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龙建 《科教文汇》2007,(9S):159-160
本文在阐述商业生态系统对企业组织结构影响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的企业组织结构发展的方向:扁平化、柔性化、网络化、虚拟化和组织结构边界的模糊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阐述商业生态系统对企业组织结构影响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的企业组织结构发展的方向:扁平化、柔性化、网络化、虚拟化和组织结构边界的模糊化.  相似文献   

3.
网络环境对技术创新组织的影响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环境对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组织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创新的组织边界模糊化、组织结构扁平化、用户的参与度增加、组织学习和知识共享的重要性增加.网络环境下未来的技术创新组织发展趋势将进一步趋于无边界化、虚拟化和网络化.对思科公司的案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王清晓  杨忠 《科研管理》2006,27(2):102-108,56
根据企业的知识基础理论和网络组织理论,跨国公司可以被看作在全球范围内积累和运营知识的内外部网络的统一体。有效地在跨国公司内部网络结点之间进行知识的共享和转移,是跨国公司在更大范围内扩展其竞争优势的必要前提之一。跨国公司各内部网络结点所积累的国别性专有知识产生于其所在国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之下,因此,跨边界知识转移的有效性必然受到一系列与此相关因素的影响,本文分析了这些因素的影响,并给出一个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5.
企业知识传导与知识边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积海  宣国良 《情报科学》2005,23(1):7-10,64
本文分析了企业知识边界的存在性,并以知识传导成本与收益模型分析企业知识边界大小及其动态性。同时,研究并探讨企业知识边界与知识传导的关系,知识边界的模糊化、动态性及其与企业的治理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网络组织观点下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小明  杨立国 《情报杂志》2007,26(4):5-7,10
促进组织内网络节点的知识共享与转移是跨国公司创造竞争优势重要的关键。基于跨国公司网络组织理论,从子公司的角度研究知识的流入与流出及其影响因素,通过文献整理建枸了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的理论模型,有助于让跨国公司了解如何促进组织内的知识共享与转移,以提升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建立并实证检验了一个跨国公司组织结构选择模型。这个模型是在偶发性、一体化响应和组织经济学这三个理论框架下建立的。在“所有的跨国公司的管理者依据自身偏好来确定组织结构”这一假设下。把以上三个理论框架的研究结论与结构优化理论结合。这一模型把知识资源作为一个跨国公司结构选择的关键影响因素考虑到决策过程中,并分析了这一因素的作用机制。在实证研究上,本文采用多变量的回归模型分析对80个有跨国业务的国内公司的样本数据进行测算,结果证明知识资源对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选择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当前员工的工作与非工作边界模糊化的客观现实,使得有效管理工作—非工作边界渗透成为组织和个体都必须面对的迫切问题.为此,在阐释工作—非工作边界分离与融合动态演变的基础上,分析了工作—非工作边界渗透的特性与影响结果,结合工作—非工作边界渗透的个体与情境影响因素探讨,提出了工作—非工作边界渗透的个人和企业双主体管理路径,并指出了工作—非工作边界渗透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智能占据主导的时代逐渐削弱领导的作用,弱领导情境下更激发员工的主动创新意识,致使企业变革迫在眉睫。在雇佣关系松散化、组织边界模糊化、员工追求个性化的弱领导情境下保持企业稳步前进,需要提出更适合企业变革转型的发展路径,如何创新变革成为现阶段的关注重点。  相似文献   

10.
网络环境下跨国公司的信息需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福新 《情报杂志》2003,22(10):34-36
围绕网络环境下跨国公司的信息需求进行研究。从跨国公司的内外部联系与业务流程两个不同的方面着手分析,详细论述了跨国公司在便利的网络环境中的新的信息需求,并重点分析了内外部联系中所存在的信息需求。最后对网络环境中跨国公司信息服务组织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11.
产业融合机制下商业模式发展的新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扩散,一些基于工业经济时代大规模生产分工基础上的产业边界逐渐模糊和消融,并在原有的产业边界处融合发展成新型的产业模式.在当今这种产业融合机制的大背景下,企业如何改变原有的商业模式来保持自身竞争优势,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中之重.文章从商业模式的理论出发,重点分析了在产业融合的经济背景下,不同产业链下商业模式相互锁定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环境下的信息服务发展趋势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李家清 《情报科学》2004,22(4):449-451,455
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体系发生着深化变化,出版商、发行商、文献索引商、书目与检索服务商和信息机构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并且相互融合、协作,形成一个庞大的信息资源交流共享体系。本文简述了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无限共享以及信息服务的概况,论述了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信息资源效字化、服务环境虚拟化、信息交流共享化、服务对象社会化、服务工作一体化、服务方式个性化、服务模式集成化。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discusses a conflict between private defence firms and government procurement agencies related to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issues that emerged during the privatization process of the main UK defence research establishment. Our analysis questions a common argument found in studies of the defence industries: that a close confluence of interests exists between private suppliers and their public customers, so much so that the boundaries between public and private actors become blurred. Instead, we argue that the tensions between private suppliers and their government customers are jeopardizing the success of process innovations in defence procurement that rely on “partnership” and collaboration between defence and government customers and users.  相似文献   

