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郭海涛 《甘肃教育》2024,(3):102-105
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考试新增读后续写这一题型,这对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一项不小的挑战。语篇衔接下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需要从整体把握,审视语篇、解读语篇等方面入手,因此,教师要从整体上指导学生的写作方向,引导学生合理布局内容,确保续写内容同所提供阅读文本在意境、用语风格方面的统一。但部分教师将精力集中在“如何教”的范畴,学生自主学习续写的积极性不佳,且续写往往不得其法。基于以上续写教学中所存在的误区,文章将从探究语篇衔接背景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现状为出发点,提出针对性强且符合实际教学的优化策略,以期为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2.
"读后续写"是促进英语写作学习中语篇协同与二语能力发展的有效方法。在互动协同模式理论下,归纳英语叙事文体与论说文体"读后续写"语篇协同特征的相似之处,并分析在时制时间、逻辑意义、词汇衔接和人际意义层面上的差异,拓展"读后续写"写作训练的互动协同模式研究。  相似文献   

3.
赵伐 《教学月刊》2021,(5):19-23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所强调的要学习和掌握"语篇的衔接性和连贯性"并非抽象的能力要求,而是可以通过读后续写的训练具化为对语篇类型以及衔接、意义推进等语篇知识的领会和运用.语篇类型决定语篇结构.衔接和意义推进是实现语篇衔接性和连贯性的具体手段.  相似文献   

4.
李慧 《英语教师》2023,(1):153-156
阐述新课程理念与读后续写研究思路。以北师大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一Unit 1Relationships Lesson 1 My Teacher课文为教学材料,探究基于阅读课文的读后续写教学策略。指出用教材教读后续写体现了教考分离的理念,教师应将读后续写训练嵌入日常读写教学,引导学生在读中抓住连接点,在思中确定支点和要点,在言中进行续写评价,从而通过语篇所承载的文化意义进行学科育人,发展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读后续写,很多人认识它是从高考英语开始,它是新增加的题型,用以替代短文改错。通过一段300 字以内的语言材料,要求学生依据该材料内容、所给段落开头语和所标示关键词进行续写,将其发展成一篇与给定材料有逻辑衔接、情节和结构完整的短文。同样作为语言学科的小学语文,也可以从中找到读后续写与语文写作教学之间的联系。由此,本文旨在探究读后续写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衡方方 《考试周刊》2024,(11):115-118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深入推进,读后续写作为新高考中比较新颖的题型,考查学生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如阅读理解、写作能力等。然而,当前高中学生在英语读后续写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语言表达单一、情节衔接不畅思维导图、思维逻辑欠佳等语块教学法如何提。文章以牛津高中英语升学生的读后续写水平(译林版)选择性必修一Unit 1中的为例“comfort food”,论述,以期为相关研究及从业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英语是高中教育体系中非常关键的一环,而语篇阅读也是大多数高中英语教学的内容,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就高中英语语篇阅读教学的现状来看,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整体教学质量较低。而读后续写教学是新高考背景下重要的教学模式之一,所以高中英语教师可以在语篇阅读过程中采用读后续写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就如何在高中英语语篇阅读中开展读后续写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其意义及教学现状,提出策略性建议,以推动学科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沈奥 《教学月刊》2021,(3):15-19
要提升学生的读后续写能力,需要学生从高中低年段开始逐步感知并熟悉读后续写的题型.教师应以协同效应为导向,充分利用教材的语篇在修辞手法、叙事特色、文化元素等层面的优势,将读后续写教学融入日常教学中,以探究、模仿语篇优势为途径开展读后续写,在读与写的交互中指导学生借鉴语篇优势,增强协同能力.  相似文献   

