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寻孔子体育审美教育思想,挖掘其现实意义,采用文献资料法,发现孔子的体育审美教育思想蕴涵在他对理想人格的建构中,表现为:"勇者不惧"的美育标准、"礼乐相辅"的美育手段、"文质彬彬"的美育要求、"修身为本"的美育途径。孔子体育审美教育思想对现实的意义可归纳为:赋予了体育审美教育的伦理内涵,有利于建立一个理想的秩序化社会;赋予了体育审美教育的政治意义,有利于培植"济世忧国"的体育精神;赋予了体育审美教育的生命关怀,有利于体育的生活化。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历史分析等方法,对《饮冰室合集》中梁启超"尚武"思想的产生背景进行了分析,并深入解读了梁启超"尚武"思想的内涵:尚武精神源自"进化论"与"周易"思想;"尚武"精神是衡量民族强盛的重要标志;身体强健是优秀的"新民"必备素质之一;"尚武"的精髓在于发展身体和精神并维持和助长其人格精神;体育教育是培养"新民"尚武精神的途径与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饮冰室合集》中梁启超"尚武"思想的当代意义:强化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关乎国力的强盛;有助于重新审视学校体育的出发点与归宿点;提倡学校体育中的"三力"教育;提倡青少年学生注意劳逸结合。  相似文献   

3.
体育和美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缺少的支柱,体育离不开美育,美育的作用渗透在体育之中;体育和美育都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实现寓美育于体育之中和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体育与美育的结合应遵循马克思关于"人类依照美的规律塑造物质体"的教育规律.  相似文献   

4.
学校体育中的美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学校体育中美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阐述了学校体育与美育的密切关系,提出了寓美育于学校体育之中,将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体育美育是高校体育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不仅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 ,而且能陶冶情操 ,塑造美的人格和心灵。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具有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通过对体育美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及审美教育的研讨 ,提出体育美育势在必行的可行性 ,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科研方法,对“美育+体育”跨学科教学新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美育+体育”的跨学科教育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美育、体育功能作用,形成优势互补;将艺术活动引入到传统体育教学中,可以解决传统体育教学方法单一、低效的问题,促使学生转变学习身份、加强课堂交互性,提高课堂效率,实现1+1大于2的人格与体格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建议:高校应加强素质教育的顶层设计,搭建跨学科“美育+体育”的教学平台,并切实落实能促进相关专业教师学习规划、发挥专业优势的条件保障;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灵活的评价策略,做到“美育”与“体育”两育并举。  相似文献   

7.
美育是完善人格形成的坚实基石。高等体育院校在提高德育、智育和体育质量的同时 ,应强化美育 ,为社会造就急需的、整体素质平衡发展的高等体育人才  相似文献   

8.
试论体育美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体育美育界定的理论基础上,阐述了体育美育的功能,并认为体育美育功能具有多元性。进而指出:体育美不仅是一种体育的价值追求,更有实践的可能性;倡导体育美育既是体育科学与哲学的需要,更是我国体育现代化实践的必然要求;体育美的三种主要形态是讨论体育美育实践问题的依据。因此,加强体育美育的研究对于当代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体育师友》2019,(1):8-9
文章结合体育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体育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展现身体美、运动美、行为美、教学语言美、教学方法美和教学环境美的实施策略。并得出结论:体育教师要加强积累体育美育理论知识,并结合实践运用于教学;体育教师要合理设置体育美育教学目标,制定体育美育教学内容,精心备课;体育教师要制定体育美育评价内容;体育教师应创新体育美育教学方法与手段;体育教师应尽可能参加体育美育专题培训。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法、实验法与统计法,对基于"项群理论"的高校体育"双项目"课程模式进行实验与分析。教学实验表明:"双项目"课程模式打破了传统体育课教学课堂只进行一个运动项目教学的状况,增大了学生"三自主"选课空间,增强了学生、教师之间的多元互动;"双项目"课程模式有利于学生技术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课堂参与和课外锻炼的积极性;"双项目"课程模式坚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使学生成为教学的最大受益者,真正实现1+1>2。  相似文献   

11.
姚琼 《体育世界》2007,(4):41-42
体育与美育都是整个教育有机组成部分,体育教学是美的一种特殊形态,具有美的本质特点。美育是体育教学中的一部分,在职业高中体育教学中实施美育,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同时也是促进体育教学的良好手段,是当今中学体育教学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正>"较量"是在新课标引领下的一种体育教学比赛模式、是一种教学激励机制。"较量"能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的魅力、爱的激励、美的享受和体验成功的喜悦;"较量"有利于激活课堂氛围、融洽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进而增强学生体质,为学生的终身发  相似文献   

13.
鲍卫志 《体育科研》2002,23(4):40-41
通过美育在体育教学中的管理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结果表明美育可以有效管理教学 ,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学科情感。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组成的一个整体。要全面完成教育任务,有赖于发挥各部分自身的功能及相互间的渗透与促进作用。体育与美育同是教育中积极活跃的因素,在体育中进行美育,有利于体育任务的完成和美育的实现。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体育中的美育因素在哪里?其内容是什么?在体育中怎样进行美育?本文试图就这些方面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研究和逻辑分析法,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体育美育内涵及功能进行概述;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体育美育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价值诉求:运动实践为体育美育的价值基础,体育精神为体育美育的价值内核,健康促进是体育美育的价值归宿.同时,根据体育美育的价值诉求,以核心素养为背景,从运动实践、体育精神、健康促进三方面入手提...  相似文献   

16.
我国竞技体育"三级训练网"的特点为:体育后备人才数量大;三级训练体制抓的实;"三级训练网"牢固。现存的主要问题为:基层建设缺少经费支持;基层教练水平逐年下降;"三级训练网"人才输送渠道混乱;受训人才逐年下降持续发展能力不足。提出"三级训练网"的改革与创新必须要走体教结合培养人才之路等。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福建8所本科高校813名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健身娱乐、美育个性、情感促进、群体协作、知识技能提升等5个因子维度构成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因子结构体系,不同性别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具有一定的交互作用和显著性差异;大学生独有人格特征、传统社会环境、心理-生理模式等是形成福建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差异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采用影响评价的分析工具,以山西、河南、江西、辽宁4省为例,从经济、教育、公平公正性3个维度,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招生中实施的4种术科测试模式的社会影响及实施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身体素质"模式下的术科测试工作效率较高,但是不利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新生的选拔与培养,不利于体育特长生的升学,没有对高中体育课及课余体育训练产生好的导向与激励作用;"身体素质+非专项基本技能+专项"模式存在术科测试效率较低、测试过程公平公正性欠佳等缺点,但是有利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新生的选拔与培养,有利于体育特长生的升学,对高中体育课及课余体育训练起到了好的导向与激励作用;"身体素质+专项"和"身体素质+综合运动技能"模式的社会影响及实施效果间于上述两种模式之间。比较而言,"身体素质+非专项基本技能+专项"较优,"身体素质+专项"和"身体素质+综合运动技能"模式其次。  相似文献   

19.
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是体育教学目的和任务之一。本文针对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和体育自身的特点,阐述了体育教学过程中的美育内涵,进一步说明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审美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鉴赏美的知识和创造美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体育科学研究与体育强国建设的关系问题颇为学术界关注。文章以《体育与科学》编辑部对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司长蒋志学的专访为线索,具体探讨了体育科技与体育事业发展的关系问题;体育事业发展中关于兴奋剂使用这一正向偏离行为问题;"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的关系问题;"举国体制"的曾经辉煌与当前问题;以及对《体育与科学》杂志及科研人才的期望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