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改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2第48页【实验2-6】:在3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各装入2-3mL体积分数约为5%的H2O2溶液,再向其中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MnO2粉末、1-2滴1mol/LFeCl3溶液,对比观察现象。通过比较产生气泡速度的快慢,可得出的结论是:MnO2,FeCl3可以加快H2O2分解的反应速率,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第二节第23页中的《科学探究》栏目中,设计了三个对比实验. 实验1: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5%的H2O2溶液,再分别加入0.01 mol/L FeCl3和0.01 mol/L CuSO4溶液各1 mL,摇匀,比较分解速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并做出结论. 实验2: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4 mL 0.01 mol/LKMnO4溶液和2 mL0.1 mol/L H2C2O4溶液,再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一粒黄豆大小的MnSO4固体.摇匀,观察褪色时间,并做出结论.  相似文献   

3.
用硝酸氧化硫酸亚铁的实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三册(必修加选修)第三单元第一节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有一个实验,现摘录如下:【实验3-2】……将上层清液(硫酸亚铁溶液)分别装入两支试管中。在其中一支试管中加人溴水,振荡,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滴 KSCN 溶液,观察现象。然后再加入几滴浓硝酸,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在进行教学时,用溴水氧化硫酸亚铁的现象很明  相似文献   

4.
正在苏教版必修二"化学反应速率"教学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一般要求是通过实验,联系已学的知识帮助学生定性地认识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此,教材安排了3个演示实验。实验1:取两支大试管,各加入5 mL 12%的过氧化氢溶液(即双氧水),将其中一支试管用水浴加热,观察并比较两支试管中发生的变化。实验2:取两支大试管,各加入5 mL 4%的过氧化氢溶液,用药匙向其中一支试管内加入少量二氧  相似文献   

5.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是初中化学中的传统实验,也是学生掌握气体的制取和设计思路的基础。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原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在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33页课题3“制取氧气”中安排的实验是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1)在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是否复燃?(2)微微加热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有什么现象发生?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3)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在教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为验证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第22页设计实验如下:取两支试管,各加入4 mL 0.01mol/L的 KMnO_4溶液,然后向一支试管中加入0.1 mol/L H_2C_2O_4(草酸)溶液2 mL,记录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0.2 mol/L H_2C_2O_4溶  相似文献   

7.
对草酸与高锰酸钾反应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为验证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第22页设计实验如下:取两支试管,各加入4 mL 0.01mol/L的KMnO4溶液,然后向一支试管中加入0.1 mol/L H2C2O4(草酸)溶液2 mL,记录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0.2 mol/L H2C2O4溶液2 mL,记录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卤素间置换反应的教学常以两个化学实验为引子展开,具体做法如下。实验1: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ml KBr溶液,滴加少量新制的氯水,再滴加少量CCl4,振荡,静置,观察实验现象。实验2: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ml KI溶液,滴加少量新制的氯水,再滴加少量CCl4,振荡,静置。实验现象见表1。表1氯水和碘化钾以及溴化钾溶液反应现象实验操作2~3ml 0.1mol/L KBr溶液2~3ml0.1mol/L KI溶液说明实验前溶液颜色溶液无色溶液无色滴加少量新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 课本上给出的H2O2分解实验,是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5%的H2O2溶液和3滴洗涤剂,再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少量MnO2粉末.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课本上给出的H_2O_2分解实验,是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5%的H_2O_2溶液和3滴洗涤剂,再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少量MnO_2粉末。按这种方法演示,虽然加了洗涤  相似文献   

11.
一、人教版(化学第二册2003年6月第1版)实验实验:在3支试管里各加入6滴乙酸乙酯。向第一支试管里加蒸馏水5.5 mL;向第二支试管里加稀硫酸(1:5)0.5 mL、蒸馏水5 mL;向第三支试管里加入30%的氖氧化钠溶液0.5 mL、蒸馏水5 mL。振荡均匀后,把三支试管都放入70℃~80℃的水浴里加热。几分钟后,第三支试管里乙酸乙酯的气味消失了;第二支试管里还有一点儿乙酸乙酯的气味;第一支试管里乙酸乙酯的气味没有多大变化。  相似文献   

