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宗元和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杰出的代表人物,文学成就不相上下。但在柳宗元生前身后,历史上一直存在着“抑柳扬韩”的事实。出现这种状况,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抑柳扬韩”现象产生的原因,对我们正确评价柳宗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纠正人们对柳宗元的偏见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柳宗元和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杰出的代表人物,文学成就不相上下.但在柳宗元生前身后,历史上一直存在着"抑柳扬韩"的事实.出现这种状况,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抑柳扬韩"现象产生的原因,对我们正确评价柳宗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纠正人们对柳宗元的偏见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以“永贞革新”为分界线,其文学创作经历了为“政”到为“文”的转变。本文就柳宗元在心理上的这种转变进行探析,对其转变的原因做出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4.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其对柳宗元文章的接受在“扬韩抑柳”的前提下展开,认为柳文存在着几个不足:一是四六积习,二是模仿蹈袭前人,三是晦涩难懂,四是局促。朱熹对柳宗元文章的接受,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尤其是对清代桐城派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柳宗元的“骚体文”因其文体的特殊和艺术上的卓越成就,在宋代受到一致好评。北宋时期的晁补之第一次大量地评点柳宗元“骚体文”,初步确立了柳宗元在“骚学史”上的大家地位。南宋的朱熹在晁补之的基础上编订《楚辞后语》确定了柳宗元在“骚体文”创作上的经典地位。刘克庄对柳宗元“骚体文”艺术的高度认同,标志着柳宗元“骚体文”在南宋接受过程的趋于完成。柳宗元“骚体文”在宋代的接受与宋代学术思想的演进历程息息相关,其中透射出宋人“古中求变”的决心与勇气。  相似文献   

6.
茅坤在柳宗元文章接受史上地位特殊,是柳宗元文章地位奠定的关键人物。茅坤与柳宗元有相似的经历,对柳宗元能做出较客观评价。茅坤在韩柳问题上,能客观地评价柳宗元文章的地位,韩柳并称,柳宗元在古文运动中虽是协作者,但其成就与韩愈一样,在山水游记上则有过之而无不及。茅坤认为柳宗元是自古以来山水游记文章做得最好的文人,永州和柳州的山水与柳宗元的遭遇相结合,形成了柳宗元的游记文章,“公与山川两相遭”。茅坤还指出,柳宗元的文章是“谷风凄雨四至”,有风骚之旨。茅坤真正发现了柳宗元文章的价值,真正认识到柳宗元山水游记文章的地位,这在柳宗元文章接受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形成发展良好的个性”,“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我们要贯彻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教育培养目标,教师必须转变教育理念,树立先进的教育观,从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中吸取营养。柳宗元的教育方法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的。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写郭橐驼善种树,人问之其理,回答说:“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怎样能“致性”,能使树长得好呢?柳宗元认为应“不害其长”,“不抑耗其实”。“吾问养树,得养人术”,柳宗元在这篇文章里假养…  相似文献   

8.
黄庭坚承传了柳开、苏轼等关于柳宗元与韩愈、陶渊明同流的观点,进一部巩固了柳宗元的地位;他在“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等理论的指导下,表现出对柳宗元诗歌的全面接受;儒学复兴和文学复古的时代大环境及其相似的人生经历和平淡的审美趣味是黄庭坚接受柳宗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柳宗元在《非国语》中对《国语》所记载的不合于“道”的内容给予否定,突出表现了他的政治观点和思想观点。《非国语》的政论性突出地表现出柳宗元“德”的思想观念上。他认为“德”是统治者统治社会的先决条件,是使人归顺的力量。柳宗元“德”的思想意识即是“大中之道”;《非国语》的政论性还突出地表现出了柳宗元鲜明的政治观点和“德政”的执政理念;《非国语》的政论性还表现在思想、政治观点与现实的套切关联上。  相似文献   

10.
发生于唐代贞元至元和年间的古文运动,是我国文学发展史上首次文学革新运动.这场运动以韩愈、柳宗元为倡导者,它以对当时流行的浮艳文风起着“摧陷廓清”作用的文学理论和创作成就载入史册,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于这场运动兴起的政治原因和其他原因,对于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于韩愈,柳宗元的  相似文献   

11.
李欣 《语文天地》2015,(11):30-31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文笔秀美、节奏和谐、写景雅致、布局考究。笔者把文中诸多美点整合后,发现这是一篇首尾圆合的极精致的美文,游踪的圆合、情感的圆合、文章内涵的圆合,达到了景、情、人三者的高度融合。一、一“来”一“去”品景致柳宗元来小石潭的目的和又归去的原因,形成“一来一去”行为上的圆合。“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乃是“来”。与文本浅层对话,“伐竹取到”,理应认定柳宗元是来寻找美丽的小潭。从作者遣词于小潭的字面  相似文献   