14.
龚柳元  毛道维  张家慧 《软科学》2012,26(6):105-110
以上市公司的长期银行借款为基本关系,构建银行共同贷款网络,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对比研究了2000年和2009年的网络特征,发现:①非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首先是争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市场,而不是自身的相互争夺;②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虽然在上世纪90年代已相继成立,但业务开展并不好,但在样本期间,业务发展相当迅速,形成仅次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中心节点,与国有大型银行共同形成银行系统的核心集团;③虽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仍是整个银行系统的中心,但中心地位已有所下降,对整个银行系统的影响力也显著下降,且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影响力已趋于一致,专业性界限已非常模糊;④银行间,特别是居于核心集团的银行之间的共同客户越来越多,银行间接触更加频繁,这不仅是银行间竞争的加剧,同时银行间信息的分享和风险的分担都加强了。  相似文献   

15.
    创新系统“混沌”边缘具有较强的创新潜力,易于新兴技术创新网络的形成与发展。结合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了新兴技术形成过程及其与原有技术发展轨迹的关系,深入研究了“液态化”创新网络的形成机理。通过搜集自动驾驶汽车领域专利数据开展了实证分析,运用专利引用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绘制IPC共现网络和专利权人引文网络,通过计算网络各项指标,验证了新兴技术创新网络“液态化”网络的技术特征与知识流动特征。实证结果表明:自动驾驶汽车领域的技术构成具有高异质性、技术领域间存在广泛融合性;知识流动网络存在小世界效应,呈现易流动、流向广、效率高,网络边界模糊,核心创新主体众多且多样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This essay presents a historical epistemology of the nineteenth-century controversy concerning a scientific hoax, the Cardiff giant. My focus is on the shifting meanings given to the giant, which were based on epistemologies derived from scientific authority, religious belief, and market relations. In 1869 a farmer in Cardiff, New York, claimed to have discovered the fossilized remains of a prehistoric, perhaps biblical, giant on his property. While some scientists stressed the need to cooperate with commercial showmen, enthusiasm for the giant incited the ire of others, who sought to debunk it and the culture that sustained it. Drawing on local newspaper reports, memoirs, nineteenth-century exposés, and publicity materials associated with the giant's display, I link the episode to the history of popular and scientific observation. The giant was a particularly troubling spectacle because as an object of inquiry it blurred the modern boundaries separating nature, society, and religion.  相似文献   

17.
The literature on trolling has viewed trolling as discrete instances of transgression undertaken by antagonistic individuals. We identify three main issues with current theorizations: diffuse definitions of “trolling,” blurred boundaries between trolling and other online anti-social behaviors, and the context dependency of trolling. To address these unresolved issues, we adopt a practice-based theoretical approach. Informed by this approach, we analyze trolling behaviors not as products of individuals' attitudes, values, and decisions, but rather as behaviors embedded within and occurring as part of social practices. Specifically, we conduct a practice-based theoretical analysis in a multi-site exploratory study involving online archival research and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online community members. Based on this analysis, we propose that trolling be conceived as a constellation of three social practices: learning, assimilating, and transgressing. Also, we find that practices of trolling transgression can have a dual pro-social and anti-social impact in online communities.  相似文献   

18.
论计算机系统结构、组成及实现之间的内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忠  熊书兴 《科技广场》2007,(11):246-247
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组成和计算机实现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但又是三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各自包含不同的内容和采用不同的技术,又有紧密的关系,这三个概念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经常会产生混淆,本文将对三者的区别和联系做个全盘考虑,各有侧重,避免简单重复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通过建立点扩散函数(PSF).将基于频域变换图的Radon变换和微分自相关方法相结合估计出PSF的两个必要参数,再用Lucy—Richardson滤波进行运动模糊图像恢复。对实际处理中会遇到的频域图中心十字亮纹的问题提出了改进。该方法对模拟的运动模糊图像和真实的模糊图像恢复效果比较稳定。颇具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随着服务业的重要性上升,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创新流程。同时,全球化正推动着创新流程变得越来越开放。现在有一条公认的智慧,即创新是源于合作和跨越专业或组织边界的知识,尤其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KIBS)的创新更需要跨越各类边界去获取外部知识。从组织边界理论入手,明确了组织边界跨越能力的3个构成要素,以及探索其与知识整合和开放式服务创新之间的关系。利用224家KIBS企业的调研数据,发现IT能力对开放式服务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网络能力和吸收能力对开放式服务创新并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而是通过知识整合这一中介变量达到影响效果。研究结果有助于丰富对开放式服务创新的理解,从而为KIBS企业更好的实现开放式服务创新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