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小水轮》一课是融知识教学、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于一体的典型教材。本课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组装小水轮,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第二部分是怎样使小水轮转动起来,使学生认识水流有力量,培养学生动脑思维、动手实验的能力和独立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是本课的  相似文献   

2.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自然》第九册的第四课《制作电热切割器》是节选学课,继《电热》之后,指导学生制作简易电热切割器。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会制作简易电热切割器。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并按书中提示制作一个简易电热切割器,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做。住在附近的同学可以一起做,上课时带来。上课时,教师在黑板上画个图案,让学生拿出自制的电热切割器,用它将泡沫塑料切成该图案,比一比,看谁切得又快又好。此时,课堂上学生兴趣高涨,各组展开了比赛,谁也不甘示弱。待学生切成后…  相似文献   

3.
上课前 ,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上课时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或直观教具 ,向学生作示范性的实验。实验进行时 ,要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观察到实验对象与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 ,指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教学《电热》一课时 ,准备好电吹风、电饭锅 ,先向学生讲解这两种电器的电热部件 ,接着把这两种电器通电 5分钟 ,拔掉插头 ,让学生逐个摸一摸 ,有什么感觉 ?(发热 )。这样学生从实验的现象归纳出 :“电流通过导体的 ,导体会发热。”由此得出“由电流产生的热叫做电热。”这个结论。启发学生生活中还见到哪些电热器。回答有电冰…  相似文献   

4.
我是常州师范2000年届自然专业班的学生,平时对贵刊特别感兴趣,偶尔看到2000年第2期24页黄贤英老师的《对电热实验的商榷和改进》一文,再对照自己教学《电热》这一课的体会,觉得有几点不同意见:a.仔细分析这一课,正如黄老师所阐述的:本课必须以实验为手段,通过实验,让学生自己得出电流通过导体,导体会发热的结论,但按照教科书上的实验,学生做后确实很难感觉到现象。黄老师作了如下改进:先用电烙铁接通电源让学生触摸———然后让学生看现象———最后教师讲解得出结论。我看这样的改进设计,虽然能解决疑难,但不能真正体现自然教学中学生进…  相似文献   

5.
一、还得自己想办法 这一课的实验是这样的:请学生分别用细铁丝、细铜丝和细铝丝的两端连接电池的两极,让电流通过金属丝,过一会儿,触摸金属丝,会感到发热。以此证明“电流通过导体会发热”,从而使学生认识什么是电热。 我给学生准备的金属丝是直径为0.1毫米的电热丝,直径为0.1毫米的铜丝。在课前实验中我发现通电2分钟后,触摸金属丝,手上没热感;串两节电池,结果一样。当电池串至四节,通电6分钟后,电热丝仅有微热  相似文献   

6.
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地位和作用人教版小学英语第一册第62-63页第31课学说英语、听音模仿跟读和游戏三部分内容,是教学以Let's引导的祈使句和英语48个音标的开门课,此课可以用一课时进行教学。2.教学目标1)知识教学:使学生能听懂会说本课句型“Let'sgotoschool.”“OK”,能认读音标犤i:犦犤p犦犤b犦犤t犦犤d犦,并能进行简单的拼读,能口拼单词bee,tea.2)能力训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语言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3)素质培养:培养学生仔细静听、注意观察、认真模仿的良好习惯和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7.
续上期)第11课电磁铁(一)本课指导学生认识电磁铁的构造和性质。课文分三部分:1.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电磁铁。首先教学生制作一个简易的电磁铁,然后通过实验明确电磁铁的基本性质:通电时有磁性,切断电流后没有磁性。2.通过指南针检验,认识电磁铁也有南北极。...  相似文献   

8.
【课例简析】《电磁铁(一)》(“九义”教材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十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磁铁的性质和电路的知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电磁铁,认识电磁铁在通电条件下有磁性,认识电磁铁有两极,它的两极是可以改变的。本课是学习电磁铁知识的第一课,属实验课  相似文献   

9.
“电流的磁场”是九年制义务教育 (人教版 )初中物理第二册第十一章第四节的内容。在这节课的教学中 ,主要是指导学生通过探究知道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 ,通电螺线管外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相似 ,启发学生总结出安培定则 ,并会用安培定则来判断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 ,通过探究建立概念 ,使学生亲自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教学中 ,为了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 ,创设问题情景 ,教师做了几个演示实验。教师先在讲台上放一个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 ,并用手把磁针拨动 ,使其转动 ,然后问学生 ,“你们看到了什么 ?能解释这种现象吗 ?”因为这是上两节课学习过…  相似文献   

