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我儿女们的孩提时代,我和海伦经常读故事给他们听。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经典短故事《小火车做到了》,它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故事之一。故事描述了一个喷气小火车要努力爬上最高的山冈,“我想我能!我想我能!”小火车的呐喊曾经回荡在两代人的记忆里,也曾牵动着数百万儿童的一心。  相似文献   

2.
爱听故事是孩子们的天性,作为数学老师,要经常准备一些数学问题故事、数学家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故事能将学生牢牢吸引,想不认真听讲都很难.这就是  相似文献   

3.
《金子》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课文内容虽然简单易懂,但蕴含在故事中的深刻哲理,以及透过故事内容,寻求故事真谛的学习方法,也和文中的“金子”一样,需要老师付出辛勤的劳动,拥有智慧的头脑,采用有效的方法带着孩子们一一淘来。前两天听曹老师执教《金子》一课,课堂时时闪烁着灵性,用启迪之法,带着孩子们一路走来,“淘”到了“真金”。  相似文献   

4.
故事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增长生活知识和了解周围世界的有趣形式.让孩子们通过听故事、讲故事、读故事等各种形式来学习英语语言知识,特别是语法规则,能够激发起孩子们的强烈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可以让孩子们快乐地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5.
正假期中,我阅读了《钱文忠解读〈三字经〉》。读此书的原因有二,其一是二年级时和学生们共同学习了《弟子规》,对端正我们的言行,规范各方面的举止都有不小的帮助,能否用三年级的时间再学习《三字经》呢!其二,两个外甥语文学习尚待提升,可以利用暑假一起读此书,孩子们阅读了经典,积累了典故、知识,我也为给孩子们讲《三字经》汲取了水源。大家都是爱听故事的,钱文忠老师就把一个个  相似文献   

6.
想象力在幼儿时期的培养和加强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因为幼儿时期正是孩子学习和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而幼儿时期的孩子都比较喜欢听故事,相信所有人都深有体会,比如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喜欢听大人讲故事,喜欢听着故事入睡,幼儿时期的孩子也是如此,他们喜欢听故事,爱听故事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因为故事能够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力,提高幼儿的兴趣,并且随着故事讲解的过程也能很好的激发孩子们的情感,给他们的想象力创造氛围,所以故事教学应当成为教师放飞孩子们想象力的一个重要开发手段,但是在故事教学中真正做到放飞幼儿想象力的工作还是面临着许多问题的,所以本文就如何在故事教学中放飞幼儿想象力的问题及策略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发展和推进,对教学创新也提出了诸多要求。对数学这种富有逻辑性和连贯性的学科来说,在教学中增加故事元素,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并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将数学知识渗透在故事情节中,一方面可以满足儿童的游戏天性需求;另一方面,还可以让数学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文章以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的“看一看(一)”教学为例,探究故事与数学教学的融合思路。  相似文献   

8.
王林 《湖南教育》2013,(2):23-26
一、从童话讲述开始师:以前孩子们听故事之前,可能经常会被问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今天,我们只是听故事,不要大家说道理。(讲述课外童话故事《花园》)师:蟾蜍跑回家,把一些花的种子种在地里。蟾蜍对种子说:"种子,种子,长出来。"它走来走去,走了好几次。种子长出来了没有?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 【导入设计】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听几个大家熟悉的故事(屏幕播放),看完后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策略。故事一一只乌鸦口渴极了,很想喝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陈嫦云 《考试周刊》2013,(50):39-39
<正>如何改变现状,让孩子们恋上阅读,品味书香呢?一、品尝小甜点——诱趣没有哪个孩子不喜欢吃甜点,味道香醇的巧克力、包装精美的糖果、香甜可口的小蛋糕都使孩子们垂涎欲滴。何不给孩子们送上阅读甜点,让他们品尝阅读的快乐呢?我曾给二年级的孩子们讲述了绘本故事:《月亮,生日快乐》、《点》、《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孩子们很着迷,追问我什么地方可以买到这些书。看来孩子们阅读的兴趣从未消失,只是我们没有给他们"甜点"。诱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做技艺高超的"甜点师"。对儿童进行阅读指导,不仅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阅读量  相似文献   

