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从性别叙事学角度分析英国当代女作家詹妮特·温特森的小说《守望灯塔》的叙事策略。《守望灯塔》采用框式叙述结构讲述了女孩银儿和灯塔建造者巴比·达克两个不同故事。温特森以女性视角叙述银儿自身的故事,以男性宏大视角和女性私密视角交替讲述达克的故事,从而形成两个性别不同的叙述声音,最终女性叙述声音超越了男性叙述声音,实现了性别化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2.
从性别叙事学角度分析英国当代女作家詹妮特·温特森的小说《守望灯塔》的叙事策略。《守望灯塔》采用框式叙述结构讲述了女孩银儿和灯塔建造者巴比·达克两个不同故事。温特森以女性视角叙述银儿自身的故事,以男性宏大视角和女性私密视角交替讲述达克的故事,从而形成两个性别不同的叙述声音,最终女性叙述声音超越了男性叙述声音,实现了性别化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3.
《到灯塔去》与《守望灯塔》中的意象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到灯塔去》与詹妮特·温特森的《守望灯塔》都不约而同地选取了"灯塔"这一意象,并且围绕这一意象各自构思了以上两部杰出  相似文献   

4.
托尼·莫里森的长篇小说《爱》讲述了黑人群体内部的爱恨情仇。作为非裔女性作家,莫里森为写出本民族的真实感人故事,在叙述困境中寻求出一条为黑人女性争取声音的道路。在《爱》这部作品中,莫里森采用兰瑟提出的三种叙述模式及作者型叙述声音、个人性叙述声音和独具特色的集体型叙述声音,结合全知与有限视角的不停流转,深化"爱"这一主题,并实现对女性话语权威的掌控。  相似文献   

5.
邓慧敏 《考试周刊》2012,(43):16-18
现代主义时期的文学,在主题、表现手法、叙述角度等方面与传统文学风格迥异。本文从现代主义诗歌入手,通过讨论《我究竟怎样爱你》和《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比较传统情诗和现代情歌的不同。文章从诗歌主题、艺术技巧、时空观念三个方面展开,分析《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的现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茹志娟的小说《百合花》,是一个战争背景下的温情故事,也是一篇宏大主题下的精致文本。本文试图从叙事学角度,着重于第一人称叙述者的话语,叙述视角和叙述节奏三个方面的突破,来证实《百合花》中“我”的情感历险。  相似文献   

7.
从第一人称叙述、书信体小说、家庭女教师故事三个方面探寻了《简.爱》叙述的叛逆和平衡。  相似文献   

8.
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写的是发生在儿童之间的故事,都体现了"美的情感,爱的奉献"这一主题,都是从儿童的经验世界出发,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这种感情.<给予树>是本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在圣诞节到来之前,小女儿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课文叙述角度独特,从妈妈"我"角度来叙述这个美丽的故事,通过"我"的观察、心理变化及行为来体现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整篇课文处处洋溢着爱的思想、美的情感,时时闪烁着人文的光彩.  相似文献   

9.
温特森是英国当代最富争议的小说家之一,《守望灯塔》是她的最新力作,延续了温特森一贯的女性主义主题.文章应用热拉尔·热奈特的叙事理论,从外层叙事、内层叙事和混合叙事等方面来说明温特森如何通过非线性的叙事隐喻地揭示女性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对自我生存状态的反思以及自我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喜马拉雅不是“飞来峰”,领略《奥达的马队》、《最新的和森林有关的复仇故事》等中篇的宏深主题、民族人物形象和自由开放的叙述方式,有助于我们读懂阿来和他的代表新时期长篇小说“艺术峰线”的《尘埃落定》,进而读懂“跬步”和“千里”的辩证法,明白艺术高峰和科学技术高峰等文明灯塔之由来.  相似文献   

11.
威廉.福克纳的小说《押沙龙,押沙龙!》中存在着四个彼此之间有巨大差异的叙述人,且叙述人与人物身份重合。每个叙述人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颠覆他人叙述、建构属于自己的主人公故事,妄图建立自己的叙述权威,从而导致了《押沙龙,押沙龙!》叙事的虚构性和不可靠性。本文拟从叙述人身份的特殊性出发,勾勒四位叙述人对故事建构—颠覆—重构的叙述过程,从而见出《押沙龙,押沙龙!》独特的叙事。  相似文献   

