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郭玉杰 《精武》2007,(9):F0002-F0002,I0001,I0002,64,65
自"悟拳"在《精武》发表后(2005年第10期),在读者中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可是如何以"悟拳"的内养功法,达到祛病强身,在养生的同时,又生出搏击自卫的能力,筑基功是必经之路。拳经曰:"要把骨髓洗,先从桩功起"武功的筑基功是以桩功为主,以桩功增强内气内力,从而达到精满气足、体质改变。悟拳的筑基功,是以"六球五行庄"和"九龙盘"为主要的筑基功法。  相似文献   

2.
刘恩铭 《精武》2002,(3):6-7
导言:《系统点穴术筑基功真诠》一文作者刘恩铭先生出身于武术世家,其父刘志清是中国著名百岁武术家,《中国武术图典》有老人大幅拳照,是“龙行拳”创立者,13岁即参加义和团“童子军”,其徒著名者有获全国武术冠军的于立光(现为香港武术总教练)等人。刘恩铭家学渊源,深得乃父真传,在年当花甲之时,揭开点穴功的神秘面纱。自筑基、练指、认穴等入门功法开始,系统地讲述了“点穴术”的练用法门,使读者照本宣科,可学可用,图文并茂,实为不可多得的好功夫!  相似文献   

3.
刘恩铭 《精武》2003,(2):6-7
《系统点穴术筑基功真诠》一文作者刘恩铭先生出身于武术世家,其父刘志清是中国著名百岁武术家,《中国武术图典》有老人大幅拳照,是“龙行拳”创立者,13岁即参加义和团“童子军”,其徒著名者有获全国武术冠军的于立光(现为香港武术总教练)等人,刘恩铭家学渊源,深得乃父真传,在年当花甲之时,揭开点穴功的神秘面纱,自筑基、练指、认穴等入门功法开始,系统地讲述了“点穴术”的练用法门,使读者照本宣科,可学可用,图文并茂,实为不可多得的好功夫!  相似文献   

4.
内家小周天功是武当内家拳筑基功,由赵信慧道长传授。他精通内家拳术,内功造诣很深。常习此功,精神旺盛,内气充盈,河车小周天运转,百脉俱通,祛病强身,延年益寿,御侮防敌,修炼铁布衫功,并对慢性疾病疗效甚好。一、功法姿势:以半跏趺坐为主,(单盘坐,左腿压于右腿之上)手掐子午连环决,以左掌内拇  相似文献   

5.
这里介绍的是一种峨嵋派佛门密宗自发动功功法,它属于筑基功的范围,因习成此功约须三年时间,所以也称“千日筑基功法”,只因为本派练功时主张身密,意密、语密,故谓密宗。 峨嵋密宗自发动功上功快,气感强,出功后会自动排打穴位,自动按摩病区,内气也会自然向病区进攻,不须意念上的意守和导引,一切自然而然,所以  相似文献   

6.
合一通背拳为静海县独流镇著名武术技击家刘玉春(清末民初人)所传,因其散手技击攻击性强、杀伤力大和传授之秘而在武林独树一帜。合一通背拳由功法、24式单操手、打手、通背长拳和鞭杆、长短棍、左把枪、苗刀等独门器械组成.缺一不可。据嫡系传人讲,功法突出练人的力量和抗击能力,是合一通背筑基的内容,包括静功和动功。  相似文献   

7.
合一通背拳为静海县独流镇著名武术技击家刘玉春(清末民初人)所传,因其散手技击攻击性强、杀伤力大和传授之秘而在武林独树一帜。合一通背拳由功法、24式单操手、打手、通背长拳和鞭杆、长短棍、左把枪、苗刀等独门器械组成,缺一不可。据嫡系传人讲,功法突出练人的力量和抗击能力,是合一通背筑基的内容,包括静功和动功。24式单操手主要训练散手技击的手法和步  相似文献   

8.
张文佳  贺舂林 《精武》2004,(1):10-12
东北秘宗拳是少林拳中的传统拳法,属于北派范畴。东北秘宗拳沿革于河北沧州陈善一派的“秘宗拳”,传入黑龙江省,特别是传入佳木斯等地后,从内容到技法都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东北地方拳法风格和技击体系。为了突出抗暴防身技法,特从东北秘宗拳入门拳法中精选出部分实战技法,以抛砖引玉。 1.玄机守门式:敌我对峙。若敌以左侧身格斗式逼近我,寻机抢攻,我(留发髻者,下同)则速撤左脚,屈膝沉坐成右玄机步  相似文献   

9.
铁腿功     
铁褪功系传统功法,目前有很多人习练。此功亦称铁脚功,专练腿脚的硬度。经过年门训练的腿脚,比拳、掌更有威力。拳谚曰:“手是两扇门,全凭脚打人。”腿脚在实战中的具有重要作用。铁腿功法内容主要有戳、戳蹬、蹶崩、腾空蹬等脚法。  相似文献   

10.
少林童子功     
周建勇 《精武》2007,(7):35-38
少林童子功共由十八式组合而成,是少林武术之筑基训练功法。童子二字的含义有二:一是指这套功法少年儿童练习最为适宜,其实成年人训练后同样显奇效;二是指常练此功夫可使丹田真气充足、筋骨柔韧,犹如童身,是提高技击水平的必修功  相似文献   

