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界定了女子防身术课程的内涵,对该课程的效果目标、课程的内容与分类、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及课程的实施等方面作深入研究。研究认为:女子防身术课程的效果目标体现在基本素质与能力、体育技能、促进其个性全面发展,培养健全人格。其课程内容应包括体育知识与技术、运动参与、体育活动经验等几方面,课程实施主要体现在教学时数分配、教材的选定、制定课程方案等几方面。  相似文献   

2.
研究大学生群体对中国电视体育节目的需求和动机的研究,映射出当前中国电视体育节目的现状,为其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依据和借鉴价值,表明我国体育节目必须尽快制定合理的适应日益全球化生存环境的发展战略;该研究对了解大学生在体育知识的掌握、进取精神的培养,促进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上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依据教育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培养的要求,在分析体育实践课程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构建体育专业实践课程内容体系改革的方案。课程改革内容体系包括:提供体育科学理论课程群基本体育实践技能培养的知识体系、创新能力培养与综合运用相关实践能力的知识体系和拓宽专业面的交叉学科实践能力培养的知识体系,并提出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校开设校园定向运动课程,有利于提高高校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挑战生存能力。因此高校在校园定向运动课程的开展上要树立正确的体育教学思想,有效地设置校园定向运动的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时间,加强校园定向教师队伍建设,建立校园定向运动课程评价机制,从而促进校园定向运动课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化学和教育心理学理论,围绕体育文化的本质结合校园体育文化r影响力对成都市不同高校大学生运动参与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大学生运动参与行为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呈正相关。由此可见,高校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对大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养成终身锻炼习惯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大学生体育素养现状研究人手,采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及归纳等方法,对体育素养的概念进行解读,厘清体育素养与体育素质、文化素养、健康素养等之间的关系.针对体育素养各构成要素对高校体育教学进行探讨,指出大学生体育素养缺失主要表现在体育知识缺乏、运动技能低下、体育意识薄弱、体育德育模糊、体育精神匮乏等方面.基于此,尝试从构建体育课程评价及运动技能课程内容体系、维护学生体育权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分析其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旨在为提升大学生体育素养水平提供可操作化的手段,进而实现终身体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法与问卷调查法对终身体育背景下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目标动机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三个年级学生在运动技术掌握目标动机上基本不存在差异;不同性别学生运动技术掌握障碍动机上差异不大;不同性别的学生在运动技术表现目标动机方面差异较小,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运动技术表现障碍维度上差异不显著。提出教师要积极创设体育运动参与目标动机的良好氛围,加强学生主动性的培养,加强对体育生活方式宣传,实施体育生活化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体育生活方式的养成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日两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路向具有明显的差异。日本不再由国家教育机构统一规定大学体育为必修课程和毕业的必要条件;我国则由教育部统一规定大学体育课程为一二年级必修课程并作为毕业和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日本大学体育课程内容结构分为健康科学教育型、终生体育教育型和身体教养教育型三大类;我国较普遍采用学生自主选课、教师宏观指导的俱乐部教学模式,课程内容结构尚未分化为不同类型。日本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致力于构建整合多学科知识体系的、理论与运动实践相结合的、能与其他学科选修科目比肩的运动科学类选修科目,这对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与大学生安全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与大学生安全保障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体育课程内容调整和大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内容对大学生安全保障的影响。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安全保障是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中步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受到体育教师的普遍关注,并对此特积极态度;难度较大,具有一定危险性的项目减少,体育课中安全隐患随之减少,加之部分受大学生喜爱的项目先后纳入体育课程内容,使大学生运用所学技能防身自卫的意识提高,安全保障得以加强;大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内容,使在体育课中得以释放,并适时地保持心理平衡,避免走向极端,对大学生的安全保障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运用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动机心理学等知识,对如何利用动机理论激发大学生的运动参与进行分析,以进一步了解、掌握并利用动机理论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体育改革,突出淡化体育教育专业中的竞技化教学倾向,牢牢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对课程内容、教师教学方式、教学效果评价、课程资源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诸方面健康、和谐、全面地发展.而我们普通高等教育体育教学专业所培养的目标主要是中小学体育教师,如何深刻领会<新课标>的实质,更好适应新课程改革方案,这对我们提高体育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和人才的培养定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高师体育隐蔽课程促成大学生体育动机、态度养成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试图从体育隐蔽课程的本质、特征、功能和目标等内容入手,结合对大学生体育动机、态度的现状调查,初步设计了高师体育隐蔽课程促成大学生体育动机、态度养成的具体实施途径.具体方法是:学校领导与体育教师对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正确认识与重视;优化体育隐蔽课程实施的校园文化环境;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与指导;建立完整的学生学习评价方法;发挥体育社团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我国大学生体育审美教育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新世纪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不仅是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而且还应培养学生具有以形体为主的身体健康美、心灵美、行为美,以及感受、创造这些美的能力;对大学生实施体育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应是:高校尽快面向大学生开设体育美学课;努力使大学生树立身心健康的美学理念;美化教学环境,营造美的教学氛围;积极培养大学生体育美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4.
