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宗教舞蹈“查玛”是古代蒙古族人民在吸收借鉴藏族宗教舞蹈“羌姆”的基础上,逐渐演变发展成为一种具有民族和地区内容、形式、风格、特征的宗教舞蹈形式。查玛包括殿堂舞、寺院查玛、广场查玛、米拉查玛四种表演形式,并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表演特点。研究查玛可以有利于我们了解一种文化形态以及社会关系,可以清晰查玛的发展脉络,找到科学合理的保护及传承方式。实践证明,将此宗教舞蹈,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研究分析,使其在继承、改革、出新的基础上,服务于社会主义时期的蒙古族新舞蹈艺术,无疑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积极的现实意义。其中,采用教学的方式,经过重新归纳、梳理与整合后传授给学生,无疑是活态化、长态化地保存民间舞蹈的最佳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蒙古族舞蹈本身具有深厚的宗教意蕴,正是蒙古族人民心灵深处那对于生命、对于自然的折射和独自。而这种意蕴由于蒙古民族能歌善舞的天性得到了充分发展,使得许多与宗教有关的蒙古族舞蹈在其流传的过程中渐渐淡化为民间舞蹈。  相似文献   

3.
胥晓 《儿童音乐》2014,(6):71-76
一、当代走向中大舞蹈语境纵横交织影响的他律特征(一)民族传统舞蹈作为当代潜在语境中国朝鲜族舞蹈同仅作为民间舞蹈而存在的一些少数民族舞蹈不同,一开始就以较成熟的民族舞蹈(不是民间舞蹈的层次)的形态而存在,具有较雄厚的本民族舞蹈传统基础。现代舞蹈赖以发展的朝鲜民族传统舞蹈的最终类型,粗分有宫廷舞蹈和民俗舞蹈,细分有宫廷舞蹈、宗教舞蹈、教坊舞蹈、民俗舞蹈等。宫廷舞蹈以宫廷为中心得以继承和发展,其特征表现在,表演者的情感表达与个性表现受到抑制,节奏清淡悠长,动作优雅,具有与东洋画相类似的含蓄美和余白美;民俗舞蹈产生于民众之中,是以民间为中心得以传承和发展的,其特征表现在,表演者的内心情感无节制的率真表现,具有很浓的自娱性质,形式也丰富多样,动作大多即兴而发,亦具有忠于现实的率真美和粗俗美;宗教舞蹈是作为儒佛教仪式和巫俗仪式进行的,其特征表现在,过于象征化和仪式化,具有超脱现实的神秘美和幽玄美;教坊舞蹈产生发展于宫廷,后由流向民间的官妓使其流传在卷番(妓房),其特征表现在,动作具有过分的官能刺激性,但到了近代,艺妓们也根据自身的审美追求,整合其他传统舞蹈而形成了古典舞蹈,使其具有了典雅美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查贝 《现代企业教育》2008,(24):141-142
藏族历史悠久,居住区域广阔,由于受古代唐、南昭、西域文化以及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以及自然环境、劳动生产、风俗习惯的差异,民间舞蹈形式极为丰富多彩,风格韵味各有不同。藏族民间舞蹈是农牧文化与宗教文化融合而成的舞蹈艺术形式,其风格特点体现在舞蹈形象的动作刻画上,表现在伴唱曲调的旋律特征和歌词上,又因农区、牧区、林区、半农半牧区之不同,而增添了地域的文化色彩。舞蹈《弦歌悠悠》从藏族舞蹈风格特征、藏族舞蹈动作特征、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等方面给了我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5.
唐代舞蹈序列,可简略分述为:宫廷乐舞、霓裳羽衣舞及同类、宗教祭祀舞、健舞与软舞和歌舞戏.唐代舞蹈是在雄厚的民间舞蹈基础之上,在充分吸纳古今中外舞蹈艺术精髓之中,加以艺术凝练创新而成就的盛世舞蹈.雄浑庄严的早唐舞蹈,具有浓厚的功利色彩;灵动飘逸的盛唐舞蹈,具有鲜明的浪漫色彩;繁华似锦的中晚唐乐舞,回归现实主义.回溯唐代舞蹈世界,展望新时期中华民族舞蹈的复兴.  相似文献   

6.
岩画是古人类绘刻在岩石上的图画,其中的乌兰察布草原岩画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遗留下的世界文化遗产,以图画的艺术形式描绘了古代诸民族的经济、军事、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内容,它是人类由野蛮走向文明历程的生动图解。乌兰察布草原舞蹈岩画,根据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不同的舞蹈形式去表现当时人们艺术创作的风格和特征,每一种类型的舞蹈都透视出深刻的文化内涵,并以象征符号反映出北方游牧民族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7.
舞蹈教学中民间舞蹈教学模式的运用,有利于改善如今越来越严峻的民间舞的生存状态,促进民间舞蹈教学良性发展。文章探讨了民间舞蹈教学模式的特点,提出了完善舞蹈教学中的民间舞蹈教学模式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广场舞蹈借助民族舞蹈特点,丰富了内涵,提高了观赏价值;而民间体育竞技形式的实现,对于广场舞蹈自身文化价值的传承与拓展,又提供了较好的传播载体。可见民间舞蹈与民间体育竞技的共存,为广场舞蹈的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  相似文献   