9.
读后续写是新高考的创新题型,也是最难题型。要写出一篇高分的读后续写,除了要设计正确的情节走向,达到高考评分标准的要点要求,同时,为了得到高分,需要对续写文本进行润色,除了运用多样化的高级句式、高级词汇、衔接词,还可以运用修辞手法。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够让续写内容变得丰富、形象,更具有感染力,本篇文章则主要针对在英语读后续写中如何巧妙运用修辞手法进行续写而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0.
<正>为深入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高考英语设置了读后续写题型,并于2021年在新高考英语全国卷中正式启用。读后续写旨在通过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引导学生强化分析语篇、提取并整合信息等阅读能力,提升建构符合逻辑的完整语篇的思维品质,提高生成与输出目的语的写作技巧,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读后续写在语篇文体、评分标准、参考范文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本文从命题视角分析读后续写的考查要点、现实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提升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质量,落实新课标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文章以经验总结和案例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提出在新课标背景下高效组织读后续写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和学习能力,并在概述支架式教学模式对读后续写教学质量提升作用的基础上,指出教师可以巧妙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为学生搭建语篇阅读支架、构思创作支架和续文评改支架,突破读后续写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12.
读后续写是一种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的考查形式,教师应该优选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续写欲望,搭建续写的思维支架,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续写训练,进而提升学生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和对语篇结构的把控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读后续写是高考英语新增加的书面表达考核内容。读后续写要求学生在准确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找出文本的核心要点,并结合所给段落开头和关键词续写出一篇内容上有逻辑衔接、情节和结构上完整的短文。文章以读后续写表达思维活用为论述要点,探讨结合学生的文本阅读和写作需求,引导学生由此及彼地运用要点摘录、核心词汇深思、前后语句联读、语句整理和回头审读等方法找到所给文本的切入点与发散点,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4.
读后续写考查考生能否准确理解故事情节,并结合所给的文本材料及两个段落的首句,展开合理想象,运用英语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完成一篇与给定材料有逻辑衔接,情节和结构完整的短文。该题型进一步加强了对考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考查。本文从语篇结构、语言特点分析、写作构思三个维度进行分析,探讨读后续写备考启示。  相似文献   

15.
读后续写是一种新兴的英语写作练习方式,也符合我国外语教学环境下听说机会少而读写条件充分的特点,但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层面,缺乏足够的实证研究来进一步验证其对二语写作的促学效果。因此文章研究通过一项教学实验,考察读后续写任务中受试者续作是否与英语原文存在协同,并将续作语言的准确度纳入促学效果考察范围,考察读后续写对中国学生二语写作语言准确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读后续写任务中续作确实与原文存在协同效应,且英语读后续写对提高受试者在语言运用准确性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学习者更好地与原文互动,对提高二语写作语言准确性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提出了以语篇为单位设计并实施教学的思路,主张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具体语篇的结构和语言特征,即关注语篇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语篇所用的语言是如何表达意义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应采用语篇分析的方法,把语篇作为语言学习的主要载体,帮助学生在语篇中接触、理解、学习和使用语言。笔者以浙江省2017年英语高考写作新题型读后续写为教学素材,将语言学习与主题意义探究相融合,深入探讨了如何帮助学生完成基于语篇、深入语篇和超越语篇的理解,从而得出关于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实施路径的思考启示。  相似文献   

17.
语料库既是教学资源,也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利用语料库辅助英语读后续写的语篇解读教学,可以在帮助学生感知文体特征、预测语篇主题、探索生词释义、理清情节脉络、判断人物态度等方面发挥作用.它为读后续写的阅读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18.
作为高考新题型,读后续写要求学生在阅读 350 词左右的短文后,根据所给关键词以及两个段落的开头语续写一篇 150 词左右的短文,同时与给定的短文在逻辑上必须能衔接得上,并具有完整的情节和结构。该题型主要聚焦于学生把握文本关键信息和语言特点的能力、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和丰富性、对语言的把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9.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题型旨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语言技能,帮助他们真正内化知识并促进素质养成。但是,由于受到汉英思维差异的影响或自身理解能力有限,部分学生难以产出具有连贯性的续写内容。概念整合理论通常用来解释言语意义的实时建构,为语篇连贯的解读提供新的角度。本文基于概念整合理论,从认知视角解读语篇连贯,并探究其对教学的启示。本文发现,关注学生的已有认知图式以及对联想能力的训练有助于促进学生对语言文本的理解,从而促进其语言产出。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21,(59):84-85
文章试图从语法角度入手,研究句法在读后续写中的连贯与衔接功能,从而上升到写作技巧,增色学生读后续写的衔接与连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