12.
从情感基调上对柳宗元名诗《江雪》进行哲学细读 ,可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解读效果 :即“悲”的苍凉和“乐”的情怀。二者表面上矛盾 ,实则是文学悖论性的一个体现 ,这也正是文学永恒魅力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自“永贞革新”失败身遭贬谪之后,柳宗元几乎一直被悲伤、苦闷、抑郁、凄凉的情绪所左右,得不到解脱,本文从屈原及“骚怨”、陶渊明及田园诗与柳宗元的关系;柳宗元的个人性格与健康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原因等方面。分析了柳宗元的悲情因素,认为悲剧感、幻灭感、失意感是柳宗元无法摆脱的心结。  相似文献   

14.
柳宗元是我国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的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的中坚人物,是著名的具有进步思想倾向的文学家、思想家。对柳宗元的政治态度有个正确的了解,对于更确切地认识他的作品的思想价值是很有意义的。“四人帮”横行时期,大搞影射史学,给柳宗元恶意地加上“著名的法家”、“尊法反儒的斗士”等头衔,妄图实现他们篡党夺权的罪恶阴谋,这是应该批判清算的。但如果因此就对柳宗元加以贬低,这也不是实事求是的。有的同志在论述  相似文献   

15.
贺瑜倩丝 《文教资料》2020,(5):14-15,33
柳宗元在永州期间的许多作品都深受佛家思想的影响。他对佛家的借鉴不仅在于思想上的“统合儒释”,面对佛经中的题材和意象也有不同程度的借鉴。本文首先分析柳宗元“统合儒释”的思想形成,其次针对《三戒》的文本,着重分析柳宗元是如何通过借鉴佛经达到警示世人的目的的。  相似文献   

16.
从情感基调上对柳宗元名诗《江雪》进行哲学细读,可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解读效果:即“悲”的苍凉和“乐”的情怀。二表面上矛盾,实则是学悖论性的一个体现,这也正是学永恒魅力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张铁夫先生于2001年发表《柳宗元〈谪龙说〉考辨》一文,2005年又出版《柳宗元新论》,就柳宗元《谪龙说》“被緅裘白纹之里”一语提出新义。陈松柏先生《(谪龙说〉“是用来比喻王叔文的”吗-与张铁夫先生商榷》一文,先在2010年第五届柳宗元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布,后收入2011年《柳宗元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就张铁夫先生的见解提出异议。此文为张铁夫先生对陈松柏先生异议的再回应。  相似文献   

18.
章士钊的《柳文指要》是一部“文革”期间出版,曾经风光一时的著作。《柳文指要》的中心是“扬柳抑韩”,而其论证方式,则是将柳宗元的思想和1949年后的“新社会”相互参证。就“作意”而言,《柳文指要》当有章士钊企图紧跟新社会形势、证明自己的学术水平、古文水平,以及他作为政客好议论政治等动机。在“文革”“破四旧”的环境中,这部以文言写就,极端推崇柳宗元的著作的出版,主要得力于毛泽东和章士钊的交情以及政治合作关系。《柳文指要》观点的极端性,受到时代的影响,且完全背离了章士钊早年主张“调和”的哲学。从内容到出版,都充分说明:《柳文指要》是一部深富政治色彩的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19.
柳宗元使寓言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的重要原因乃其寓言创作的“有意为之”。其寓言大都写于被贬永州期间。结合这段时期柳宗元的心态,可看出此时他集中创作寓言的动因有二:一是借寓言抒发自己内心的抑郁不平和对保守顽固派进行嘲讽,此为被贬的客观环境所激发;二是将佛经神物故事引入寓言,借此曲折表达内心的政治愤懑,此为柳宗元主观意识的外射。透过柳宗元创作寓言的动因,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柳宗元的人格力量。  相似文献   

20.
柳宗元是中唐时期的著名的古文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学史地位的确立有一个传播的过程,根据接受美学的理论,我们有必要对其接受过程做一个系统的梳理。本文试图将唐人对柳索元的接受做一梳理,特选取韩愈、刘禹锡、吴武陵、刘昫为代表,将柳宗元的为人为文做深入的透视,探讨读者接受的深层原因,用历史的眼光透视柳宗元,力图建构动态的柳宗元接受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