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提出了一些新建议: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变没有演示实验为有演示实验;变不易成功的演示实验为易成功的演示实验.使得实验教学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掌握好物理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以电工电子实验为例,首先从课程内容的角度讨论了基础实验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作用;其次,以改变教学方法为契机,依托综合设计实验,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再次,利用仿真软件扩展实验内容,提高学生实验的兴趣;最后,特别指出了实验指导教师在学生成长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发挥学生实验能动性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学生实验能动性的表现、影响学生实验能动性发挥的因素以及发挥学生实验能动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实践证明 :学生在实验操作时 ,常常遇到困难或出现一些问题 ,不仅阻碍了实验的进展 ,还会影响实验效果。这除了受实验条件、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的影响外 ,由心理因素引起的操作受挫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 ,心理因素对学生实验操作的影响不容忽视 ,这是全面提高学生实验素质不可缺少的研究课题。一、学生实验操作受挫的各种心理因素心理学表明 :心理和行动是密不可分的。不良的心理因素对行动构成障碍 ,往往使行动目标难于实现。1.盲目带有这种心理倾向的学生 ,一般表现为对事物感兴趣 ,行动的积极性高 ,但草率 ,缺乏自制。在实验操作时 ,往往…  相似文献   

5.
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综合大实验教学改革,对过去的验证性实验更新、重组,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特别是学生分组实验中,学生实验的过程与结果常出现偏差或错误。但对于出现偏差或错误的原因必须进行全面、科学地分析,运用归因理论可以全面地帮助学生分析实验过程中出现偏差或错误的真正原因,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与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1  相似文献   

7.
刘新民 《宁夏教育》2003,(12):51-52
学生分组实验是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再现和验证所学知识的一种方法而且通过学生亲自动手还可以有效地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让学生分组实验取得预期效果。笔者认为,在学生分组实验教学中应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加强学生分组实验的管理在学生分组实验中,由于让学生亲自动手,因而就有较大的随意性,往往会出现自觉性差、不遵守纪律、不按操作规程进行实验的现象,因此教师应加强学生…  相似文献   

8.
用探索性实验唤醒学生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初中教材中的实验大多属于训练类、测量类和验证类实验,探索性实验很少,这种安排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不利的。教师应根据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把某些实验和演示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同时要尽可能多地自行设计一些探索性实验。  相似文献   

9.
实验教学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品德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实验教师要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品德培养。  相似文献   

10.
化学实验教学包括教师的课堂演示和学生的分组实验两种形式。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和我校的具体反映。教师的课堂演示实验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其实验教学模式也是按“问题——原理——结论——实验证明”的程序教学的。然而学生实验又是按照指定的步骤、要求进行实验。学生在实验中被动大于主动.实验材料,实验步骤是设计好的,实验时间是已定的,一切都是按老师的指令进行.学生在实验中根本没有时间和机会去思考、  相似文献   

1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亲手实验操作,把书本知识由抽象变成具体,由无形变为有形,使学生参与获取多方面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因此要注重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只有对有关化学实验及其教学理论进行研究和梳理,才能概括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一些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
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重要方法,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农村中学要大力改善实验条件,加强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13.
辛晨 《成才之路》2009,(8):93-94
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最有魅力,对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实验的主要形式是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种。  相似文献   

14.
一、精选实验内容,提高学生实验技能作物遗传学实验内容较多,且近年理论课时不断压缩、实验课时日益减少,所以合理安排实验内容尤为重要.我们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保留必要的基础性实验,精减合并内容单一的验证性实验,增开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综合性实验,旨在配合理论教学,突  相似文献   

15.
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开好学生探究性实验,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转变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对于演示实验,教师在台上做实验,学生在台下看实验,只看现象和结果,究竟实验现象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有这样的结果学生不知其因,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可以说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而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只能按课本或教师设计好的实验过程和实验步骤一步步进行,整个过程象计算机程序一样在机械地执行。  相似文献   

16.
1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提高师生绿色实验思想1.1学生行为在实验教学中要下大力气抓学生的实验操作,要求学生实验前必须先预习,上课时教师对某些问题有针对性地提问,可以促使学生熟悉实验内容,实验时就会做到得心应手、胸有成竹,避免出现做一步看一步,手忙脚乱,差错百出的情况。实验中要求学生严格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防止由于操作不当引起污染,造成火灾、爆炸等事故。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自主实验的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学生自主实验的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注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前沿领域的一个崭新的重要研究课题。本试从课内外实验两方面去论述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实验能力。  相似文献   

18.
能力是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前提,在实验教学中可从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课外实验三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9.
改革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生物实验教学必须改革 初中创新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心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欲望,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技巧,为培养我国的创新尖子人才打好基础。 然而,目前生物教学中的实验教学根本无法实现这一目的。主要原因在于: 1.实验目的的强制性,不利于积极心态的形成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学生很喜欢上实验课,却对实验本身不感兴趣,实验教学效果不显著。原因是学生虽对实验室的环境、仪器等感兴趣,但由于“实验目的”作为教材对学生提出的具体要求,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  相似文献   

20.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利用实验设疑 ,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心理学家在研究思维的培养问题时指出 :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不会自动涌现 ,它取决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及教师所创造的教学情境。化学实验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学生 ,教师利用化学实验创设问题的情境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地探究中提高思维品质。如在教学Al(OH)3 的性质时 ,可补充做以下实验 :1 向一定量的AlCl3 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2 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滴加AlCl3 溶液至过量。演示完毕 ,同学们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