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王菊珍的百分数我国科学家王菊珍对待实验失败有句格言,叫做“干下去还有50%成功的希望,不干便是100%的失败。”2.托尔斯泰的分数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在谈到对人的评价时,把人比作一个分数。他说:“一个人就好像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分数的值则越小。”  相似文献   

2.
1.王菊珍的“百分数”我国科学家王菊珍对待实验失败有句格言,叫做“干下去还有50%成功的希望,不干便是100%的失败”。2.托尔斯泰的“分数”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在谈到人的评价时,把人比作一个分数。他说:“一个人就好像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则分数的值就越小。”  相似文献   

3.
托尔斯泰的分数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说:"一个人好比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则分数的值就越小。"雷巴柯夫的常数与变数俄国历史学家雷巴柯夫在利用时间方面是这样说的:"时间是个常数,但对勤奋者来说,是个‘变数’,用‘分’来计算时间的人比用‘小时’来  相似文献   

4.
很多著名的名家学者都喜欢用数学语言作比喻,生动形象的说明事情和道理,或以自勉、或以诲人,既有发人深思的哲理,又有耐人寻味的情趣.一、用"数"写的数学比喻1.分数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在谈到人的评价时,把人比作一个分数.他说:"一个人就好像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则分数的值就越  相似文献   

5.
学习随感录     
俄国作家托尔斯太曾把一个人比做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的值就愈小。这就告诫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才能,要谦虚。一个人本事再大,但如果自恃高明,目空一切,老子天下第一,那他就必然脱离群众,到头来是没有不跌交子的。古人说:“满招损,谦受益”,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学习也是这样,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在学习的征途上,谁如果自满自足,停顿起来,不求进取,那他就必然倒退、落后。这种人缺乏自知之明,陶醉于自己的已知,拒绝了解和虚心学习自己尚且无知的东西。而“不知道自己的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  相似文献   

6.
“如果一个分数的分子不变,分母越大,那么分数值越小”。这么一个简单的数学概念,到了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笔下却成了一条生动的哲理性警句:“一个人好比一个分数,他的实际价值好比分子,他对自己的评价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分数值越小。”托翁这段话,还是30年前,我作为—个少年师范生时就被打动了——记在袖珍笔记本的扉页上告诫自己。后来给学生上数学课时多次引用过,每次都能引  相似文献   

7.
正作文的考核愈来愈多地采用"给材料写作文"(范围命题作文)的命题形式,即给考生一篇短文或—段话,让考生阅读后,按要求作文。如:"阅读下面一段活,分析它的中心思想并自拟题,写一篇议论性的千字文。"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的值就愈小。"  相似文献   

8.
很多著名的科学家、作家都喜欢用数学语言作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事情或道理.近代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以“A一x+y+。”的数学公式来揭示他成功的秘密.他说: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的劳动,y代表正确的方法,。代表少说空话大发明家爱迪生在回答什么是“天才”时说:“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大文f川夫·托尔斯泰说:“一个人好比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则分数的值就越小.”古希腊哲学家芝诺对他的学生说:“如果用小圆代表你们学到的知识,用大圆代表我学到…  相似文献   

9.
一个人就好像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则分数的值就越小。  相似文献   

10.
《胜不骄》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第十册中的一篇课文。导入新课时,我先放《龟兔赛跑》的录像,然后提问:兔子失败而乌龟获胜的原因在哪里?兔子和乌龟比赛后,它俩该怎么办?由于学生对这则寓言非常熟悉,同学们的发言非常踊跃。有的说,兔子生性腿长,跑得快,是由于它骄傲而失败的;有的说,乌龟生性腿短,跑得慢,由于它虚心勤奋而胜利;有的说,兔子要改正骄傲的坏毛病,失败不气馁,下次比赛一定会胜利。在讨论中,学生逐步懂得了: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则分…  相似文献   

