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论道德灌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如何正确地认识道德教育的灌输性问题,是关系道德教育科学定位的重大理论问题,本文就此作一些讨论。道德灌输究竟是道德教育的原则性问题还是方法性问题?实际上人们在肯定或否定道德灌输的时候对这个问题常常是含糊不清的,理论上的含糊不清,造成了人们在实践中各执一端的片面性。倾向于把道德灌输作为道德教育原则的人,强调道德灌输的绝对性,但他们无法回应新时代提出的问题;倾向于把道德灌输作为道德教育方法的人,强调道德灌输的无效性,但最后却可能是“无道德的道德教育”。事实上,如果道德灌输是道德教育的原则,那么否定灌输…  相似文献   

2.
道德灌输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公民道德教育的需要,存在诸多的问题。但在道德教育中,灌输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应正确理解和改良灌输,使其在道德教育中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制度灌输作为学校道德教育中的一种现实形态,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作用机制,其在道德教育中的独特作用使其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同时,制度灌输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而且,由于现实中制度本身存在的伦理缺陷以及制度的泛化和异化,使得制度灌输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高职学生道德品质发展中完整引入“交往”这一重要概念,把交往作为一种理念运用于道德教育中,已成为当代教育发展的一种世界性趋势。交往道德教育理念致力于改变人们把道德教育过程看作是一种道德规范灌输过程的观点,它把道德教育过程看作是一个交往过程,一个师生个性、主体性的发展过程,养成遵守道德规范的意识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以此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5.
道德教育应该是具有道德性的教育。道德教育的目标不应约化为“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行为习惯”。社会控制、社会约束不是道德教育的唯一追求。“灌输”是一种缺乏道德品性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6.
一、积极探索,改进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和途径。(一)“灌输教育”不能完全切除。目前,教育界对“灌输”几乎是群起而攻之,这是因为“灌输”教育存在很大的弊端:一是灌输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二是在道德教育的传授中,由于灌输教育居高临下的立场,必然导致方法上的机械化、简单化,常会造成受教育者对所受道德规范的排斥和抗拒;三是学校教育者有着“灌输”教育难以解决的问题,如道德最多只能灌输某些道德知识,而无法解决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等更为深层的东西。因此,“灌输教育”不能完全切除。(二)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灌输在道德教育中存在的疑惑,应从“度”视角来审视灌输所面临的问题,在必要可能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度”,构建“有限灌输”,对于走出目前道德教育中的灌输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现今,灌输在我国的道德教育中被普遍否定,它被认为是德育效果差的最主要根源,是造成道德教育实效性低下的罪魁祸首。尤其是基础教育德育课程改革提出“德育回归生活”后,灌输更是被处处“喊打”。我们需冷静地面对灌输的现实处境,重新审视它在德育领域中的意义和价值。本文重点基于灌输在小学阶段的道德教育意义及其价值实现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课堂道德教育要取得成效 ,主要依靠教师通过为数不多的课堂德育课程进行直接的“灌输”教育是不够的 ,更何况我国传统的“灌输”教育方法有其不足之处。我们必须重视在德育课程以外的其它学科中加强道德“渗透”教育。一是重视通过开设大量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进行道德“渗透” ,即寓道德教育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中。二是重视在专业课程的教育中进行道德“渗透”。这样有利于智力和道德的同步发展 ,把教书与育人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0.
目前 ,学校道德教育低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道德教育方法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因此 ,是否有好的教育方法乃是道德教育成败的关键。一、灌输式道德教育方法的弊端道德教育的方法必须是道德的 ,在实施过程中应坚持对受教育者自由、自治及情感的尊重。而传统的道德教育方法是一种灌输的模式 ,它导致教育效果的低效甚至负效。朱智贤先生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对灌输解释为 :传统的道德教育的方法之一 ,不考虑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接受能力 ,单方面强迫性地向儿童灌输道德概念、提出道德要求的方法。灌输是导致道德教…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The “paradox of indoctrination” has proven to be a persistent problem in discussions of the cultivation of autonomy through education. In short, if indoctrination means instilling beliefs without reasons, and if children lack the rational capacity to evaluate reasons, how can that capacity be cultivated without indoctrination? Some educational theorists have relied on a transcendental justification of rational autonomy that avoids indoctrination, while others have accepted that some indoctrination is inevitable, focusing instead on defending acceptable forms of indoctrination. In this essay, Chris Hanks draws on a conception of rationality, mind, and nature developed by John McDowell to suggest an alterna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indoctrination and autonomy. He argues that McDowell’s notion of the “space of reasons” defuses standard debates about indoctrination. Here, rationality is understood in both a naturalistic sense, whereby the development of autonomy is the process of being awakened to the space of reasons, and in a sui generis sense, whereby reason cannot be reduced to mechanistic principles or relations.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view for education point us to the notion of Bildung as the process that cultivates rational autonomy.  相似文献   

