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影响少年女篮运动员投篮命中率的主要感知觉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广东省八所少年体校的85名少年女篮运动员的某些感知觉因素的测试和教练员评定等手段,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探讨影响少年女篮运动员投篮命中率的主要感知觉因素。旨为训练更具针对性,更符合少年女篮运动员的实际。  相似文献   

2.
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影响少年女篮运动员掌握基本技术起主导作用的身体素质,以及这些素质之间、素质与技术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探讨,以此研制了一套能用以评价少年女篮运动员身体素质水平较为实用的综合评价方法。通过结合模式训练理论与反馈控制理论加强对少年女篮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的定量化训练,达到提高训练效果的目的。教学实验表明,运用此测定与评价方法进行训练能够提高运动员身体素质与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少儿女子二级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测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综合分析与数理统计方法 ,对广东省少儿女子二级体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结构进行了测定 ,建立了初步数学模型 ,并以此研制了一套能用以评价少年女子二级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水平的较为直观简便实用的综合诊断评价方法。训练实验表明 ,运用此综合诊断评价方法进行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与运动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4.
排球运动员"球感"特点、作用及其培养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排球运动员的球感好坏在排球运动训练与比赛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排球运动员球感特点、作用及培养途径的研究,为提高教练员对排球球感的认识及加强排球运动员球感训练、加快排球运动员球感的形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不同负荷专项训练对女篮运动员血尿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广东省青年女子篮球队运动员为测试对象 ,探讨不同程度专项训练负荷引起血尿素变化的特点和规律。结果表明 ,不同程度专项训练负荷对女篮运动员血尿素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训练密度与血尿素具有线性关系 ,血尿素不仅能够客观地评定女篮训练的强度 ,同时对掌握运动负荷和恢复情况亦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篮球运动员球感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篮球运动历的”球感’在少儿时期的训练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篮球运动员“球感”的理论分析,探讨其心理学、生理学机制及与篮球运动技战术的关系,明确篮球运动员“球感”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影响因素,以期为少年儿童篮球运动员“球感”的训练及科学选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有氧无氧能力代谢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Gould2900心肺功能仪,wingate方法及多球训练的血乳酸动态变化方法,对北京、广东乒乓球队及广州体院乒乓球队男女队员共30人进行有气能力和无氧能力的测试,以探讨乒乓球运动员能量代谢的状况与乒乓球专项特点是否相适应,并根据乒乓球运动员的能量供应系统特点及比赛中血乳酸的测定,提出在运动训练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及探讨多球训练法对发展乒乓球运动员的能量代谢系统的促进作用及其影响。测试结果反映出受试者的ATP-CP系统及糖无氧供能系统供能较好,具有较好的速度和速度耐力素质,而有氧代谢能力较差。多球训练的摆速和步法训练的血乳酸水平明显超过比赛的血乳酸水平,能较好地发展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  相似文献   

8.
篮球运动员的球感在篮球运动员的成长与训练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对影响篮球运动员球感发挥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为篮球运动员的球感训练及选材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根据临界功率(CP:CriticalPower)理论,运用数学模型的方法来定量评定运动员有氧、无氧能力,它的形成与发展及在赛跑、自行车、游泳等项目上的广泛应用,为体能测试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研究认为,合理地应用临界功率测试理论能够同时对赛艇运动员的有氧和无氧代谢能力进行客观评价,此外,还初步提出了运用临界功率理论对赛艇运动员进行体能测试评价和控制训练强度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0.
对篮球运动员球感理论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彬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1):1574-1575
篮球运动员的"球感"在少儿时期的训练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篮球运动员"球感"的理论分析,探讨其心理学、生理学机制及篮球运动技、战术的关系,明确篮球运动员"球感"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影响因素,以期为少年儿童篮球运动员"球感"的训练及科学选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现代篮球运动高度争夺愈演愈烈,为此,提高我国篮球运动水平的当务之急应是加强对高个子队员尤其是特高队员的发现和培养.以1999年参加全国少年甲组比赛的28名特高队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比较法、数理统计法,对少年甲组男篮特高队员的身高状况、体重状况、伤病状况、训练年限及身体素质与基本技术水平现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从而得出结论:现阶段我国从事篮球训练的特高队员人数少、参加训练的年龄晚、身体形态不够匀称、运动员过早地出现运动损伤;特高队员篮球专项身体素质与基本技术训练水平中存在着运用有球技术较差、快速灵活的移动能力及完成动作的规范性方面急需加强,无氧状态下的专项耐力素质有待提高等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2.
WCBA联赛汇集了我国最高水平的女子篮球运动员和教练员,对它的研究能更好地认识我国女子篮球竞技人才的现状,为制订科学可行的女篮发展规划提供帮助。作者通过全程参与 WCBA队伍集训,以及对联赛的观察统计,发现:国内运动员群体是联赛的主流人才,当前国内球员身高已达到高大化的要求,但队员普遍年轻,基本技术不扎实,队员之间体能水平差异较大。外籍运动员是各支队伍的核心人才,外援在联赛中表现优异,各项技术统计指标均名列前茅,一名优秀的外援就能直接影响一支球队的战绩。教练员是球队的战略决策人才,大部分WCBA队伍还没有形成复合型训练管理团队,缺少必要的体能教练员和专门的训练师。  相似文献   

