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和部署新农村建设任务时指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十七届三中全会又强调指出:“发展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可见,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仍然是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及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2.
王伟 《华章》2010,(3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及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3.
农村文化与新农村教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魏峰 《教育导刊》2006,(8):4-6,17
农村文化是一种以乡土为核心的文化系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保存、尊重和发展农村文化。新农村教育应为农村文化建设服务,将农村文化纳入学校教育的知识体系,培养具有民主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新型农民,使之成为农村文化的承载者。而这些目标的实现,则要通过农村教育整体改革。  相似文献   

4.
论新型农民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力军,然而当前农民的科技素养、文化素质、经营管理理念、思想道德素质、民主法制意识等方面都有待提高,这严重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教育对新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创造性活动,广大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力量。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环节,而职业教育培训则是培养新型农民的最根本途径。本文通过对“新型农民”的定义分析,具体阐述了如何以职业教育为龙头来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论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对培养新型农民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前提是培养新型农民,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对于培养当代新型农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要培养新型农民,必须:第一,高度重视农民教育;第二,加强农民的政治思想竺育;第三,注重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和科技水平;第四,选择适合农民特点的教育方法。此外,在教育农民的同时满足农民物质等方面的利益等等。  相似文献   

7.
电大应成为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力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本质要求。如何运用远程教育优势,服务于新型农民培养是电大面临的新课题。实践证明,电大应成为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培养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8.
培养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务之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是重中之重。因此,应采取措施,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把农民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9.
何键 《考试周刊》2012,(8):173-174
现阶段,农民教育培训的形式、内容和力度都远远不能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适应.与广大农民的迫切需要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社区教育要从提高认识程度、强化领导形成合力、创新教育模式等方面.形式多样地搞好农民教育培训,提升农民整体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0.
以职业教育为龙头培养新型农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娟 《职教论坛》2008,(11):50-52
新农村建设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广大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力量。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环节.而职业教育培训则是培养新型农民的最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型农民培育的教育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急需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培养新型农民、实现农民现代化的根本路径就是发展农村教育,建构我们的农村教育创新体系。这样才能促进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现代化的实现,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思想政治教育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重要的是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群体。农村成人教育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条件,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培养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就是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培养新型农民要从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政策扶植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从而激活农民的创业动力,增强农民的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5.
培养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任务之一。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结合新农村建设的部署和要求,民族地区应把培养新型农民作为农村教育发展的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点在“村”,重点在“农民”。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要建设好新农村,必须把培养新农民摆在突出位置,在全面提升农民文化素质的基础上,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首先培育新型农民的现实意义;其次农民整体素质不高,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障碍;再次培育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如何培养有文化、懂技术、熟市场、守法纪、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大力培养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农村和谐的重要举措,也是早日实现城乡协调、工农和谐的重要保证。而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是广大农民,对农民进行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培养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阐述新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及祭迫性,应注重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措施加强对新型农民的教育和培养,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实现农村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目前,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尚有不小的差距。要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加强职业教育,必须开展农村文化建设、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加强经营素质培训,培养农民的创业精神,更新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观念,积极推进农民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