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依据情绪心理与认知心理相互作用的理论,考察赛前不同自主神经系唤醒水平下运动员对自我生理状态变化的认知情况。以射击和排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心率变化率”、“认知稳定性”等指标,分别代表自主神经系唤醒水平、认知准确性的稳定程度。通过非参数检验证明,在赛前不同的自主系唤醒水平下,运动员对自我生理状态变化的认知是不稳定的。  相似文献   

2.
竞赛过程中运动员情绪状态的简易诊断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赛过程中运动员的生理变化、心理变化以及运动行为变化为诊断情绪提供了线索。根据情绪的性质和不同专项对情绪唤回水平的不同要求,介绍了供教练员参考使用的诊断运动员情绪状态的“观察询问法”和供运动员参考使用的“自我观察体验法”。这种诊断方法简便实用,快捷,易于掌握,便于推广,教练员、运动员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3.
运动心理学     
G804.8 9700587可能影响量表测量信效度的又一因素=A possible new factor whichinfluence the reliabilityand validity[刊,中]/许高航//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6,8(4).—52—55表2参10相似文献   

4.
唤醒水平是一种活动的准备状态,唤醒水平的高低对括动的效率直接产生影响。高唤醒状态夺走了心理能量,致使人体的运动机能和运动技能表现失常,甚至消退,以至衰竭;唤醒水平保持在适度的状态,能动员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充分发挥。而影响唤醒水平的主要因素来自于内外部环境的刺激、人体生理上的变化以及本身的思维认知水平。根据以上三个起因,我们以相对应的控制调节技术,进行心理诱导与调节。  相似文献   

5.
采用实验法,探讨不同定向状态(目标定向/非目标定向)和唤醒水平对篮球投篮准确性的影响,揭示在不同实验条件下被试的生理变化。结果发现:不同的唤醒水平对投篮准确性有显著影响,即高唤醒水平下的投篮准确性非常显著好于低唤醒水平,中等唤醒水平下的投篮准确性也显著好于低唤醒水平。不同定向状态对投篮准确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心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心理状态是环境、人的生理状态和认知过程等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随着运动竞赛的发展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因素对运动竞赛的影响作用。然而,对青少年运动员来说,由于他们训练水平较低、比赛机会少,心理状态还不稳定,比赛中运动员受心理因素影响的现象还是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7.
自我主动情绪唤醒对血清肾上腺素水平影响的研究,涉及生理心理学和精神内分泌学领域。设1个对照组和A、B、C3个实验组,对3个实验组被试进行为期8周的心理训练,使A、B、C3组被试分别掌握主动唤醒愤怒、恐惧、愉快情绪的心理调控技术。然后采用荧光比色法测量3组被试主动唤醒情绪前后的血清肾上腺素水平,同步监测血糖和心率的变化值。实验结果表明:①自我主动情绪唤醒可以导致血清肾上腺素水平发生显著变化;②自我主动情绪唤醒不同性质的情绪对血清肾上腺素、血糖和心率的变化有着不同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玉  韦宇 《体育世界》2011,(2):35-36
运动焦虑的表现主要体现在训练与比赛过程中,以心理障碍、运动情绪低落、生理指标变化和行为失常等为主要特点。影响运动员运动焦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与个体技能水平、运动经验以及个体对自己运动能力的认知有关系。也有较强的特质相关性。个体、集体运动焦虑水平不同导致唤醒水平的不同,从而对绩效有影响。为克服焦虑对运动成绩的影响,在日常训练中,不仅要从技能上,更需要对运动员的心理进行教育、引导。  相似文献   

9.
1 田径运动员的唤醒水平表现及导向我国田径运动总体水平与世界田径强国相差甚远。心理素质的不稳定 ,也是我国田径运动员优势项目表现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唤醒水平是指机体总的生理性激活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 ,它对维持与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 ,保持觉醒状态起重要作用。它为注意的保持与集中以及意识状态提供了能量。因此 ,对运动员高水平的发挥和保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田径运动而言 ,唤醒的含义很广泛 ,它包括运用不同的方法手段对运动员动机目的的唤醒 ;对训练比赛中积极和消极情绪的唤醒及对应激焦虑的唤醒和对运动员的个体…  相似文献   

