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豆叶面喷硒可明显提高籽粒硒含量,以鼓粒期一次喷施亚硒酸钠水溶液效果最佳,籽粒硒含量最高可比对照提高31.71倍。大豆叶面喷硒对植株生长及产量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应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喷硒时期和喷硒浓度,对小青菜硒含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第一种方式喷硒,浓度为1mg/L时,小青菜中Ve、胡萝卜素、粗纤维含量分别是对照的2,2.5,10倍,微量元素锌、硒含量是对照的14,1.5倍,矿质元素Mg,Ca,K在一定浓度下有不同程度提高,Fe含量较对照低,但没达到显著水平.综合分析,叶面喷硒能改善小青菜的品质,增加硒含量.  相似文献   

3.
叶面喷施硼肥对杂交辣椒生长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硼肥叶面喷施对杂交辣椒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硼肥叶面喷施浓度为0.2%时,其辣椒茎粗、株高、最大叶长、最大叶宽、最大叶面积、产量和生产投资效率等指标均高于其他处理,其产量最高可高达580.5kg/hm2,生产投资效率为3.54元/元,各处理对辣椒产量的影响效应为:A3>A4>A2>A5>A1.  相似文献   

4.
强聚硒酵母摇瓶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摇瓶培养条件试验确定了强聚硒酵母最适发酵条件:麦芽汁%,初始硒浓度20μg/mL,在其发酵进入到对数生长期后再添加亚硒酸钠使硒浓度达到60μg/mL,接种量为10%,在28℃、200 r/min的摇床上培养29 h.在此条件下,强聚硒酵母生物量(干重)达到8.25 g/L,酵母细胞中硒含量达到1230.21μg/g.  相似文献   

5.
以"紫罗兰"紫甘薯为材料,薯苗扦插成活后30d叶面喷施50mg/L、150mg/L和250mg/L三种浓度PP333溶液,并以清水作对照.用药后7d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种植3.5月采收后测定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三种浓度PP333处理中,150mg/L为最佳,增产率19.37%,花青素含量、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9.60%、17.87%、11.06%,含水量降低1.60%,各项指标的影响较对照均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5-ALA(氨基乙酰丙酸)对皖江区域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在安徽省华阳河农场农科所,以皖豆15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法,在大豆5~6片复叶期时,叶面喷施5-ALA。分别设置对照组CK=0mg/L、A_1=40mg/L、A_2=80mg/L、A_3=120mg/L等4个5-ALA浓度梯度,每个浓度梯度有3次重复。田间小区面积为27m~2,分别测定大豆分枝、单株荚粒数和百粒重,按小区实收大豆计产。结果:A_3各指标均高于A_2、A_1和CK,说明在大豆5~6复叶期叶面喷施高浓度的5-ALA效果最好。结论:在最佳条件下,5-ALA可提高大豆产量及品质,可以在皖江区域大豆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研发赤峰地区设施富硒葡萄并推广,本项目以赤峰地区"醉金香""红提""光辉"葡萄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研制的国内首家且唯一氨基酸有机硒肥叶面喷施处理,通过对葡萄植株长势、生理、产量和品质指标测定,筛选适宜赤峰地区推广种植的富硒葡萄栽培方案.结果表明:富硒处理的葡萄植株叶片浓绿、叶片厚、病害轻、枝条发育成熟、生长势强;葡萄叶片叶绿素含量和N含量较对照(CK)高,增加幅度分别在-1.68%~17.1%和1.56%~46.67%;植株单株穗数、单穗重、单粒重、可溶性糖含量和硬度等均较对照(CK)达到显著差异(p0.05).采用富硒肥叶面喷施处理赤峰地区设施葡萄,促进了葡萄生长、提高了葡萄产量和品质,试验方案1可进行小面积推广应用,试验方案2和3需进行下一步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8.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强聚硒酵母发酵罐扩大培养条件的优化,最终确定发酵罐中最适发酵条件:麦芽汁1%,初始硒浓度为15μg/mL,在其发酵进入到对数生长期后再添加亚硒酸钠使之硒浓度达到25μg/mL,种子培养时间12 h,接种量为10%,培养温度28℃,通气量6 L/h,搅拌速度150 r/min,培养时间29 h。在此最优化条件下,酵母生物量达到8.05 g/L,硒含量达到1 003.19μg/g。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亚硒酸钠(Na2SeO3)对小麦幼苗硒积累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a2SeO3能够促进麦苗体内硒的积累,加强GSH-Px的合成,提高小麦幼苗体内GSH-Px的活性。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幼苗体内硒的含量逐日增加,硒对GSH-Px合成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且外源硒对体内硒含量的影响要大于对GSH-Px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用1.0mg.L~(-1)亚硒酸钠预先处理梨叶片,4d后用高温胁迫,5h后开始测定各种指标.结果表明,经亚硒酸钠处理的梨叶片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G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提高,脂氧合酶(LOX)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硒来研究硒对杏鲍菇菌丝生长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硒浓度在50μg/mL时四个品种杏鲍菇菌丝的生长值和维生素C含量、蛋白质含量、多糖的含量均达到最大且高于对照组.硒浓度在50μg/mL时能提高杏鲍菇菌丝的产量和营养物质的产出.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有机硒对草莓果实中抗坏血酸含量及相关代谢酶活性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以及叶面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硒代蛋氨酸(SeMet)溶液的方法,对成熟甜查理草莓果实中抗坏血酸(ASA)、脱氢抗坏血酸(DHA)及相关代谢酶的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外源喷施SeMet能够显著提升草莓果实中谷胱甘肽还原酶(GR)、L-半乳糖-1,4内酯...  相似文献   

