发现影响并制约大学生体育价值取向与行为定势的主导因素,按其贡献率高低分别为体育环境、运动习惯、个人成功运动经历和化传媒。其交叉作用,从不同维度显示高校扩大招生后苏、锡、常三地大学生体育取向层面产生适应性变化的形成机制与成因。  相似文献   

6.
体育价值观是体育行为的杠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决定于体育行为。对体育的作用和意义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对体育的参与行为的性质和状态。因此,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是体育行为的杠杆;供需的反差导致行为的消极;信心影响参与。为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当树立正确的体育观,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信心和勇气。  相似文献   

7.
随着体育传播的发展,当代传媒对人们的影响已变得十分深刻.以我国19所高校1 806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充分论证体育传媒的负面影响.此研究是对媒介体育教育进行全面体认的基础.建议大众媒介有必要通过媒介体育教育来发展大学生的体育认识和利用大众媒介的能力,以创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8.
采用问卷调查法,献资料等方法,对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生活中体育参与形式,以及体育观赏行为进行了深入调查,结果发现,男女大学生在此两方面呈现较大的差异。对影响男女大学生体育生活两方面的原因做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体育社团与大学生体育行为显著相关:参与体育社团组的大学生每周锻炼次数、每次锻炼时间都要多于非参与体育社团组的大学生;在体育参与强度上,参与体育社团组的大学生进行的多是微微出汗和中等出汗的中等强度体育锻炼,非参与社团组的大学生在锻炼强度上比较平均,没有感觉与大汗淋漓的人数比参与社团组的大学生要多;在体育参与方式上,参与体育社团组的大学生在和同学、朋友一起进行体育锻炼得人数上比非参与体育社团组的大学生多。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以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玉林师范学院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分析,目的是了解影响大学生健康体育行为的因素,为大学生形成健康体育行为提供理论依据,为学校相关部门和体育教师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体育教学、器材设施、体育制度对不同性别学生的健康体育行为影响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运动场所对不同性别学生的健康体育行为的影响也具有差异(P<0.05),课外体育和体育信息对不同性别学生的健康体育行为影响的差异不显著(P>0.05);器材设施、课外体育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健康体育行为影响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体育教学、运动场所、体育制度和体育信息因素,对不同年级学生健康体育行为影响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不同年级学生对体质和健康的理解、认知的程度对其健康体育行为影响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性别对认知体质和健康的程度对其健康体育行为不产生影响.研究结论:学校的体育环境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的健康体育行为影响程度不同,器材设施是构成学校体育环境的主要因素,大学生对体质和健康概念的理解、认知的程度影响其健康体育行为.  相似文献   

11.
大众传播对河北省大学生体育态度、行为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研究了大众传播对大学生的体育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指出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大学生体育态度和行为与大众传播的相关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法和归纳法等方法探讨了大众传播媒体对大学生体育态度和行为的影响,通过分析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形成和体育行为需求,更好地利用大众传播媒体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以及形成大学生终生体育的思想提供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高校体育对学生的体育思维与体育行为的重要影响.指出高校体育是全民健身的重要一环,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关键,为此高校体育教育必须作相应的改革,为适应新世纪市场经济对人才素质的需求,高校体育教育必须作好对大学生进行终生体育教育工作,转变观念,改革高校体育教育思想、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价值取向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进行抽样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大学生健康的体育消费心理和行为,从而推动大学生闲暇体育的健康发展,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校残疾大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对残疾大学生体育活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表明:残疾大学生的构成以听力语言残疾和肢体残疾为主;绝大多数残疾大学生具有较弱的体育意识;体育的意向人口是残疾大学生体育发展的重点人群;体育行为表现为关注体育和参与体育两种形式,关注媒体的体育栏目是体育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身体状况、学校助残政策方针、场地设施、周围的人群环境等因素是影响残疾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体育态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体育态度对大学生的体育行为产生重要影响。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量统计等方法对长春市8所高校的800名大学生的体育态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性别、性格、身体状况、大众传媒、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影响大学生体育态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以南通市四所高等职业院校近两万五千名大学生为对象,对当前在校大学生的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的体育态度基本上处于良好水平(即积极态度);大学生体育人口占被调查人数的29.8%,高于我国16岁以上体育人口18.3%的比例。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体育消费心理与行为特点对我国今后的体育消费市场必将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沈阳市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从体育消费态度、动机和行为特点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提高在校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意识及行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身体素质是人才综合素质中最基本的素质,体育与健康意识影响着大学生的体育与健康行为,当然也就直接影响到他们身体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如何加强学生体育与健康意识及行为的培养,是当前学校体育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通过对广东省20所本科院校大学生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研究,了解广东省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意识及行为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寻求对策。以利于学校体育改革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体育兴趣、体育认知与其体育行为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献资料研究,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对大学生体育兴趣对体育教学的影响及如何提高大学生体育兴趣的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期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体育兴趣及体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