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狼性法则是从狼的品性中提炼总结出来的生存哲学。面对高校贫困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可以尝试采取狼性法则的教育方法,辩证地筛选那些积极正面的内容,采用理论讲座、互动沟通,并结合户外实践等方式对贫困生进行综合教育。  相似文献   

2.
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和力量。它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凝聚力量,使得全体员工共同奋斗,实现企业的目标。具体到华为身上来说,华为以“狼性文化”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在华为的创业阶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狼性文化”所体现出来的“敏锐的嗅觉、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群体奋斗”的重要特征使得华为从管理层到各个员工之间都产生了一种凝聚力量和激励功能。  相似文献   

3.
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和力量.它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凝聚力量,使得全体员工共同奋斗,实现企业的目标.具体到华为身上来说,华为以"狼性文化"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在华为的创业阶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狼性文化"所体现出来的"敏锐的嗅觉、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群体奋斗"的重要特征使得华为从管理层到各个员工之间都产生了一种凝聚力量和激励功能.  相似文献   

4.
工业化以来,随着人与自然关系的日趋紧张。文学中的狼文化写作数量明显增加,更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自我反思的精神内涵。本文据此选择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旷野的呼唤》与中国作家姜戎的《狼图腾》这两部主要以狼为审美载体的小说,分别以文化指向,形象塑造,作品内涵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反思和探讨彼此在人与自然关系,人性与狼性关系方面的异同及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5.
李钧 《现代语文》2007,(12):119-120
"狼文化热"高温一如既往。既有作品表现对传统的珍现与反思,又有作品对"狼文化"的现实意义进行排演,还有科学家对"狼文化"精神内核的理性剖析。"狼文化热"有深层的精神和文化原因。"狼文化热"利于提高中国人的"精神造血"功能,益于中华民族的精神重建。  相似文献   

6.
《狼图腾》是一部以内蒙古草原的狼为主要描写对象的长篇小说,它以几十个狼的故事为主体,通过为数不多的几个人物的活动将其串连起来,情节奇绝而神秘,悬念跌出,引人入胜。狼在小说中一改我们过去熟知的狡诈、残暴、歹毒、忘恩负义的形象,而被赋予了一种全新的地位和解读。文中的"狼性"成了英勇、义气、智慧、具有团队精神和献身精神、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人类的老师和图腾。这种"狼性"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中无论对生态环境还是对个人生活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学图书馆精神是图书馆员的群体意识和行为准则的集中表现,它包括奉献精神、进取精神、科学精神、创造精神、团队精神和钻研业务的精神。本文对大学图书馆精神的培养和图书馆文化建设提出了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8.
优良的性格是儿童智力、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保证,而当前流行的"狼性"教育,主张培养儿童个性张扬、敢于挑战、不断超越的"狼性"气质,以使他们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得以生存。但是,这种教育理念,在凸显"狼性"教育优势的同时,将"羊性"教育作为对立面,认为其已经不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只有"狼性"教育才能造就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此种观点显然有失偏颇。在对两种文化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找出最适合儿童性格教育的模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狼图腾》是中国当代文学一个奇异的存在,这部奇书以狼为叙述主体,第一次向世人揭开了鲜为人知的"狼世界"与草原历史文化镜像。以生态学、文化学、人学理论为支持,深度解读《狼图腾》内在的历史精神与思想蕴含。从"狼学"与"人学"的交织与互映:草原生态逻辑;"狼性"与"人性"的搏斗与磨炼:草原族群镜像;"狼道"与"天道"的神示与暗喻:自然生态法则三个层面,体察、论证草原族群的生存本相、文化承传与人文历史,阐释"狼学"与"人学"交织并存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0.
<狼图腾>通过对草原狼性的描写和狼的图腾形象的叙述,揭示了草原人民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观念.在"狼"获得文化英雄和生态英雄身份出场的同时,也在历史文化的冲突和草原生态变迁的现实中凸现了生态话语,生动地揭示了草原万物生态的内在联系,尤其是狼对整个草原和生态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所有那些关于狼的传说和故事正在从我们的记忆中退去,留给我们和后代的仅仅是一些道德的诅咒和刻意谩骂的字符。如果不是《狼图腾》这本书,狼——尤其是蒙古狼——这个中国古代的图腾,就会像某些宇宙的暗物质一样,远离地球和人类,漂浮在不可知的永远里,漠视着我们的无知和愚昧。笔者读后,深感受益匪浅,领会本书思想的同时,从草原狼与狼性、狼性人与羊性人等几个方面阐述了狼性对人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论高校图书馆团队精神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拥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对于做好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加强图书馆建设,服务教学科研具有重要意义。图书馆团队精神是图书馆组织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和培养团队精神时,应注意一些原则及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大学精神是反映大学历史传统、特征面貌的一种精神文化形态,大学精神是大学建设的核心,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的地标,是大学精神的重要守护者、践行者和传承者。本文对高校图书馆如何通过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加强对读者思想教育、营造优美的阅读环境和浓郁的文化及学术氛围、丰富的馆藏文献、创新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等途径呈现大学精神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人、狼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人性和狼性两种文化及思想状态。“人、狼文化型管理”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刚柔并济、内外兼修、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稳中有变”是解决冲突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狼作为审美意象在当前文化中是复杂的,在审美观念中是混沌的,传统对狼的贬抑发生了动摇,而新生文化对狼的肯定也处于游移状态。"狼"在本土文化中的兴起,是文化发展形成的人的需要—不仅需求内敛,也需要外张;同时也是文化的需求,是新的市场经济下人的竞争意识的体现。从流行歌曲中狼意向的变化、对立、并置以及狼在流行文化中审美意象的转向,可以透视狼意象在审美观念中的变化及文化寓意。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狼图腾》和《野性的呼唤》两部小说中狼和狗的描写和比较研究,致力于探求中西民族性格中的“狼性精神”,借以提倡勇敢而顽强、团结与和平、竞争而不残忍的“狼性”。  相似文献   

17.
大学图书馆文化的具体内涵是:大学图书馆文化就是指大学图书馆所创造的、大学图书馆物质文化、大学图书馆制度文化和大学图书馆精神文化的总和,是一所大学图书馆所形成的、独具自身特色的观念,思想和心理状态,以及与大学图书馆相适应的规章制度、组织方式和行为模式。大学图书馆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在长期的文献情报活动中,大学图书馆为谋求生存与发展,自觉形成并为绝大多数成员认可、遵守的服务宗旨、价值观念和遭擅行为展现的综合反映。  相似文献   

18.
高校图书馆对信息文化的追求是其发展的动力源泉,以人为本,体现人性化服务,建设和谐图书馆是现代高校图书馆工作的核心。大力加强以人为本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文化建设,必须以领导加强重视为基本要素,以培养一种团队精神,服务创新的全新理念,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为基本途径,更好地促使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19.
高校图书馆的文化建设是高校图书馆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与图书馆的发展与服务密切相关。在阐述构建高校图书馆文化体系的基础上,论述了图书馆文化的发展、内涵与特性,根据高校图书馆文化体系建设的原则,提出了高校图书馆文化体系的内容构成。精神文化、实体文化、管理文化与特色文化密切联系相互促进是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20.
《断头台》对狼形象的刻画反拨以往的人类偏见,改变了那种对其残暴、邪恶的片面夸大,写出了狼作为自然一分子在求生存的狭缝中所做出的挣扎和无奈,展现其爱子、爱家、友善、忠诚的一面。与传统的狼形象相比,有了一定程度的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