9.
闽南民间宗教舞蹈底蕴丰厚,历史悠久,影响遍及台湾、东南亚及海外华人世界,与生产劳动舞蹈、日常生活舞蹈、节日喜庆舞蹈等民间舞蹈形式相比,名目更繁多,形式更多样,内容更深厚,流布更宽广,但由于缺乏史料及被正统观念所边缘化,历来研究者寥寥.如何从现有的资料和至今尚活力四射的种类、节目中,发掘其历史文化内涵,承袭过程及衍化、变异轨迹,从而提出传承与保护其文化生态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民间的舞蹈文化是在人类的生产生活的过程中产生,伴随着人类历史一同演变发展至今.中华民族传统的民间舞蹈文化博大精深,而将其引入舞蹈课堂的教学当中更是舞蹈教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将传统的优秀民间舞蹈文化融入渗透到舞蹈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意义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龙婕 《华章》2007,(11):228
本文通过宋代宫廷"队舞"与民间"舞队"的比较研究,使得我们清晰的看到宋代舞蹈发展的历史脉络.也让我们从中明白宋代舞蹈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民间舞蹈上,开始呈现出世俗化、大众化的特征,也成为我国古代舞蹈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  相似文献   

12.
原生态舞蹈是我国最古老的艺术.是我国古代“礼乐”中“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认为:“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所谓“原生态”舞蹈.应当是先民们“歌之不足.则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古老舞蹈形态的保留,是具有“文化源头”意义的民间舞蹈。  相似文献   

13.
李霞 《华章》2010,(33)
任何一门艺术的形成都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的民间舞蹈艺术亦是如此.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各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舞蹈.我国的民间舞蹈种类有上千种之多,在这些丰富的民间舞蹈中,由于各族人民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宗教信仰、所处地域环境的差异,形成了形式纷繁、风格迥异的歌舞艺术.一个民族的舞蹈涵融着本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体现着一个民族特有的心理特征,民间舞每一个特有的动作姿态无不受其特有文化的烘托,并与其特有的审美情趣相关联.只有把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与舞蹈教学紧密结合,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舞蹈,在表演时不仅能展现优美的肢体动作,还能表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分类和民族民间舞蹈涵盖的内容进行剖析,并结合当前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与舞蹈教学结合的现状,提出了剖析舞蹈动作体态、姿态的由来、了解舞蹈发源地的民俗文化,感受民族审美意识、舞蹈教育中充分重视结合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掌握获取民族民间舞蹈发展最新动态的手段、抓住典型动作示范,提高动作的完美性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与舞蹈教学相结合的措施.旨在为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石钧尹 《成才之路》2010,(28):53-53
一、原生态民间舞蹈的衰落民俗仪式或民俗活动是原生态民间舞蹈存在的主要依托,日本、韩国等国家也将民间舞蹈称为民俗舞蹈。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娱乐方式的增多,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间舞蹈历史悠久、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而且拥有的舞蹈种类和数量也堪称世界之最。根据历史的发展情况,可以分成传统民间舞蹈和现代民间舞蹈。在幼师舞蹈教学中,民间舞蹈教育能够增强幼师对美的感知,培养幼师的艺术内涵。学生们在练习民间舞蹈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锻炼自身的思维和动作协调能力。本文通过对幼师艺术教学的实践,分别浅谈对幼师民间舞蹈教学的五个步骤,能够较好的指引幼师学习民间舞蹈。  相似文献   

16.
试析彝族原始宗教舞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原始宗教舞蹈艺术和其他文化艺术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原始舞蹈源于远古生产劳动、宗教祭典和其他社会生活的彝族舞蹈。从其所表现和反映的形式和内容考察看:彝族原始宗教舞蹈,起初最明显的是为了娱神、祈年或祛鬼,或期盼五谷丰收,祝愿灵魂安宁或人畜康泰,因之向神灵祈求。彝族先民原始宗教舞蹈已经不局限于自娱性,而是发展到具有一定技巧的可供观赏的表演性艺术。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说文解字》一书中有关古代舞蹈的收字作了较详细的考察和归纳 ,认为从中反映了中国古代舞蹈较复杂的内容 :古代社会的劳动生活、原始宗教祭祀活动以及古代先民狩猎生活。尤其值得重视的是 ,羽饰在古代舞仪中的重要位置 ,它折射出原始舞蹈的起源和内容  相似文献   

18.
浅析体育与舞蹈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古代、现代两个时期阐述了体育和舞蹈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 ,其发展却是相辅相成、互相借鉴、互相吸收的。是舞蹈使体育的发展更加完善 ,是体育丰富了舞蹈的创造内容  相似文献   

19.
高校舞蹈教育既要培养舞蹈艺术高等人才的摇篮,同时也要为保护、传承与发展民间传统舞蹈文化做出贡献。随着人们的舞蹈文化意识不断增强、特色教学理论的逐渐深化,山东高校舞蹈教育逐渐开始重视本地区舞蹈特色专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但是,对于山东民间舞蹈的传承、保护以及推动山东民间舞蹈健康发展的工作做得还很不够,还需要具有创新性的思路、措施。文章提出了山东高校舞蹈教育应建立本土特色的教学体系、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等建议,这对实现山东民间舞蹈的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莎 《陕西教育》2010,(1):123-123,125
现阶段现有的民间舞蹈作品有很多.但是没有几个可以给众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题材的单一吗?是不够创新吗?是编创时舞蹈技巧的缺乏吗?都不是.而是没有把传统民间舞蹈艺术文化的精髓提炼出来.没有把有民族特点的民族精神体现的淋漓尽致。所以就这一现象.我谈一下自己的拙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