10.
一、目的要求本课(“九义”教材第五册第3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知道“种子都有胚”是种子的共同特征,知道胚可以发育成一棵新的植物。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使用镊子给种子剥皮的技能和对本课知识的归纳、概括能力;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1.
1不宜随意对课本规定的实验内容拓宽加深在自然课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有的老师对课本中安排的实验内容随意拓宽加深。如第十册“电热”一节,实验内容为用细铁丝、细铜丝分别通电,然后验证通电导体会发热。在这两个实验中,细铁丝、细铜丝都是导体,小学生对这个简单归纳还是能够接受的,实验设计是合乎教学要求的,有一教师在做完实验,得出导体通过电流会发热的结论后,又让学生继续下一步:看细铁丝、细铜丝哪个发热快,哪个更热,结果学生就问为什么?老师不得已讲开了电阻,很多学生都听不懂了。老师见下面没回应,就慌了,一节本来已…  相似文献   

12.
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深化和发展。我们试用四段教学方法,收到良好效果。一、模拟段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在学习部分专业基础课之后,实践课可进入第一阶段——模拟段,针对所学知识在实验室做动手能力训练。通过教师导与教,让学生对知识加深感性认识并在模拟中入门。教学大体可分四步:第一、教师规定培养学生何种能力,设计书本知识与动手实践对口方案。第二、教师制定实践流程示意图。第三、学生凭借实物实践。第四、学生写出实验报告。如我校财会专业“固定资产增减核算”、“材料按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自然第十一册第11、12课,电磁铁一、电磁铁二。设计意图:这两课属同一内容的课程,把两课设计在同一课时,便于学生实验材料的准备,也便于学生对电磁铁知识的掌握。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如何设制简易的电磁铁,电磁铁在通电条件下有磁性,电磁铁有两极,电磁铁的两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改变,以及了解电磁铁的基本用途。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兴趣以及正确的科学态度。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实验材料:火烧过的铁钉、绝缘导线、大头针、电池、指南针。2.教师…  相似文献   

14.
一、本月知识学习指要明确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1.电路要闭合;2.导体要切割磁感线.“切割”指的是导体的运动方向与磁感线垂直或成一斜角,而不是沿着磁感线方向.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的方向和磁感线的方向有关.知道磁场对电流(通电导线、通电线圈)作用的...  相似文献   

15.
统编自然教材第六册中《电流》一课,其教学重点是通过指导学生组装简单的电路,使他们获得一些关于电流、电路等方面的初步知识。而通电导体中电荷作定向运动(即电流动现象),学生观察通常又有困难。因此,教学中很难使学生认识和建立抽象的电流概念。最近,针对这一教学难点,结合开展教研活动,我与汉阳县蔡甸镇四小王庆生老师一起进行了反复认真的研究,并由王老师尝试运用类比迁移的方法来执教这一课,果然较顺利地突破了这一教学难点,受到听课者的好评。课前,王老师为了提供“电通过导体和用电器”后出现的变化,让学生上课时观察,使其感知“电可以流动”的事实,布置和准备了一些观察材料,如干  相似文献   

16.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植物的种子》一课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种子贴画活动,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在课上学习的关于种子的知识,收集并认识更多的种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审美情趣。 本课重点:指导学生制作种子贴画。  相似文献   

17.
初三物理课本《焦耳定律》实验是电热转换的一个重要实验。通过这个实验要证明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课本原来实验是利用煤油受热膨胀的原理。在两个烧瓶中装满煤油,各放入一根电阻丝,甲烧瓶中的电阻丝阻值比乙烧瓶中的大。通电后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使煤油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煤油在玻璃管中上升,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煤油在玻璃管中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自然第十册《电热》一课的教材编排结构是首先通过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电热 ,然后指导学生认识电热的应用 ,其重点是电流通过导体发热的实验探索及其应用。我设计此课的教学思路是 :打破教材的编排顺序 ,在创设的可维持学生持续学习的情景中 ,尽可能地让学生自主进行研讨 ,经历科学探究过程。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让学生体验创造的乐趣 ,把知识的课堂变成生活的课堂。教学目标 :1 会做电通过各种导体发热的实验 ,能用多种感官观察、体会实验现象 ,并归纳出导体发热的原因。2 根据自己的体会说说该怎样正确使用家用电器。3 能用自己…  相似文献   

19.
一、填空题 1.电流是由电荷的定向移动所形成的.在金属导体中能够定向移动的电荷是____电荷(填“正”或“负”).电磁铁是利用电流能够产生____的特点制成的.图1所示是一个通电螺线管,此通电螺线管的A端为____极(填“南”或“北”). 2.一根导体两端加2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正好是0.1A,  相似文献   

20.
定性研究焦耳定律是初中物理的重要演示实验。做好这个演示实验,对于学生巩固“控制变量”的基本实验方法,辨别“电功”与“电热”的区别以及培养学生认识从实验中得出的焦耳定律才具有普遍适应性的科学态度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其它教学方法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演示定性研究焦耳定律的实验也是一个耗时多、难操作的实验。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研究通电导体放出的热量跟电流、电阻以及通电时间的关系,在学生现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不出现混联电路),至少要连接三个电路,分两次实验。尤其在显示电热多少时,要取三个规格相同的烧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