13.
硒与疾病     
自从1957年Schwarz首先发现了微量元素硒对鸡渗出性素质病有预防作用以来,人们认识到硒是动物的一种必需微量元素。流行病学研究认为,粮食中硒的含量可能与肝癌、肾癌以及何杰氏病、白血病的发病率呈负相关。近年来,人们从各方面来研究硒与疾病的关系,并对它们的作用机理进行探讨,为有关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1硒与癌症 有研究认为亚硒酸钠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主要是明显抑制HL—60白血病细胞DNA合成。有人观察了硒代二半胱氨酸对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U937和急性白血病K5…  相似文献   

14.
重金属铅对小麦叶绿素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完全营养液培养的小麦幼苗进行不同浓度的重金属铅处理,并研究了处理5d后小麦生长及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小麦幼苗在高于500mg/L的铅胁迫下,出现叶片失绿症。随着铅处理浓度的增加,小麦叶绿素合成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趋势。在铅浓度较低(≤200mg/L)时,叶绿素含量随处理浓度的上升而递增,但当铅浓度高于300mg/L时,叶绿素含量随处理浓度的上升而递减。对叶绿素a/b值而言,随铅处理浓度的上升呈有规律的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15.
以盆栽辣椒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的外源Cd处理土壤,观察记录辣椒的生长变化同时监测辣椒根、茎、叶、果实对Cd的累积吸收量;通过线性方程确定安全种植辣椒的Cd污染土壤的阈值.结果表明,随着土壤中添加的外源Cd量的增加,辣椒的长势明显变差,产量均小于对照,辣椒的根、叶、果实对Cd的吸收随着外源Cd量的增大而呈上升趋势,Cd在根内的积累大于在茎、叶、果实中的积累.当外源Cd质量浓度达到1.0 mg· kg^-1时,辣椒中的Cd含量可达到0.069 mg·kg^-1,超出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该论文的工作为建立更加完善的绿色辣椒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豌豆为实验材料,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硒对汞、镉复合污染下的豌豆种子萌发与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种子萌发时,硒对汞、镉复合污染有缓解作用;一种浓度的汞、镉复合污染有其对应的最适硒浓度,使缓解作用最明显;1mg/L的硒对3mg/L的汞、镉浓度解毒效应最显著;表现为提高细胞分裂指数,降低胚根细胞畸变率;提高叶绿素含量;使PoD的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7.
在珍珠番茄定植时和第一花序出现时分别进行3种不同浓度的烯效唑处理。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烯效唑对珍珠番茄生长发育有较大影响,可使植株矮化、叶色加深、叶片变厚、节间变短变粗、提高果座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以20mg/l浓度的药液处理效果最佳,可适用于珍珠番茄盆栽。  相似文献   

18.
用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se^4 ),分别处理洋葱根尖,结果表明随浓度的增加和染毒时间的延长,有丝分裂指数逐渐下降,且在此过程中还出现微核、染色体滞后、染色体桥等畸变现象。  相似文献   

19.
通过叶面喷洒,探讨生物有机肥龙峰1号、龙峰2号和SOD液肥对玉米的增产效果与机理.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玉米于小喇叭口期叶面喷施生物有机肥后能有效促进玉米植株的生长速度,喷施后2周,处理比CK株高增加2.51~11.52 cm,单株叶片数增加0.11~0.91片,差异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喷施后抽雄期,处理比CK株高增加3.03~15.51 cm,单株叶片数增加0.24~2.08片,差异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喷施后灌浆期,处理比CK株高增加1.94~17.92 cm,单株叶片数最高增加0.33片,差异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综合分析叶面喷施生物有机肥的增产作用可知,叶面喷施SOD液肥增产效果最好,比CK增产60.71 kg/667m2,增产率达到9.46%;叶面喷施龙峰1号比CK增产34.96 kg/667m2,增产率达到5.45%;叶面喷施龙峰2号比CK增产34.90 kg/667m2,增产率为5.44%,差异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表明玉米叶面喷施生物有机肥是一项简单易行的增产措施,在大面积生产中应大力提倡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不同浓度铅处理对桐花树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树植物桐花树2a生龄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淡水水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Pb2+(0 mg/L(对照组)、10mg/L、25 mg/L、50 mg/L、100 mg/L、300mg/L、500 mg/L)对桐花树叶片的超氧负离子(O2-)、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蛋白质以及可溶性总糖量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b2+浓度的升高,桐花树叶片中O2-和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且均显著高于对照,最高值范围是在Pb2+浓度100~500mg/L;而蛋白质含量和POD的活性则呈下降趋势,且均显著低于对照.SOD活性在铅胁迫浓度为10 mg/L时达到最大,当高于10mg/L时,则随Pb2+浓度的升高而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在Pb2+浓度为0~300 mg/L时,随Pb2+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试验表明:桐花树叶片在浓度为10~100mg/L铅处理下,可以通过自身的内在调控抵御铅污染,即轻度的铅污染有利于桐花树的生长;在300~500mg/L高浓度铅胁迫下,各种生理指标出现衰减,显示高浓度铅胁迫的抑制效应,不利于桐花树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