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社会生产和流通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平台企业的价值运动过程表现出新的变化和特征。在生产领域,平台企业以互联网用户的数字化活动为生产的必要条件,通过雇佣数字劳动者进行数字劳动,直接参与了数字商品的价值创造过程。在流通领域,平台企业的数据商品价值实现过程和借助数字平台流通的非数据商品价值实现过程相互交织。在分配领域,凭借着新型产业资本和新型商业资本的身份,平台企业获得了从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参与价值分配的权力,占有了数字劳动者和广大非数字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成果,分享了传统职能资本的利润,并逐步实现平台资本的积累。与此同时,平台经济中市场竞争不充分、分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也逐渐显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平台经济发展进入关键时期。为进一步规范平台企业的生产与分配过程,我国应规避资本主义国家平台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充分释放平台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规范平台资本的运营管理、完善平台收益分配机制、发挥平台经济服务实体经济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2.
数字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与以往的经济形态的明显区别就在于其劳动方式不再单纯地以物质实体条件为载体,而是出现了以数字生产条件为载体的新变化,这种新的数字劳动方式主要有三类:一是单纯的数字劳动方式,二是实体与数字融合的劳动方式,三是智能劳动方式。其基本特征表现为:虚拟性、融合性、跨时空性、开源共享性、智能性等。数字劳动方式主要源于其生产要素即劳动和生产资料的数字化,即程序和互联网作为虚拟机器和虚拟厂房成为主要劳动资料;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成为主要劳动对象;数字劳动作为复杂劳动成为主要劳动形式。为此,数字劳动与数字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形成新型的劳动与资本关系,即载体数字化、主体虚拟化、矛盾冲突社会化和跨时空化。  相似文献   

3.
不断发展的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推动资本主义社会进入数字资本主义时代。第三产业的高速发展是数字资本主义的典型特征。而第三产业中的情感劳动成为了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的新形式。情感劳动是作为人类交际和互动而产生的,能够创造经济价值的社会性活动。这类活动通过数字平台、数字移动设备发生。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的情感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同时,受到了比以往资本主义物质生产劳动更为严重的剥削。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所特有的认同问题是一个关涉人的存在论根基的重要问题。在马克思看来,劳动不仅能够通过确证人的本质力量建构起人的内在同一性,还能使个体基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完成自我区分,因而是建构人的自我认同的合理方式。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产品的异化、数字劳动过程的异己化和劳动关系的数字化使得通过劳动建构认同的可能性被遮蔽。基于此,必须通过重塑劳动自主意识、合理管控数字资本等方式为推动数字经济现代化的构建提供前提,进而为数字劳动认同的解蔽提供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 ,一是要深化对价值源泉的认识。这一问题的核心是要从理论上论证人的活劳动是新价值的惟一源泉 ,其他生产要素包括科学技术本身都不创造价值。二是要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把创造价值的劳动向“总体工人”和非物质生产领域拓展。三是要深化对价值分配的认识 ,正确把握价值分配与价值创造之间的关系 ,价值分配与价值创造没有内在的联系 ,价值分配方式是由社会基本产权关系决定的。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市场原则和社会原则是价值分配应该遵循的两大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科学地阐明了价值的实体、价值量、形成价值的劳动性质、价值形式和价值的本质,揭示了价值规律及其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本文据此探讨新科技在价值创造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7.
数智时代的劳动形态发生了巨大而显著的变化。数字劳动成为劳动的主要形式进而引发了终端移动化、信息互联化、虚实交互化、生活工作互嵌化的公共生存样态。智能劳动带来了工具智能化和产品虚拟化。情感劳动让劳动者呈现人际关系过载和倦怠社会下的劳动精神退避等新问题。目前,职业院校存在对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把握不全面、劳动教育的关键环节方法运用不科学、劳动教育的途径和体系建设不系统的问题。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必须全面把握劳动教育内容,剖析“不珍惜劳动成果”问题,加强劳动价值取向教育,扩展劳动教育综合育人价值,科学设计劳动教育关键环节,对标“不会劳动”问题,加强数字智能劳动教育,提升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智能化水平,系统筹划劳动教育途径和体系,化解“不想劳动”问题,加强劳动精神教育,关照数字劳动者精神健康。  相似文献   

8.
虚拟价值是由人们主观想象的,并通过市场价格表现的一种虚构的价值。虚拟价值作为一种特殊的价值形式,具有虚拟性、不确定性、可转换性等特征。虚拟价值的变动会产生投资扩张与收缩、消费刺激与抑制、资源配置的优化与劣化、劳动激励与约束以及风险规避与放大等效应,从而促进或阻碍实体经济增长。从虚拟价值的视角分析,本次国际金融危机是虚拟价值变动的负面效应集中发挥作用的结果。我国应合理发展虚拟经济,警惕房地产虚拟价值的过快增长,加强金融创新的监管。  相似文献   

9.
正义是新时代劳动及其教育的首要价值。抽象劳动、非物质劳动、数字劳动等新形式劳动影响和推动劳动的公共正义、形式正义、生态正义和交互正义的发生与发展。新时代劳动、劳动教育的正义问题包括"正义何在""谁之正义""正义何为"等,其内涵包括正义的社会公共性、主体性和实践性。劳动教育之正义价值蕴含平等原则和自由原则。其实质平等和形式平等分别实现人人受教育机会、学业成就和受教育权利的平等和教育的公正正义、交互正义、承认正义等。劳动教育的"具体的自由"是关怀边缘人群,回归生活世界和现实社会,成就个人自由、行动自由和社会自由;其"理想的自由"是基于人的类本质,通过自主劳动、自由劳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生态正义和"全球共同利益"的全球正义。  相似文献   