11.
【片段一】师:大家喜欢听故事吗?生:喜欢。师:那我们就一起来听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毛驴怎么少了》,仔细听,听完了请说一说毛驴是怎么少的。(故事《毛驴怎么少了》:有一个人买了10头毛驴,当他骑上1头毛驴的时候高兴地数了数,发现只有9头,他吓出了一身冷汗,马上跳下来又数了一遍,这时就又是10头毛驴了。于是他想:我步行就可以多出1头毛驴,骑上毛驴就会损失1头,看来我还是步行好  相似文献   

12.
教一、二年级的时候,我带领孩子们阅读语言纯净、感情纯粹的童话故事。每天的晨读课,我拿出十几分钟大声读给他们听,用充满感情的语言营造童话理想化的境界,让真、善、美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灵中发芽。读完后再要求他们讲给大家听,可以和老师讲得不一样。孩子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于是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故事都来了。这样的听读、续编、改编让孩子们的想象插上了翅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数学视角     
四川德阳市外国语小学李晓华老师说:“我就尽可能地为孩于们提供这样的视角。在教学《1-10各数的认识》时,我给孩子们讲了‘数学故事’;在讲《11—20各数的认识》时,我给孩子们讲了12与生活的紧密联系——12个月、12生肖、钟面上的12个数字等等;  相似文献   

14.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青蛙看海》一课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的主角是青蛙,苍鹰和小松鼠都是配角,但它们在故事中同样演绎了自己的精彩。学完课文后,我问孩子们喜欢故事里的谁,并说说喜欢的原因。孩子们有说喜欢青蛙  相似文献   

15.
同学们都喜欢听故事,读童话,要是我们的数学课本都用故事的方式来编写,一个个枯燥的数字变得有思想、有感情,她们也经历各种奇遇,也和我们一样会说话,会思考,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情感,可以成为我们的朋友,可以成为我们说话的对象,你会觉得数学是很好玩的。有一套书就叫《好玩的数学》,都是数学教授写的,书中讲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数学小故事,大家—读就被吸引住了,一些高深的数学问题一看就明白了,  相似文献   

16.
用心寻找     
杜静 《早期教育》2004,(9):16-16
从孩子们不再满足于听老师讲故事的那一天起,我就开始尝试着让他们讲他们自己搜集、自己编的故事.为此,我班出现了很多"故事大王",连那些平常胆小、不自信的孩子也能落落大方地走上讲台,声音响亮地讲上一段.特别是班上开展了"故事大王"评比活动后,孩子们搜集故事、讲故事的积极性更高了.  相似文献   

17.
卜菊芳 《考试周刊》2014,(93):69-69
在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策略激励学生快乐学习。在教学中可以多设计、多运用合理而又有趣的游戏;把枯燥的计算编进故事里,为学生提供"操作"数学的机会;当学生的见解很独特、很新颖时,应该给予肯定;设计"有效作业"。  相似文献   

18.
仔细翻阅低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整本教材,可以感受到教材插画的连续性。本文把教材插画上这些小学生编成一个班,整本书就好比发生在一个班集体中的故事,通过创建故事课堂三部曲"教师讲故事,创建故事课堂""学生说故事,锻炼语言能力""用笔画故事,进行自我教育"这种教学方式,让二年级学生在听故事的情境中接受教育,激发爱心,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9.
《学前教育》2004,(11):28-29
语言角投放了《小熊请客》的故事图片。为了充分发挥孩子们的创造性和想像力,我没有把故事讲述给孩子听,而是请他们自己来编故事。几个星期过去了,我发现,孩子们编写的故事,都把狐狸描述得跟其他小动物一样善良和友好,可原先故事里的狐狸是个又懒又馋还欺负别人的坏家伙。在这种情况下,我是否还有必要将原来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引导他们知道狐狸是个反面的角色呢?  相似文献   

20.
微笑的力量     
侯器 《生活教育》2008,(9):20-20
《读者》曾登载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位英俊潇洒的音乐老师是一群孩子心目中的"快乐王子",音乐课上他总是一边微笑,一边用手风琴给孩子们伴唱。然而命运不公,他的膝下却生养着一个只能在三四岁的日子里快乐玩耍的弱智儿子,所以,每每看到教室的孩子们在欢唱,他的双眸中就慢慢浸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