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基本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素质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21世纪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教育部副部长吕福源在全国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强调指出:“学校教育需要树立健康第一思想。”树立这一指导思想,就要改革过去以竞技运动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建立和逐步完善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体育与健康的课程体系,通过体育与健康教育体系,解决当前我国学生体质和健康和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得到主动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钱辉 《中华武术》2022,(2):77-79
把学生培养成为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型的人才,必须加强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的融合。初中阶段正是学生身体发育生长的黄金时期,实现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融合显得尤其必要。教师要抓住机体生理结构的认识、健康心理知识的传授、科学行为规范的指导三个方面的融合内容,运用运动感知、挫折抗压、目标锚定、精神熏陶等方法来促进与加强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的融合,使初中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  相似文献   

3.
高校体育健康教育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的以竞技体育为基本格调和模式的体育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为尽快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体育必须着眼于探索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模式,维护和增进学生的生理、心理与情感、家庭与社会发生急剧变化时的身心适应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这是我们高校体育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体育教学中,一些教师通常只注意对学生进行技术技能的传授,运动能力的提高,把对学生的培养仅限于机体的生理方面,很少注意其心理方面的培养,心理是否健康。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意识到,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全面育人。在提高学生生理健康水平的同时,也应该注重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中学生健康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中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认为学校体育是中学生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正>一个人的成长是离不开社会环境的,体育教学作为小学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是增进学生的健康,现代社会把一个人的健康定义在三个方面:即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可见学生社会适应程度如何是衡量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实践告诉我们,体育对于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其社会适应能力会有明显提高,具体表现在合作和竞争意识加强,交往能力和对集体关心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7.
我国积极推进的素质教育,其宗旨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它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这三方面的素质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构成完善人格的整体。心理素质属于人的素质结构的中介层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拥有健全的人格,是具有健康身体的内因,通过学校教育对学生进行人格健康教育是重要的、必要的和紧迫的。一、培养良好人格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只有使学生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学校教育的社会功能。作为教育主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良好个性品质,培养学生适应环境的身心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末,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举措,也是我们教育工作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通常只注重身体健康,只教授学生技术技能,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忽视对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这种教法也正如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对当时体育之弊端的批评:“教发令,学强庄,身顺而心违,精神受无量之痛苦,精神苦而身亦苦矣。”其实体育课堂的教学过程不但是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掌握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技能的过程,还是心理品质的信息传递过程,也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的过程。为此,体育教师不但要熟悉教材,还要掌握中学生心理特点,在教学活动中既要提高学生生理健康水平,还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因为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学生生理健康,涉及学习心态和学习成绩,甚至人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要想把“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把体育课改不断推向深入,把每个学生培养成真正健康的人,就必须做到“育体”和“育心”和谐并举,要“育体”更要“育心”。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往体育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但这个问题十分重要,是今后体育教学中的热点和难点,我们对于“育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有清醒的认识。经过四年的大胆实践,我们认为:在体育课中尝试开展心理拓展训练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是科学、安全、可行、更是有效的。心理拓展训练是架设“育体”到“育心”的桥梁。  相似文献   

11.
曹强 《体育教学》2014,(11):22-23
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完整的人,而不仅仅是锻炼身体,除了健身和运动技能外,同时也注重培养智力、社交、情感方面的能力,达到发展身体、发展运动和动作、发展智力、发展社交,促进人的整体发展,培养对社会有用的全面发展的人,这也是我们嘉兴市南湖区体育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近年来我们着重从课堂教学转型及校园体育活动方式转变为抓手,努力创造有利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良好氛围,积极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健康的身体。  相似文献   

12.
盛雯琦 《浙江体育科学》2002,24(3):16-17,29
根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方针,结合集权健康教育,分析了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所体现的学生主体性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性健康三个方面,谈如何把健康教育寓于体育教学中去,并形成有机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学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以体育的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和适应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健康、愉快和有效地进行学习、工作及生活的能力,以及与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相适应的体育意识,为培养社会及其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服务。依据这一教育思想,就学校体育过程中如何开展健康教育谈点自己的观点。一、健康教育的内容学校健康教育是以学生为教育对象,以思想、意识、行为健康为中心的教育内容,以学生掌握身体生长发育知识,了解青春发育期心理发育特点,  相似文献   

15.
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的内容。一个健康的人,既要有健康的身体,又要有健康的心理。人的身体和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生病。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自觉的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认知情感和行为技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为"不仅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而且有生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因此,中学体育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身体方面的发展,也要注重心理方面的发展。"育体更要育心"。  相似文献   

17.
高职体育教学体现“健康第一”的理念,是新时期对体育教育的新要求。从现状及存在问题入手,提出了体育教学中实施健康教育八个方面的问题:提高教师水平、营造民主、宽松的教育氛围、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加强学生承受各种压力锻炼、强化健康心理训练、营造课堂教学心理气氛、把握调控的“时”和“度”等。  相似文献   

18.
邓辉  李勇 《体育世界》2014,(12):54-55
大学阶段是人的重要成长发展阶段,大学体育教育无疑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解决学生“身体问题”的重要途径。大学体育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是建立在充分尊重学生身体和全面认识学生身体这一基础之上的。通过对“身体教育”领域相关文献的分析研究,梳理出大学体育教育中的身体教育思想脉络,提出了:大学体育要充分认识到身体是人之存在的基础;大学体育教育是高校身体教育的重要组成,但非全部;大学体育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发展和完善人的身体;关注学生身体健康是推动高校体育教育健康发展的原动力;“兽身与人性”的培养是高校体育教育的基本内涵等观点认识。  相似文献   

19.
论体育教学中心理教育的特点及途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一项重要目标。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必须有机渗透心理教育,关注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一、体育教学中心理教育的特点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将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体育教学中的心理教育与学校其他心理教育形式(如心理卫生教育、心理咨询等)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表现为:1.基础性: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的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它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良好的学习心…  相似文献   

20.
1.体育教育向健康教育的转化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健康"的理解已经不再局限于"身体健康",而更加强调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生活各方面均衡发展的"健康"。当前素质教育正是强调全面发展教育,它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生活技能素质的教育5个方面。其中,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以及生活技能素质教育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