10.
数字劳动本质上依然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生产性劳动。在平台形成一定垄断地位之前,数字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主要来源于雇佣关系下的数字劳动者。在平台对信息资源形成一定垄断之后,数字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不仅来源于雇佣关系下的数字劳动者,还来源于需要支付酬金给平台的劳动提供者、生产有价值信息的信息提供者以及部分实体经济中的劳动者。相对平等的分配正义才是真正的分配正义,保障数字劳动者的劳动权利,保障社会公众访问信息的自由,提高社会劳动者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保障信息弱势群体获取信息以及应用信息的途径和手段,才能实现数字劳动下剩余价值的分配正义。  相似文献   

11.
人类的劳动,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才是价值的实体和唯一来源,也只有劳动才是价值的真正缔造者.  相似文献   

12.
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以“一般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数字劳动。这是人类劳动形式在劳动方式、劳动内容和雇佣方式等方面的重大变化,但是在生产性、价值形成、劳资关系等方面依然符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经典论述。从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视域探讨社会主义数字经济中数字劳动的“变”与“不变”,是为了激发数字劳动的价值创造性,更好地为我国发展数字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13.
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引发了人类劳动方式的变革。数字劳动改变了人类劳动的形态,但没有改变劳动的本质。数字劳动不同于数字化时代的劳动,它是用户消耗在数字平台上的一种创造性劳动,具有数据商品化、产消一体化、算法优化的特征;数字劳动仍然符合劳动价值论,它同样具有劳动二重性,成为价值创造的源泉,并实现了劳动形态的创造性飞跃;数字劳动表现出一种自由自愿的劳动形式,使生产与消费趋于统一,劳动成为人类生活的第一需要具有了现实可能。在劳动价值论视域下对数字劳动的本质及价值进行探析,推动数字劳动为数字经济服务,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解放。  相似文献   

14.
数字劳动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它与劳动教育双向互动。一方面数字劳动助力劳动教育。数字劳动的“时空重构”开启劳动教育的多元实践,数字劳动的“算法管理”拓展劳动教育的伦理向度,数字劳动的“产消合一”强化劳动教育的价值体系。另一方面,数字劳动也设限于劳动教育。劳动工具数字化挑战劳动技能升级,劳动过程数字化弱化劳动价值认同,劳动关系数字化冲击劳动权益保障。由传统劳动教育向数字劳动教育转型是社会发展趋势,需要采取有效策略推进数字技术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一是要虚拟与现实融合,突出劳动教育的数字趋势;二是技术与价值结合,突出劳动教育的精神引领;三是教学与实践共生,突出劳动教育的问题导向。  相似文献   

15.
根据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教育也是一种生产劳动,教育劳动的产品是受教育者因受教育而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劳动能力。教育产品也具有商品的一般属性,即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两重性。教育劳动产品的价值实现可以通过建立教育产品市场,调节教育产品供求,体现教育劳动产品的价值,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科学技术突飞锰进的条件下,科学技术工作和经营管理日益成为劳动的重要形式,当代社会的经济活动已纪或正在由过去的以体力劳动为主转向以智力劳动为主,这种劳动具有比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大得多的创造价值的能力,它越来越成为价值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7.
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平台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但平台垄断也会对市场秩序等方面造成冲击,应辩证看待平台垄断的进步性与打破垄断的必要性。互联网平台是数字技术和产业资本联姻的产物,数据正成为核心生产要素,重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一定程度上主导了社会经济活动运行,决定了价值分配秩序。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抽象法,在数据控制与价值转移耦合的基础上分析平台价值运动,发现平台收益主要来源于价值攫取而非价值创造。目前由于对资本缺乏有效约束,驱使平台逐渐弱化生产服务本性甚至沦为投机工具,在盲目跨界扩张中谋求垄断利润,造成用户权益受损和国家安全风险等危害。因此,需要结合平台垄断机理,在加强算法监管、完善扩张规范制度、加强数据保护等方面出台治理措施,以期消弭数字鸿沟,促进平台经济和实体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关于自然资源是否有价值的问题,学术界存在很大分歧。一些人坚持认为,自然资源是天然的使用价值,不是劳动产品,没有价值;另一些人则认为,自然资源有价值,这是由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和效用决定的。人们普遍忽视了作为商品的自然资源中所体现的搜寻和发现劳动。其实,作为商品的自然资源与其他劳动产品一样,也是有价值的。这些自然资源的价值也是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只不过自然资源的价值量是由搜寻和发现自然资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是因为,当自然资源成为商品时,搜寻和发现自然资源的私人劳动就成了社会劳动的一部分,单位商品资源中所包含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成为平均的社会必要劳动。  相似文献   

19.
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是《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在我国的新形势下,它们也涉及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理论和实践问题。因而进一步深化关于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0.
黄元丰  万玥 《高教论坛》2024,(3):117-120
数字时代推动劳动环境、劳动对象、劳动过程、劳动关系发生深刻改革,数字劳动成为新样态,对大学生劳动素养提出了新要求。数字时代大学生数字劳动素养提升对支撑数字中国建设、丰富劳动教育内涵、推动大学生数字化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新时代大学生数字劳动素养提升要在数字中国建设的指引下,努力回应和解决数字环境的虚拟化、娱乐化和异化三大现实难题,从大学生数字劳动观念素养、思维素养、技能素养三个维度系统推进,形成数字时代大学生数字劳动素养提升的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