大学体育教学具有双重作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竞技竞争的思维,还能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增强学生体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由对物质的追求改为对健康的追求,全民健身意识已经深入人心。在新媒体时代,可以利用新媒体的传播功能提高大学生体育教育,让大学生将运动知识普及到生活中,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5.
培养普通大学生具有体育人文素质是高校体育的重要任务,而构建体育人文课程是其重要途径。从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理论出发,研究了高校体育人文课程内容,进而探讨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16.
国外现行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标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英国、美国、新西兰、加拿大和日本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标准)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几个国家中学体育健康课程内容发展的共同趋势是以学习领域来划分体育课程内容;重视发展学生体能和运动技能的内容;体育课程内容呈现弹性和选择性,适应个别差异;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重视终身体育的内容,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对我国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改革的启示:适应社会发展、科学发展的需要;注重学校体育主体需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增进学生的健康,重视体育与健康的有机统一,加强体育健康知识教育;形式上应呈现多样化、弹性化和乡土化;反映终身体育目标的要求,注重竞技性、健身性和娱乐性的统一;我国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领域应给出达到内容要求的知识和技能样例.  相似文献   

17.
学校体育隐蔽课程的实施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综述、问卷调查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大连市初中、高中和大学关于体育隐蔽课程的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体育隐蔽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物质时空、文化价值和教师教学三个要素;当前学校对体育隐蔽课程内容实施的重视程度不够,且不同学校类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大学体育隐蔽课程内容要素的实施优于中学,高中体育隐蔽课程内容要素实施效果最差;体育隐蔽课程内容要素的实施与学生体育参与热情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8.
案例与启示: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实践中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运动项目是开发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以三步球运动项目的开发为案例,在对其开发背景、过程、思路及实施成效进行深入探讨之后,给予我们以启示:体育课堂是体育课程创新的实验田:学生的智慧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应得到重视;体育课程改革应充分发挥共同体的作用;体育课程创新不仅来源于体育课程实践,而且还要有理论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实施以来我国七个地区55所"211工程"高校的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现状进行研究,了解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动态。结果发现:目前,我国"211工程"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具有区域性、地域性和季节性特征,课程内容的普及程度不高;体育课程内容较为丰富,覆盖面较宽,但有些内容未能很好地体现体育课程目标;体育课程大纲所呈现的课程内容构成不够合理;课程内容设置单纯追求民族性,却未能达到健身与体育文化传承的效果。对此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广西两所重点大学16338名大学生体质状况调研和体育与健康知识问卷,对两所高校体育与健康促进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策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广西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不容乐观,应加强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意识与行为习惯和经常、主动、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是预防疾病、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有效措施.应积极对大学生体质变化趋势探索、制定体育教学改革方向及目标,构建"健康第一"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