10.
在“科技冬奥”理念指导下,通过文献梳理、理论推理、实践应用探究认知神经科学视角下的冬奥心理科技攻关服务。认为:(1)冬奥心理科技攻关服务以“提升赛时运动表现稳定性”为目标,融合认知神经科学技术和心理服务,具有量化运动表现神经活动、预警赛前心理风险、调控赛时心理能力等特征;(2)其基于动作控制的基本原理,利用认知神经科学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算法,实现对心理服务效益的量化、迭代和实时监测;(3)其以移动脑电和无线传输为载体,通过编码接口和服务平台拟合多维度、多模态的生理、心理数据,动态化监控和调整运动员心理状态。冬奥心理科技攻关服务正在实现从实践经验向数据驱动导向的迭代发展,为提升心理服务的精准性和高效性,助力运动员赛时的稳定发挥开辟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分析优秀气步枪运动员不同状态下大脑顶枕区脑电变化特征,以期为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气步枪项目运动员机能状态监测与训练效果评估提供数据支持以及理论参考依据。采用脑电信号采集设备对24名优秀气步枪运动员在不同状态下大脑的左右顶区、枕区4个位置(P3、P4、O1、O2)脑电信号进行数据采集与复杂度分析。研究结论:(1)优秀步枪射击运动员脑电波α、β频段参数的变化与以往其他项目运动员不同状态下脑电变化规律一致,因而这2个频段的脑电参数可作为对不同训练状态进行评估的手段之一;(2)不同运动等级组别气步枪运动员实射状态下的大脑唤醒水平具有一定差异,表明其长期的专业射击训练有可能对运动员大脑唤醒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3)在实弹射击状态下,高环值与低环值成绩之间的差异可能与运动员顶区中枢神经放电的有序程度有一定关系,视觉信息的参与则不是影响运动员成绩高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唤醒是人为逃避危险的动作过程。唤醒水平是生理性激活的不同状态或过程。不同的运动项目对运动唤醒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唤醒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耶克斯——多德森提出的倒“U”学说, 直观地揭示了这一结果。运动员在比赛前、比赛中只有全身各有关器官系统进入工作状态,发挥机体最大机能去参加比赛,方能发挥水平取得优异成绩,这种对全身各有关器官系统的动员就是唤醒,也叫激活、兴奋。  相似文献   

13.
以湖北省90名羽毛球运动员和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运动水平受试者安静状态下心理认知指标特征。结果表明:运动水平相对较高的羽毛球运动员体现出较好的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14.
通过训练现场对运动员的心理监测,自身长年从事射击运动的经验及对运动员的心理咨询,对射击项目的心理特征、心理水平的训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只有在意识、下意识和自我意象三者达到平衡时,心理的控制才能进入流畅状态,射击时才能发挥最佳水平;对表象、注意力、应激控制的心理训练要在不同条件、不同训练状态下都要进行,才能真正提高调节心理状态、驾驭思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优秀运动员运动训练科学监控与竞技状态调整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对优秀运动员的训练过程实施长期、系统的科学监测,以便在重大比赛前科学地调控运动员的竞技状态是体育科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运用运动生理、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和运动心理学等研究方法,研究优秀运动员运动训练科学监控与竞技状态特点和规律。研究认为,1)运动训练的科学监测包括身体机能诊断与监测、运动技战术诊断与监测、心理状态诊断与监测等多方面。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诊断主要采用生理机能指标、血液指标、激素类指标、免疫学指标,结合训练过程分析训练前、后的身体机能变化特征,准确地评定运动负荷和训练方法的科学性、有效性。优秀运动员运动技术诊断主要采用影像测量与分析、力学理论分析、力的测量与分析等方法,对运动员的专项运动技术进行定性和定量诊断。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体技术优化,解决运动员的技术训练问题,不断提高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在优秀运动员心理状态评价上,根据运动专项的不同,心理状态诊断和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心理与神经疲劳状态、注意力水平、专项认知水平、心理技能水平、比赛心理兴奋点的状况、团队凝聚力等;2)运动员的竞技状态主要是指:根据训练目标和相应的训练计划,运动员经过科学、系统的训练,其竞技能力在比赛期间所出现的相对最高和相对稳定的状态。目前竞技状态的调整研究主要集中在训练经验和实验测试两个方面。研究重点介绍建立个体最佳竞技状态模型、赛前运动负荷调整、合理膳食调配与营养补充、竞技心理状态调控等方法;3)中国运动训练科学监控与竞技状态调整研究特点表现在3个方面:注重优秀运动员个性特征研究,形成科研团队进行综合性研究和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运动实践。  相似文献   

