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高等师范教育改革应更突出师范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面向21世纪的高等师范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应更加突出师范性。不仅重视公共教育类课程改革,更应把“师范性”渗透在整个高师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中,尤其在学科专业的改革中,把“学术性”与“师范性”有机融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师范教育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职业教育 ,其职业性的集中表现在于它的“师范性”。国家设立师范教育的目的 ,就是要为我国的初等和中等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目前高师办学中存在着忽视“师范性”特点的种种表现 ,因此提出突出高师办学特点的措施 ,对于强化人们的师范教育观念 ,突出高师的办学特色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 高师教育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职业教育,其职业性集中表现于它的“师范性”上。国家设立高师这一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为中等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但由于历史原因,关于高师的性质、办学方向,教育界一直存有争议,是坚持“师范性”还是突出“学术性”一直困惑着人们。由于认识上错误,导致师范院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高师音乐教育在办学思想上一直存在着“学术性”与“师范性”的争论。“学术性”学者认为,教师必须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准才可以游刃有余地胜任教学。“师范性”学者则认为,只有重视和突出师范特点,才能培养造就音乐教师。  相似文献   

5.
师范性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本质和核心,声乐课又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如何突出高师声乐课的师范性,是新世纪高师声乐教学的重要目标。本文从“唱”、“讲”、“教”、“导”四个方面培养入手,力求突出高师声乐课的“师范性”。  相似文献   

6.
高师图书馆应重视为师范生的师范性技能教育服务,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高等师范院校办学性质、任务所决定的,也是高师图书馆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高师图书馆应以师范性技能教育需求为导向.调整藏书结构,改善服务方式,强化服务功能,真正成为培养“师能”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7.
在高等师范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中,突出师范性教育是高师教育的本质,也是高师教育的灵魂。高师课程改革必须体现师范性的要求,重视和加强教育类专业课程的建设,同时高师课程的师范性决不能仅仅停留在课程设置的外在形式上,而更主要的应体现在课程内容的师范性上。  相似文献   

8.
方强  张静 《邯郸学院学报》2007,17(1):101-103
在高等师范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中,突出师范性教育是高师教育的本质,也是高师教育的灵魂.高师课程改革必须体现师范性的要求,重视和加强教育类专业课程的建设,同时高师课程的师范性决不能仅仅停留在课程设置的外在形式上,而更主要的应体现在课程内容的师范性上.  相似文献   

9.
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应在突出师范特点的同时,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多元化”培养使学生既是体育教育又是终身体育传播。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在教育界特别是高等师范院校里,围绕着高等师范教育如何办学、高等师范的所谓“师范性”与“学术性”等问题,一直争论不休,群说纷纭。大概可以归纳为两种互相对立的论点:一种认为高师要突出“师范性”,应为中等教育服务,要独立建制;另一种主张高师要加强“学术性”,应向综合大学看齐,并逐步由综合大学代替。当前,高等师范教育正在进行改革,我们认为这个问题关系到改革的方向和途径,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探讨。本文就“师范性”与“学术性”统一的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向同志们请教。  相似文献   

11.
彭勃  周涛 《煤炭高等教育》2010,28(3):108-110
教育学公共课是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类大学生的必修课,该课程的教学目标至少有二:一是向大学生传授教育教学的知识和技术;二是通过学习和思考,形成大学生对"教育"的深刻理解,为造就未来高素质的教师打下坚实基础。然而,当前高师院校普遍存在的教育学公共课教学现状却与此目标多有偏离,甚至与之大相径庭,教育学公共课教学生态已严重失衡。本文在对此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生态为视点,提出了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学公共课教学生态重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根据高校的教师教育主要目标与教育学课程的特性,设定教育学课程改革的目标取向,旨在发挥教育学对培养造就合格、优秀的农村教师应有的积极作用,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也彰显出教育学为农村教师服务和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实践韵味。  相似文献   

13.
高师院校确立以体验为核心的教学逻辑,对于教育学的教学具有规约与引领作用,主要表现在体验能够促进他者知识的转化,有助于高师学生属性的复归,并成为学生专业成长的支点。为此,教育学教师必须在深刻领会教育学内涵的基础上,努力寻求构建教育学的教学逻辑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4.
高师公共教育学由于其学科性质和教学目标的特殊性,导致其教师角色定位的特殊性。本文认为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师的角色定位应当是:学生未来角色意识的激发者;教育理论的学术探究者;公共教育学课程的建构者;学生实践能力的开发者。  相似文献   

15.
面向基础教育新课程的高师教育学案例教学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育学是高师院校的标志性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教师的教育素养,但与新课程改革要求相比,教育学教学现状却不尽如人意,仍未摆脱传统的"讲授—接受"教学模式。教育学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将在其他领域行之有效的案例教学引入教育学领域,构建面向新课程的高师教育学案例教学模式,并就模式的理论基础、教学目标、实施程序和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是推动教育学教学模式改革、提高教育学教学质量和教师教育素养的重要而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师范院校教育学课程价值取向的教学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学生而言,适应教师角色具体要求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是师范院校教育学课程教学的根本价值,实践“素质化”教学是实现这一价值取向的有效途径。“素质化”教学将教育学理论知识“活性化”和“个人化”,使之转变成支撑学生教师专业成长和满足学生适应教师角色要求的教育学理论素质。同时帮助学生获取必要的非知识性教师素质。当然。“素质化”教学必须以“生命化”教学为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落实教育学课程教学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7.
工艺化抑或理论化--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价值取向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存在着价值取向不明的问题.在价值需求上,表现为教育学的价值虚张成教育科学和师范教育的价值,导致理想教学价值虚张与实际教学价值有限的矛盾;在价值主体上,表现为理想价值主体的丰富性与实际价值主体定位的狭隘性的矛盾.其原因在于教育学在发展成为教育科学的过程中丢失了自己、高师中教育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性、专业绝对对口的思想和高师教育学教师的经历.当今社会的变革,要求高师毕业生从教书者转变为教育者、高师从教师的摇篮转变为人们受教育的场所、高师从规范转变为创造.因此,从价值需求和价值主体两个层面来考虑,当前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的价值主体应是全体大众,其教学应满足教育实践宏观普遍问题的理论需要.  相似文献   

18.
高等师范院校教育专业开办有两类,一类是为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类专业,另一类是为培养中等学校教育理论教师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工作者的教育学专业。这种设置把教育理论与实践分割开来,造成教育理论缺乏实践性和教育实践缺乏科学性,这也是多次基础教育改革深入不下去的原因之一。为此,把两种专业结合起来,通过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使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具备“教育理论 学科知识 教学技能”的素质结构,采用交互渗透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综合素质逐步、全面、扎实发展,培养真正适应基础教育改革所需要的教师。  相似文献   

19.
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是什么,是其学科建设首先要回答的问题。从小学教育性质、小学教师专业特性和高师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分析,厘清初等教育学与教育学、儿童学以及其他多学科的关系,以及对初等教育学学科体系本身的理解,我们认为初等教育学学科是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  相似文献   

20.
生物学教学法课,是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系学生的一门必修课。针对多数学生不重视它的倾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一些不同于常规的方法,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