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让枯燥的数学课堂焕发生机,充满活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生活资源,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让枯燥的数学课堂焕发生机,充满活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生活资源,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发现教学,学习数学,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4.
狄兰婷 《成才之路》2011,(22):22-23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的逻辑性思维。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数学新课标指出:“小学数学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要能使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用数学的眼光看数学,用数学的思想思考生活,从而在丰富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的有趣和有用。”可见。新课标突破了只关注学生知识技能培养的局限。更关注学生的具体生活和直接经验,深入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学习活动的有效性。下面谈谈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6.
<正>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数学新课标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促进学生自主有效学习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它就好比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利用各种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有效地学习数学?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具体做法。一、利用生活情境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思考的机会。因此,教师应利用学生身边蕴含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学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这句话谁都不陌生,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能够得到重视,而学生的生活经验还得不到充分的关注。实际上,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仍是那些具体的、鲜活的,他们耳闻目睹的、有所体验的生活现实。生活经验是学生认识世界的基础,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宝贵资源。农村数学教师应有意识地联系农村学生的生活经验展开数学学习活动,让数学更贴近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新世纪(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方向与路线”的第一个主题“辨认方向”这一内容,教材中呈现的是一幅街区地图,地图…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资源的利用,实质上就是寻找一切可能进入课程、能够与数学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在数学课程资源利用的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融入自然和社会生活.实现对自然、社会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感悟,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 拓展了学生的认知领域。拓宽了教师数学知识传播的途径、渠道,使数学知识与人文知识交融。  相似文献   

9.
数学是一门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基础学科,具有抽象性和逻辑严密性的特点。作为数学教师,只有将数学还原于生活,将生活引入课堂,让数学去解释绚丽多姿的生活,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数学课堂变得鲜活起来。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利用教室里蕴含的数学资源,启发学生思维,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张华 《成才之路》2014,(9):15-15
正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促进学生自主有效学习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它就好比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数学课堂教学是每个数学教师追求的教学最终目标。那么如何利用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有效地学习数学?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具体做法,以便抛砖引玉。一、利用生活情境,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资源的应用极大丰富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形式及内容,提升了数学教学效率,已经成为当前数学教学中重要的辅助手段。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教师应合理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文章基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本内涵,对利用互联网资源提升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构建高效数学课堂,进一步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经验、体会和反思,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形成的认识和体验,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学习资源。中学语文新课程教学要基于学生生活,就要引导学生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学习资源去引导学生的语文学习,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利用自己的学习资源去体验和感悟语文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主动探究和体验感悟。让学生去主动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反思语文学习中的体会和经验,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传统的数学教材过多地选择了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高度抽象与逻辑严密的内容,重视在数学内部纯粹地学习数学,久而久之使师生成为教材的奴隶。其实,数学学习的目的之一是应用,应用的过程也是学习。新《课标》也提出:“要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学习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笔者认为要实现以上教学目标,一定要拓宽数学学习资源,跳出教材的框框,到更广阔的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去引导学生应用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数学能够帮助我们清晰…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课程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研究学生所在地区的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学生的兴趣等外在因素,有效开发和利用其中的数学资源,设计出能够唤起学生强烈求知欲和充分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的各种活动方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传统的数学教材过多地选择了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高度抽象与逻辑严密的内容,重视在数学内部纯粹地学习数学,久而久之使师生成为教材的奴隶.其实,数学学习的目的之一是应用,应用的过程也是学习.新<课标>也提出:"要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学习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笔者认为要实现以上教学目标,一定要拓宽数学学习资源,跳出教材的框框,到更广阔的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去引导学生应用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数学能够帮助我们清晰地认识充满信息的世界,深刻理解数学的价值.下面将本人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应用数学的一些做法和思考提出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当前,多数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很少关注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内在联系,造成知识与应用严重脱节,让学生产生对数学学习的消极心理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善于借助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应用,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与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和现实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我在几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从学习内容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走进生活感悟数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寻找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倡导有效课堂教学的重心是学生的“学”,其特点是以学定教.引导他们从生活中学,从思考中学,从交流中学,在生活体验中学习数学,优化学生的生活资源,打造有效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20.
教室数学资源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是一门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基础学科,具有抽象性和逻辑严密性的特点.作为数学教师,只有将数学还原于生活,将生活引入课堂,让数学去解释绚丽多姿的生活,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数学课堂变得鲜活起来.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利用教室里蕴含的数学资源,启发学生思维,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一、挖掘教室数学资源教室里的人和物都是教学的有利资源,只要教师注意挖掘、利用,就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如教“学认识图形”时,可利用黑板、课桌、窗户、三角形的流动红旗、文具盒等,让学生从熟悉的实物中认识图形,建立初步的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