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再喜博士的新著《唐宋柳宗元传播接受史研究》,视角新颖,材料翔实,读来令人耳目一新,也颇受启发。本人读后,感触最深的是:柳宗元的文学成就熠熠生辉,得到了充分的传播接受,其思想成就则隐而不彰,几乎被文学成就所淹没。其实,柳宗元“是代表一代思想学术成就的杰出人物”,一般的介绍也往往是思想家(或哲学家)与文学家相提并论。而我认为:柳宗元思想成就的价值甚或超过了文学成就,特别是其民本思想所达到的高峰,雄视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数千年,几乎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相似文献   

2.
一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散文成就极高,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各体兼长:论说文雄深雅健;讽刺小品精悍犀利;杂记峻洁精奇;序、书、碑志等亦别具特色。诗歌创作也有其独特风格。比较而言,柳宗元的散文成就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高于诗歌的。  相似文献   

3.
一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散文成就极高,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各体兼长:论说文雄深雅健;讽刺小品精悍犀利;杂记峻洁精奇;序、书、碑志等亦别具特色。诗歌创作也有其独特风格。比较而言,柳宗元  相似文献   

4.
方苞抑柳谈     
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柳宗元,创造性地继承了先秦、两汉文学的优秀传统,与同样杰出的文学家韩愈一起,倡导了唐代古文运动,为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局面。他们的作品不仅代表了唐代散文的最高成就,而且对唐以后散文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但由于柳宗元的进步思想和他所参与的“永贞革新”曾长期受到歪曲,历代封建文人常常只推崇他的艺术成就而抹煞其作品的思想价值。清人方苞则不然,他不但指摘柳文所反映的思想内容,而且还贬低柳宗元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5.
对于柳宗元而言,永州应该是他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地方,他在思想和文学方面的成就主要是在永州的十年贬谪期间取得的;对于永州而言,柳宗元则或许是其八千年文明史上最值得纪念的一位历史文化名人,永州也因柳宗元而名闻天下。因了这种缘故,永州的柳宗元研究活动一直开展得比较活跃,而翟满桂女士的专著《一代宗师柳宗元》就是这当中的一项引人瞩目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6.
柳宗元散文的艺术境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宗元散文最具原创性的艺术成就。第一,是在传记散文方面,为普通平民百姓立传,从而突破了我国正史传记和非正史传记不为普通平民百姓立传的旧传统。第二,是在山水散文方面,创造天人合一的意境,从而开创了我国文学史上自然美与天人合一哲学相融合的山水散文意境的新局面。柳文两大艺术创获的思想根源,是柳宗元由于对人和自然的深刻体认,而突破了自己早期性恶论和天人二分论的思想束缚,而转变到以信任人性和契合自然为特征的性善论、天人合一论的思想系统。柳宗元传记散文和山水散文的全幅艺术成就,与韩愈的抒情性议论散文及传记散文,代表着中唐古文运动的最高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7.
刘禹锡论说文有别于韩愈文章的感情浓烈、气势逼人,也不同于柳宗元文章的忧愤激切、冷峻劲峭,别具一种客观冷静、沉着从容、豪隽刚健、超迈通脱的独特风格。这种风格的形成得益于中道思维方式对其创作个性的影响,以及朴素辩证法对其思想的深入渗透。  相似文献   

8.
骈文研究论六朝骈文是文学自身的畸形回归马立军 (1.1)六朝骈文的兴盛与文学的自觉———文学中心主义论系列论文之二莫山洪 (2 .1)六朝骈文审美情感的历史演变莫山洪 (3 .1)近百年清代骈文研究综述吕双伟 (4 .1)柳宗元研究界标 :韩、柳古文成就的文学史意义曹虹 ,陈曙雯 (1.6)柳宗元文学思想中的“情”“意”观述论刘绍卫 (1.12 )《江雪》诗的背景与寓意吕国康 (1.17)柳宗元的佛教戒律与孝道说杜寒风 (2 .5 )柳宗元对问文学研究郭莲花 (2 .8)“惠化”的思想行为与柳宗元柳州诗文阮璐 (2 .14 )论柳宗元的主体意识与文化心态模式化肖扬碚 (3 …  相似文献   