12.
高中化学(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第191页有关淀粉水解的实验为:在试管1和试管2里各放入0.5g淀粉,在试管1里加入4mL20%的H_2SO_4溶液,在试管2里加人4mL水,都加热3-4min。用碱液中和试管1里的H_2SO_4溶液,把一部分液体倒入试管3。在试管2和试管3里都加入碘溶液,观察有没有蓝色出现。在试管1里加入银氨溶液,稍加热后,观察试管内壁上有无银镜出现。笔者认为该实验有以下瑕疵: (1)就试管3的后续实验而言,中和试管1里的H_2SO_4时,加入NaOH溶液要适量,使水解后的溶液呈中  相似文献   

13.
高中化学(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第191页有关淀粉水解的实验为:在试管1和试管2里各放入0.5g淀粉,在试管1里加入4mL20%的H2SO4溶液,在试管2里加入4mL水,都加热3~4min.用碱液中和试管1里的H2SO4溶液,把一部分液体倒入试管3.在试管2和试管3里都加入碘溶液,观察有没有蓝色出现.在试管1里加入银氨溶液,稍加热后,观察试管内壁上有无银镜出现.笔者认为该实验有以下瑕疵:  相似文献   

14.
鲁科版化学1(必修)模块中第3章第2节自然界中的元素--氮的循环中,有关"硝酸的氧化性"的性质实验,教材中的实验设计如下:实验2在2支试管中各放入1小块铜片,分别加入少量稀HNO3(4 mol/L)和浓HNO3(15 mol/L),立即用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封住试管口,观察试管中发生的现象:再将上述实验中的金属铜换成金属铁进行相同的实验,观察发生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六年制重点中学课本,第三册第11页习题4,问:“为什么无水硫酸铜的白色晶体溶于水后成为浅蓝色溶液,在这个溶液里滴入少量氨水,溶液又变为深蓝色?”笔者认为这种提法欠妥。这与课本第201页学生实验一2.(4)“在试管里加入2~3毫升0.2M CuSO_4溶液,滴加浓氨水,观察蓝色沉淀的生成和溶解。”这个实验要求不符。前面的问题未能  相似文献   

16.
李焱 《化学教与学》2013,(9):88-88,90
一、问题的提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P37通过两个实验探究了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作用。[实验2-5](1)在试管中加入5 mL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是否复燃?(2)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1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教材这样叙述:"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的H2O2溶液和3滴洗涤剂,再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MnO2粉末.观察反应现象."  相似文献   

18.
一、乙酸和甲酸的化学性质探究式教学1.关于乙酸和甲酸的酸性特征的探究引导【问题1】乙酸和甲酸具有酸性吗?【实验探索】①在无水乙酸中加入少量金属钠,发生较激烈反应,生成氢气;②再向用水稀释后的乙酸溶液和甲酸溶液中分别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结果石蕊试液变红。以上两个实验证明乙酸和甲酸可以在水中电离出氢离子,都具有酸性。【问题2】乙酸和甲酸的酸性有多强?【实验探索】①将一定浓度盐酸溶液等分为3份,分别置于3支试管中。向其中一份盐酸中加入一定量镁粉,发生激烈反应,放出大量气体,这是因为盐酸是强酸的缘故。②向另一份盐酸中…  相似文献   

19.
一、实验内容1.阿斯匹林小实验首先取约1/5片阿斯匹林置于一支15×150mm的试管中,在其中加入2毫升0.1mol/L的FeCl3溶液,加热至沸,并煮沸约半分钟.实验完毕,将反应混和物倒入一个盛有30mL水的50mL小烧杯中,用玻璃棒搅匀,可见溶液呈紫色.再取一片阿斯匹林,将其放入一支20×200mm的大试管中,在其中加入5毫升蒸馏水,加热煮沸,不久阿斯匹林片即溶解.在大试管中再加5毫升蒸馏水并摇匀,将溶液平均分装于A、B、C三支试管中.此时,在A试管中滴加几滴碘水,振荡,溶液立即呈蓝色;在3支试管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振荡,可见高…  相似文献   

20.
一、提出问题 苏教版《实验化学》专题2课题2“乙醇和苯酚的性质”中设计了“乙醇、苯酚与金属钠的反应”的实验:在2支干燥的试管里各加入2mL乙醚,向其中1支试管加入1mL乙醇,向另1支试管中加入约1.5g苯酚,振荡。再向上述2支试管中各加一小块(绿豆大小)吸干煤油的金属钠,观察、比较实验现象。该实验试图通过金属钠分别与乙醇、苯酚反应放出气体的速度快慢来比较醇羟基和酚羟基的活性。我们按照上述要求进行了多次实验,但结果均出乎意料:金属钠沉入乙醇的乙醚溶液底部,且产生较多的气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