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百年以前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爱国主义运动。由其催生的"五四精神"一直激励着当代市民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但是随着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死灰复燃,影响了部分大学生的政治观、历史观。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以"五四精神"还击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当头棒喝是为十分必要,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利用"五四精神"强化红色理论教育、积极宣传弘扬五四精神,以期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
高校青年教师是当代高校教师中最有活力、最富有创新精神的群体.他们的思想道德及工作行为更容易影响大学生.他们的价值观、创新精神和敬业精神不仅直接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发展,更容易影响到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在我院教师队伍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到了55.7%,已经成为教师队伍的主体,因此我们长期以来非常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一...  相似文献   

3.
选树和宣传大学生先进典型,用先进典型推动学生工作,从而形成群体示范效应,对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时代精神,促进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先进典型的培养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深入挖掘他们身上体现民族精神的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要运用多种媒体、多种手段加以宣传,并建立典型培养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雷锋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在当代高校弘扬雷锋精神,用雷锋精神引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潮流,促进他们的全面健康发展,帮助他们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当代高校应当采取切实可行的举措,培养和弘扬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深入当代大学生的心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高质量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社会成员,他们的道德水平,不仅反映出高校德育的教育力度,更能体现出社会道德精神和人格形象,所以,高校德育应应于时代的前列,倡导时代的道德精神,让大学生把握住时代的要求而立身,立言,立世,培养并形成他们的做人风格,本文认为,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不能仅着眼于道德人格的某一要素的培养或养成上,应从道德准则意识,道德责任意识和道德目标意识三个方面着手,建构大学生健康而稳定的道  相似文献   

6.
"中国梦"是当今中国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和主要后备力量。"中国梦"为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提供了更为成熟的历史时机,为当代大学生责任感培养传递了正能量。本文从开展"两课"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三个方面对当代大学生培养路径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7.
五四运动中所倡导的五四精神是当代青年的宝贵财富,在新时代五四精神不仅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也是提升思想境界的重要源泉。作为当代青年应当通过用先进思想指导实践、用理想和信念迎接挑战、用知识和本领勇担重任来进一步弘扬五四精神,争做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社会责任感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本文从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表现入手,探究了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提出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与提高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五四精神"具有丰富的时代价值和教育资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运用和探索的优秀素材。分析"五四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性,通过发挥思政课教师作用、丰富校园"五四"文化、拓展学习形式、挖掘"五四精神"内涵等方面入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为大学生思政工作注入新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0.
幸福是人类永恒追求的话题,当代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他们对幸福的追求也有着更高的要求,其幸福指数也是整个社会幸福程度的主要表现之一,但是目前对大学生幸福感的研究尚未形成理论化和专业化,也没有相关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将眼光放在他们身上,培养他们正确的幸福感,提高他们的理解幸福的能力,从而实现培养大学生幸福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随着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加强大学生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已经成为高校创业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趋势。大学生缺乏企业家精神,对于他们自身的创业,乃至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很不利。应将大学生企业家精神的培养过程渗透到创业大讲堂、创业类社团活动、创业计划竞赛、创业实践基地等创业实践教育活动中,为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因从小备受长辈的关注、喜爱,往往也就造成了一定的性格缺陷,当他们遇到逆境和挫折时便缺乏应对的勇气和办法,当他们无法释放逆境给他们带来的压力和挫折感的时候,一些人就会出现焦虑、抑郁、精神崩溃、身心失衡等症状。造成这样的症状的原因就是大学生面对逆境和挫折时的调适能力不强,即AQ匮乏。因此,高校体育开展大学生逆境情商(AQ)培养的教育活动,进而使大学生在逆境面前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反应,对完善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格的健全,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化程度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入手,论述了如何采用心理咨询等方法来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进一步实现高等教育培养21世纪合格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体育精神与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塑造起重要作用,高等学校的体育教育工作者要通过采取适当的途径与手段能够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进取精神、竞争意识、法制观念、创新能力等,从而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和就业等各个方面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难免会在生活中遇到各种挫折.但是因其社会经验不足、心理发育还未成熟等原因,他们面对挫折的表现让人堪忧.对当代大学生开展挫折教育,培养他们面对挫折的正确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当代大学生人格总体状况良好,他们追求自我完善,学习积极主动,既追求个人的发展,又关心国家的进步,但也存在一定的人格缺陷。加强对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和教育,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培养机制,提升大学生理想人格的自我修养的自觉性,是整体提升大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五四运动孕育了伟大五四精神,五四精神是红色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红色基因对于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阐述红色基因的本质内涵入手,分析了为什么要传承红色基因,并提出了青年大学生应主动学习中国社会历史和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史,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弘扬五四精神,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  相似文献   

18.
“七·六”精神是升华了的爱国精神,是对五四自由与民主精神的接续和延伸。“七·六”精神具有重要德育价值,对当代高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当代高校素质教育强调宽口径、厚基础,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培养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大学生课外创新科技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文章分析了独立学院大学生课外创新科技活动现状,提出构建合理课外创新科技活动体系,促进学校教学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20.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石,是构筑中国梦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其所蕴藏的思想价值和历史意义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刻的影响和重要的意义。把握长征精神的科学内涵,深入挖掘并运用其内在红色基因,并将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开辟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对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及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