16.
采用心理测量法,即运动竞赛状态焦虑量表,以参加广西第十一届运动会足球项目青少年组的参赛运动员为测试对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赛前和赛后运动员在认知状态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男性运动员在认知状态焦虑水平和躯体状态焦虑均高于女性运动员,且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文化水平运动员在状态自信心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普通中学运动员低于业余体校运动员;不同训练年限运动员运动竞赛状态焦虑随着训练年限的增长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7.
使用维也纳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研究不同水平飞碟运动员安静状态下若干认知心理指标,重点考察高水平飞碟运动员的认知特征;发现:手臂稳定性、眼手协调性、反应速度、时间判断和空间判断6个指标上,高水平运动员与中、低水平运动员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认为:这6个指标是高水平飞碟运动员典型的认知心理指标,其中手臂稳定性、时间判断和空间判断3个指标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8.
运动员心理唤醒量表的编制与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根据心理唤醒的概念模型,在对以往有关运动员心理唤醒测量工具的广泛研究和预备测试的基础上,编制出运动员心理唤醒量表(第1版)。采用“运动员心理唤醒量表”对240名运动员进行了测试。在对229份有效测验的项目分析基础上,剔除了第1版量表中的11个项目,形成了包括31个测验项目的运动员心理唤醒量表(第2版)。进一步的项目分析表明,运动员心理唤醒量表第2版各项目的区分度高,各分测验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9.
王智  丁雪琴 《体育科学》2004,24(9):32-35
研究探讨了帆船帆板和足球运动员情绪唤醒水平的生理监测指标与评价。结果表明:对于帆船帆板和足球项目运动员,前额肌电值不能作为情绪唤醒水平变化的评价指标;手指皮肤导电性可以较好地反映帆船帆板和足球项目运动员的情绪唤醒水平;手掌心温度和手指端血容可以作为帆船帆板运动员情绪唤醒水平的敏感性监测指标;心率值的变化可以较好地反映帆船帆板和足球项目运动员的放松和兴奋两种情绪唤醒水平。  相似文献   

20.
心理调控对古典式摔跤运动员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奥运科技攻关服务为契机,结合摔跤项目特点,将备战2008年奥运会古典式摔跤队31名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心理测量和心理调控等方法,在研究摔跤运动员个性化心理能力构成因素的基础上,对运动员进行了为期12周的不同程度的实战演练、基于摔跤比赛规则的知觉训练和情绪控制能力训练.采用心理、生理和行为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对心理调控和针对性训练的效果进行评价,以达到提升摔跤运动员竞技心理能力、促进技、战术水平发挥的目的.研究表明:古典式摔跤运动员的心理能力指标由竞技控制能力、应对逆境能力、自我调控能力、注意分配能力、反应准确性能力、知觉预判能力6个方面构成,而这6项能力与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发挥密切相关,竞技心理能力的提升能够促进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发挥.针对比赛规则的知觉训练和不同程度的实战演练能够有效提高运动员知觉预判能力、注意分配能力、逆境应对能力和竞技控制能力,结合技、战术的情绪控制能力训练能够提高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控制水平.心理调控能够有效地改善运动员赛前控、降体重所产生的不良生理、心理状态,从而促进古典式摔跤运动员在各种重大比赛中技、战术水平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