9.
新、旧《唐书》对柳宗元评价有很大差异,主要集中在对其政治活动的看法和对其文学成就的侧重点两方面。对二者评价差异进行剖析,可对柳宗元在唐末五代和北宋的接受状况有更为客观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柳宗元是我国中唐时期与韩愈共国倡导古文运动的文学大师。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尤以散文为高,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山水游记,被人比作“精金”、“名姝”,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本文拟就柳宗元山水散文的艺术特色,作些粗浅探讨。 明人王世员称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峭拔紧洁,”正可以概括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被贬永州后,柳宗元谪居一隅,物异俗殊,志士失路,充溢着怀才不遇的落寞情怀,模山范水时,他总是有意无意地将这种寥落情怀  相似文献   

11.
柳宗元自遭贬后,痛苦百端,其最者则为政治失意之痛苦。文章探讨柳宗元的政治痛苦及其慰解方式之间的联系,认为柳宗元巨大的政治痛苦虽然通过其寄情山水、浸心佛理、读书作文等方式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和转化,但并未能得到彻底解除。正是柳宗元政治痛苦与慰解方式的互动,激发和丰富了柳宗元文学创作,造就了柳宗元杰出的文学成就。  相似文献   

12.
钱谦益,号牧斋,在清初学界具有宗主地位,他对柳宗元的批评在清初具有代表性。由于他自身思想行为颇为复杂,因此他对柳宗元的接受也颇为复杂。主要表现在他高度评价柳宗元的诗文成就,认同其对儒释思想融合。但对其参与永贞革新却持否定态度。  相似文献   

13.
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军人物,他是语言革新家,也是文体革新家.他不仅对韩愈的传奇作品《毛颖传》从文学欣赏的角度加以肯定,而且借以阐述了自己的小说观.他创作了《童区寄传》等传奇作品,表现了他文学视野的开阔,文学创造力的旺盛.文章总结了柳宗元的小说理论和传奇创作经验,有益于全面认识柳宗元的文学成就.  相似文献   

14.
柳宗元的史传不仅有文学价值,还具备史学价值。柳宗元的史传具有史料学价值,其史传记载正史未载或忽略的内容,可补正史之阙。柳宗元的史传亦可印证中唐史学的发展状况,柳宗元的史传蕴含着浓厚的史学批评意识,涉及史学批评的道德标准以及如何看待历史事实以及历史变化动因等重要问题。柳宗元的历史文学成就也很显著,在史事整理上,他坚持实录理念,在史事的选取和整理做到言简意赅;在叙事艺术上,运用语言、神态、细节、对比等文学手法塑造传主形象,人物塑造风格朴素自然。  相似文献   

15.
柳宗元和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杰出的代表人物,文学成就不相上下。但在柳宗元生前身后,历史上一直存在着“抑柳扬韩”的事实。出现这种状况,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抑柳扬韩”现象产生的原因,对我们正确评价柳宗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纠正人们对柳宗元的偏见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他是唐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古文运动倡导者.对于他的政治思想、哲学成就、文学贡献,以及在古文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历来评论不少,有论文,也有专著,其中虽有贬抑之词,但主要倾向,基本观点,是肯定,是褒扬.这是符合历史事实的.但是,对柳宗元  相似文献   

17.
柳宗元是有唐一代最有成就的章大家之一。对其章思想,学多从学创作的角度去研究,而忽略了与其政治主张的结合。本试将柳宗元“明道”的章思想与“辅时及物”的政治主张结合起来,对其章思想做一全面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柳宗元和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杰出的代表人物,文学成就不相上下.但在柳宗元生前身后,历史上一直存在着"抑柳扬韩"的事实.出现这种状况,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抑柳扬韩"现象产生的原因,对我们正确评价柳宗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纠正人们对柳宗元的偏见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柳宗元散文句法的分析,明确柳宗元的古文实际上与骈文有着必然的联系,其古文句法具有骈散结合、质朴与华丽共存的特色,这些特色的形成,与柳宗元所处的时代有一定的关系,也与他的主张有一定的关系,这说明文体的演进是相互影响的。这种状况反映了中唐骈散相争所取得的文学成就。  相似文献   

20.
柳宗元和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杰出的代表人物,文学成就不相上下。但在柳宗元生前身后,历史上一直存在着“抑柳扬韩”的事实。出现这种状况,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抑柳扬韩”现象产生的原因,对我们正确评价柳宗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纠正人们对柳宗元的偏见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