13.
运动员的足球意识对足球空档的控制与利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 ,对我国甲 A足球联赛中对抗条件下运动员的足球意识对足球场上空档的控制与利用情况与意甲联赛的运动员相互比较分析 ,找出我国甲 A运动员与意甲、德甲运动员制造、控制和利用空档存在的差距。这些差距 ,主要表现在对抗条件下有球队员的行动、无球队员有意识的跑位和个人技术的运用及整体战术意识的配合等方面来分析说明。揭示我国甲 A运动员在进攻中制造、控制和利用空档所存在的问题 ,为提高和发展我国足球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论现代足球运动员进攻性跑位意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第十七届世界怀的战例,指出只有在比赛进程中,通过有意识的积极主动的跑位创造出有利的时间与空间,才能在进攻性跑位中获得更多的射门得分机会,破坏守方的攻防平衡,培养出现代足球运动员的进攻性跑位意识。  相似文献   

15.
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中国男篮决赛的技战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技术统计、数据分析和归纳整理等方法,从进攻和防守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南之战中,中国队在技战术上存在的问题。认为中国队进攻手段单一,缺乏组织,战术灵活性差;以个人防守为主,忽视对无球队员的控制,对对方核心队员的防守缺乏手段,抢防守篮板球意识差、战术安排不当,与快攻衔接出现问题。应更新篮球理念,加强后卫和年轻队员的培养,以内线带动外线,实现各位置均衡发展,走整体、全面、协调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在中国拥有上亿的乒乓球人口,然而对于乒乓球运动对青春发育突增期学生身体发育的影响却没见报道.通过对北京市海淀区青春发育突增期女生以及北京市从事乒乓球系统训练5年左右的适龄运动员,进行了生理、心理的全方位的测试,从分析乒乓球运动员在身心发育方面与普通学生的差异入手,较全面深刻地了解了长期乒乓球训练对青春发育突增期学生身心的影响,并得出乒乓球运动是有氧运动,对青春发育突增期的学生身心发育具有良好的效果,应作为中小学体育锻炼的重要手段进行更广泛推广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建立高校男篮运动员专项速度耐力测试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篮球运动员的专项速度耐力是一项很重要的专项运动素质。研制运动员专项速度耐力的测试方法,对指导训练和科学选材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几所普通高校篮球队的队员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论建立系统模型的方法,以图达到有效地测试篮球运动员专项速度耐力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所研制的专项速度耐力综合测试模型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足球属于实体球类游戏,正因如此,其与狩猎的关系更为紧密。从竞技内涵的角度看,足球与其他球类项目一样,是一种对远古狩猎行为的一种纪念方式。英文"sport"一词本就含有狩猎之意,足球的狩猎基因散落在足球游戏肌体中,足球的狩猎寓意还涉及人与动物多元性关系。足球在英格兰并未遭到彻底禁绝,因为它承载了岛国国民的思维特性,延续了日耳曼人的行事风格,还继承了罗马帝国时代的生活风尚。狩猎精神对球类项目皆有贯通作用,足球之于球员,兼有三重角色,分别为猎具、伴侣与猎物。足球与狩猎的关系呈现出了复合性特质,足球一直有一种简单、自然、便捷的快乐感,足球由此而缔造出一种新的文化载体,并在现实中重新生发出一种新的自然观、人生观与生态观。  相似文献   

19.
在篮球运动中,运动员进攻战术意识的强弱,全队进攻战术效果的好坏,与无球队员进攻技术水平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分析无球进攻队员在各个不同的位置的移动路线和方法,根据无球进攻队员移动的特点,提出了在无球队员运用进攻战术的时机,以及教学训练的步骤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