12.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到灯塔去》与詹妮特·温特森的《守望灯塔》都不约而同地选取了“灯塔”这一意象,并且围绕这一意象各自构思了以上两部杰出的作品。虽然所选之物相同,然而在两个作家的笔下,相同的灯塔却具有完全不同的象征意义。本文就从这两个相同的象征物着手,通过分析两者内在不同的意义,来探讨弗吉尼亚·伍尔夫对詹妮特·温特森的影响以及后者对前者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冯桔 《鸡西大学学报》2012,(11):107-108
《福尔摩斯全集》中一共收录了四篇中篇、五十六篇短篇,是古典侦探小说发展黄金时期的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有趣的是,包括中篇在内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是由华生充当叙述者,只有三篇故事的叙述角度不同。试从叙述者、视角的角度来分析这三篇作品,即《福尔摩斯退场记》《王冠宝石案》及《皮肤变白的军人》,探讨变换了叙述角度所产生的特殊叙述效果。  相似文献   

14.
《又来了,爱情》是英国著名作家多丽丝&#183;莱辛晚年的重要作品之一。它的叙述层次主要划分为故事内叙述层、元故事叙述层1、元故事叙述层2以及元元故事叙述层,这些叙述层次在言语行为边界和本体边界是否跨越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层次之间主要存在着直接因果关系和纯主题关系。  相似文献   

15.
"因爱而爱"是勃朗宁夫人《葡萄牙人十四行诗集》中第十四首诗歌的主题。本文从审美角度解析了该诗及其译文。  相似文献   

16.
采用叙事学的方法来分析《教父》,从时间角度来分析该小说故事的叙述,包括从时序、时距、时速方面,对叙述时间的处理是小说情节发展和主题开发的基本手段;从时间结构来分析小说为读者理解提供了新的视角,使小说的结构更清晰。  相似文献   

17.
沈婷 《文学教育(上)》2011,(15):151-151
周新天先生的《心随野蜂飞》是一篇具有多种技巧和隽永意味的优秀短篇小说。本文从叙述视角、行文时序和章节结构三个方面对这篇小说进行叙事学分析:认为文本的视角是一种富有情感色彩的“糅合式”视角,文本时间和故事时间交织穿插、错落有致,章节结构上二元对立反应了自然与文明的对抗。《心随野蜂飞》通过丰富的叙事技巧巧妙地表达了对家园的守望和对原始文明遭到破坏的叹息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8.
从空间叙事的角度来考察《子夜》的结构,会发现它具备了“横剖面”小说的一些基本特点——故事空间化、主题空间化、人物空间化。作品淡化了时间线索,强化了空间线索,章与章之间通过空间的转换进行衔接,每章之中又分为不同的场景,不同场景之间以空一行的空白作为分隔标志,完成从一个场景向另一个场景的转换。从空间的角度来分析《子夜》的叙述结构,给我们重新解读、评价《子夜》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空间角度来看《子夜》,让我们看到了从时间角度(或故事角度)所看不到的东西,发现了其独特新颖的叙事结构。这种现代性的叙事结构与作品中的主题、人物相契合,带有现代主义小说的基本特质。  相似文献   

19.
王平 《海外英语》2014,(8):207-208,210
爱米丽的《呼啸山庄》被世界各国的学者从多方面,多角度地进行研究。该文采取对比分析、举例说明的研究方法,通过比较分析作品中各个人物和上下两代人的爱情,结合爱米丽自身的时代背景,分析说明《呼啸山庄》中爱情悲剧的原因,从"我与自我"的角度引出这部作品的主题是"爱"。  相似文献   

20.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豪雨果的长篇巨作,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为光辉灿烂的著作之一。从"原型批评"的角度来看,《巴黎圣母院》带有《圣经》中的一些文学元素,本文将从替罪羊形象、U形叙事结构、爱与救赎主题以及善与恶的主题着手,探析小说中的圣经文学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