11.
梁浩 《武当》2009,(5):14-15
武当龙门内功源于龙门秘宗。本功通过运内气,发外气治病,是内功推拿的基本功,也是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养生术。现介绍功法如下:  相似文献   

12.
秘宗拳     
秘宗拳虽名为少林派拳术,而实为内功拳。其特点与太极、形意、八卦无不相合。秘宗拳之真谛有诗云: 头顶颈挺舌舐腭,沉肩坠肘胸宜含。敛臀提肛膝微屈,气息相随丹田趋。本期开始连载的这套秘宗拳,俗称秘宗架或秘宗母拳。它即有徒手套路,又有器械套路,实为不可多得之拳术教材。  相似文献   

13.
“大金刚养生功”又称“金刚养生功八势”,源自少林大金刚拳的“内功法”。可在“丹田”功基础上练习此功。拳法主张“入寂禅修,拳禅一体”,也就是通过锻炼,达到内、外功夫的统一,意念、呼吸、劲力三者合一,通达一体,充实拳法击技。此功法具有技击、健身、养生三大功效。其功法简洁易行,神形兼备,效果显著,近年来深受武术爱好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4.
逍遥和气功     
唐爽 《武当》2009,(5):45-45
本功法由道家传统“周天术”及“红砂掌”内劲的基础上改进演化而来,具有调本固元、凝神炼气、以气养心之功效。功成之后,可使精气神三元相协,心力强盛,是进一步修炼其它功法的筑基功夫。功法传统古朴,见效快且不会出偏。若能配合子午流注学说,按时练习则功效愈神,亦可根据需要加练排打外功,日积月累可练就金钟罩体之境。  相似文献   

15.
李文彬  杨维 《武当》2001,(5):25-28
鹰捉的涵义和作用:桩功三体式被视为形意拳特有的静功筑基功夫。而鹰捉则是桩功三体式诸多技法的运用,是形意拳动功筑基功夫,也是对形意拳的动作要领、基本技法的体验和掌握过程,是为了练形意拳打好基础的一趟拳。经云:“起手鹰捉。”正说明锻炼形意的各种拳法都要从它开始,所以人们称为形意之母拳。说“三体式是母式”,“鹰捉是母拳”,两者是开启形意奥秘之门的钥匙,实不为过。  相似文献   

16.
大成拳试力     
王红宇 《武当》2003,(12):34-35
“试力”又称之为“摸劲”、“找劲”,是大成拳七步功法训练中必不可少的训练内容。芗斋老人曾说:“此项练习为拳中之最重要,最困难之一部分工作。”由此可见,其在大成拳系列功法训练中的重要性。“试力”是在桩功有了一定的基础,也就是在静止不动的站桩状态求出了力(内劲)的情况下所进行  相似文献   

17.
刘荣庭  陈瑜 《武当》2004,(4):6-8
“北斗桩”为闾山无极门重要功法之一,包括筑基功与活步功两部分。活步功以筑基功为基础,强调步法的变化。步之用在于转运身形,巧夺地利;游走靠桩,以求技击实战之妙用。此功属武术硬功类,内强脏腑,外壮筋骨。必须内外兼修,不可偏废。其中内功以气内养,开五脏之气机,逐六腑之邪气。以调理为主,外练靠桩刺激大脑神经,  相似文献   

18.
林泉宝  张顺林 《精武》2006,(5):42-42
赵堡李氏(李作智)太极拳的“两仪九功”,是太极内炼的核心功法,而其中的无极两仪功为之入门功。有了混沌初起的入门功,才能继续其它内炼功法。它不仅是太极拳内炼的基础,也是内丹修炼的筑基法。下面我们来介绍无极两仪功:预备姿势:两脚开立,稍比肩宽,脚尖微内扣,屈膝,开裆。不要挺裆,挺裆下气受阻。下腰溜臀,肛门提起,腹微收,腰脊舒正,含胸拔背。头正颈直,下颏微收,舌抵上腭。嘴微闭,牙齿轻叩,用鼻子呼吸,两眼平视。虚领  相似文献   

19.
程元江 《武当》2014,(10):42-43
金刚怒拳是流传在山东鲁西南及周边地区的地方性拳种,其拳术源流及先辈拳史清楚可靠。现整理的是本门派的实用实战功夫。金刚怒拳拥有一快疾、二硬狠、三劲力之三绝功法,极为讲究实战,套路招式简短精练,朴实无华,结构紧凑。本门中有句口头禅曰:“习拳加练功,胜似孙悟空。”本文仅就其中的桩功、杠木功和晨露功,由浅入深的作一介绍,旨在为广大武友提供一个真实的功法习练过程,以求共同步人金刚怒拳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20.
孔云鹏 《武当》2012,(10):12
拳谚有"百炼不如一站"之说。站桩既能增强体质,稳固根基,又可以提高技击能力。武当太极拳为内家拳之首,十分注重内功修炼。武当内功三盘桩是武当太极拳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站桩功法,它采用站式进行锻炼。基本桩法有三种,即地盘桩、人盘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