11.
一个人就好像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则分数的值就越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在阅稿中,有这么一个案例——教师教完分数除法法则后,一学生提出问题:计算分数除法时,能否比照计算分数乘法的方法,用分子除以分子、分母除以分母?这个教师立即回答:天方夜谭!下课后,他按照学生讲的方法,做了几个题,发现学生说的是对的.第二天上课时,表扬了那个学生.  相似文献   

13.
五年制统编教材(1989年版)第八册(以下简称《教材》)第74页的结论:“整数可以化成分母是任意自然数的假分数。”曾经困扰过不少人。记得前年一次“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练习公开课,课上教师板书了两个集合圈,一个是要填分母是6的真分数,另一个是要填分母是6的假分数。一个学生,在一个圈里填了个“0”/6,在另一个圈里也填了个“0”/6。在判断正误时,学生争得不可开交,有的说  相似文献   

14.
课堂场景学生学习通分时,懂得了要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后,为了计算简便,一般应先找出原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而学生对于找最小公倍数只会用短除法,要想一眼就看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学生觉得相当困难。该如何让学生拥有一双能快速看出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慧眼”呢?正在我一筹莫展之际,脑海中跳出了学生“帆”曾经在课堂上的一个回答。记得刚接触最小公倍数时(还没有学习短除法),学生“帆”就曾提出他会用自己的方法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他说:“只要用这几个数中的最大数,从1开始分别乘连续的自然数,等到乘出的积也是其他各数的…  相似文献   

15.
语文和数学是相互独立的两门科学,似乎不挨边,但说话和作文时,如果能恰当地运用数学中的知识,不但能够增添趣味性,而且能够增强表达效果。请看伟人们的现身说法。正比例———“伟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鲁迅语)百分比———“我平生没有做过一次偶然的发明。所谓的天才、灵感只是百分之一,百分之九十九是艰苦的劳动。”(爱迪生语)分数———“一个人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已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则分数值越小。”…  相似文献   

16.
百分比天才,那就是一分灵感,加上九十九分汗水!——爱迪生等于少壮时代天赋的强力可以忍受许多纵欲的行为。而这些行为是等于记在账上的,到了老年的时候,是要还的。——培根分数一个人好象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则分数值越小——列夫·托尔斯泰比例伟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  相似文献   

17.
所谓“数学格言”,是指用简单的“数学”(数字、符号、算式、图形等)来表述的格言。它形象生动,寓意隽永,耐人寻味,启人心智。请看:一、用数字表述的格言1.托尔斯泰的分数。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在谈到对人的评价时,把人比做一个  相似文献   

18.
魏书生在谈到管理问题时曾说过:“对于一个集体来说,民主管理与科学管理好比鸟的两翼,缺少任何一方,都无法腾飞。”为此,他强调校长应当“用更多的时间研究教育科学和学校管理科学。”  相似文献   

19.
分子和分母     
下课后到办公室送作业,听见班主任在和别的老师抱怨:“我班又来一个分母,真没劲。”看见我,她又指指我说:“像这样的分子多省心!”我有点不解,斗胆问:“老师,什么是分母,我怎么和分子扯上了?”老师笑笑说:“你成绩好,以后能考上重点高中,在计算升学率时,是分子;成绩不好的考不上学的在计算升学率时是分母。”在老师眼中我们竟然有分子、分母的差异,我感到惊奇。心想:刚来的可怜的分母会是个怎样的人呢?下午上课前,老班领来一位漂亮的女同学,叫王红,竟安排和我同桌。后来我知道,她的父母特意找到老师,说自己的女儿是个“榆木疙瘩”,希望老师…  相似文献   

20.
这是约分吗?     
进行分数与小数乘除混合运算,当小数与分数的分母同除以一个数使计算简便时,例如,2.8×1(1/4)=0.7×(5/1)=3.5分吗?根据约分的定义,“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即在一个分数中,用分子、分母的公约数去除分子分母。上式不是在一个分数中用分子、分母的公约数去除分子、分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