12.
灌输在中西方德育不同历史阶段扮演着不同角色。在西方德育实践中经历了宗教式灌输、进步主义教育反对灌输和灌输的再回复,在中国德育实践中经历了小农经济宗法等级制的灌输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主体性德育兴起与灌输的矛盾。通过中西方德育历史的回顾与比较,可以明确灌输的价值所在与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对道德灌输的批判和对无灌输道德教育理论的构建,构成了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的理论生态,移植与反思成为近年来国内对无灌输道德教育研究的主要观点。对无灌输道德教育的研究应坚持“两点论”,弃其局限性,扬其合理性,将之吸纳到道德灌输理论中,丰富灌输理论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香港发生的非法“占领中环”和“反修例”风波,让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香港推行国民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香港的国民教育不仅要重视以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民族认同教育,也要强调以宪法和基本法为核心的制度认同教育,还要加大国民教育中的历史认同比重,确保香港青少年能够对祖国的历史形成正确认知,增强国家责任感与民族归属感。通过对香港国民教育进行政策切入研究,梳理其发展脉络,辨析香港现行国民教育的缺失,并结合我国提出的“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从依法治教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督导体制机制、问责纠偏意识、特色“主题教育”、多元主体合力等多角度提出应对香港当前国民教育困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面授式”“广播式”“灌输式”为基本特征的传统入馆教育模式,不仅操作难度大而且收效差,亟需进行改革。苏州市职业大学图书馆在实践中探索出以“自学式”“点播式”“交互式”为特征的入馆教育创新模式,突出学生在入馆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网络环境中的各种媒体资源,有效促进馆员与读者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从而提高入馆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6.
德育灌输是教育无视受教育身心实际,通过简单强制方式向受教育传递社会认可的思想观点、政治信条、道德和行为规范,试图使受教育无可选择地接受这些观点和价值规范的方法。德育灌输经历了教务化专制型和权威教学型两个发展阶段。不同阶段的特征不同,其影响因素也各异。  相似文献   

17.
高职德育的价值取向存在局限性、模糊性。德育概念的范畴变迁表明,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受不同时期上层建筑的主导意识、价值需求与社会导向等影响。高职德育面临价值定位被弱化、概念内涵被窄化、实施途径乏力等问题。新时代高职德育的价值维度是回归人本价值、重视个体生命价值、彰显职业教育特色性、树立可持续发展人才质量观,在根本遵循是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在理念思路上围绕涵养人文气质、培育科学精神、拓宽职业素质来重塑开放的"大德育观",在方法路径上着力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18.
迄今为止,对“灌输论”最有力的质疑是“不道德论”。“不道德论”的立论是“无灌输道德教育”,“国家对道德中立”和“教育中立”是其理论支柱,是代表着自由主义立场的教育思想。面对着自由主义教育理论对“灌输论”的质疑,任何语义上的辨析都是徒劳的,因为自由主义教育理论在本质上质疑任何教育权力,反对任何意义上的“灌输”。因此,任何对“灌输论”立场的退缩,都是在向自由主义教育靠拢,同时也就是放弃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权力观点的坚持。  相似文献   

19.
灌输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的发展,为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灌输理论有其存在的历史条件,我们必须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它。随着时代的发展,“灌输”在现代德育中趋向弱化。  相似文献   

20.
思想教育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艺术化的思想教育工作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在大学生日常思想品德教育中 ,运用“以诚相待”、“辩证施教”、“情感育人”的思政工作方法 ,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艺术性 ,有利于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功能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