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李吉林(著名儿童教育家、语文教育专家、特级教师,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教育规划专家组成员,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春天已回大地,草长莺飞,百花齐放,沉甸甸的八卷本《张庆文集》也沐浴着明媚的春光传到我们中间,让今天会场散放着浓浓的书香,洋溢着我们对张庆先生的深深敬意。  相似文献   

2.
2009年4月16日,《张庆文集》首发式暨张庆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在南京举行。本次会议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华东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等单位主办,江苏教育出版社、南京凤凰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等单位承办。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原教育部副部长王湛、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教育部  相似文献   

3.
《小学青年教师》编辑部收到了一篇题为《教材的缺陷》的文稿。这篇文稿对某个版本语文教材中《燕子》一课的文字改动提出了质疑。该编辑部约张庆先生就这一问题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4.
江苏教育出版社倾力推出《张庆文集》张庆先生毕生致力于语文基础教育的实践研究和理论探索,为语文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尤其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张先生出任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带领苏教版小语教材编写团队立足传统,勇于创新,探索出一条"民族化、现代化、简约化"  相似文献   

5.
朱家珑同志嘱我为即将出版的《张庆文集》作序,我深感惶恐。张庆老师是学富品高、在小学语文教育的实践研究和理论探索方面成绩卓著的专家,拙笔难以表述其辉煌业绩之一  相似文献   

6.
张庆先生的文集出版了,这让我感到十分惊喜,同时也多少有些意外:一是一位普通的语文教师能够出版文集,无论其学问如何,这在当今又能有多少人呢?二是在我的印象中,张先生  相似文献   

7.
朱家珑同志嘱我为即将出版的《张庆文集》作序,我深感惶恐。张庆老师是学富品高、在小学语文教育的实践研究和理论探索方面成绩卓著的专家,拙笔难以表述其辉煌业绩之一二,只能以学习张老师的点滴体会聊表敬佩之意。初识张老师,始于接触国家课程标准苏教版第一册小学语文教科书。清晰地记得当时一打开教科书,扑面而来的是汉语独特的美,母语浓浓的情,诗情画意,充盈其间。我惊喜万分,  相似文献   

8.
理解新教材的编写意图黄祖训:今天,我们选定的一组课文是人教版的课改实验教材小语第二册中有关夏天的一组文章,单元前面有一个简短的导语和一篇帮助识字的韵文,然后是五篇课文:《古诗两首》《荷叶圆圆》《夏夜多美》《要下雨了》《小壁虎借尾巴》,后面有一个“语文园地”(含“我的发现”,“口语交际”、“展示台”)。要教好这个单元的课文,我想,老师们有必要理解新教材的编排特点,由此悟出新的课改理念。大家就从对教材的整体理解说起吧!  相似文献   

9.
学校让我上一节引领课,思忖了许久,我和学生们共同学习了《我喜欢》一文。这是一篇清新隽永的散文。见微知著,捧着这篇文章,托着沉甸甸的教案,上完《我喜欢》之后,我陷人了深深的沉思:课堂需要在哪些方面引领呢?  相似文献   

10.
【教材简析】 本单元由两篇精读课文《将相和》《草船借箭》、两篇略读课文《景阳冈》《猴王出世》和《口语交际》《习作》及《回顾·拓展》几部分组成。单元专题“中国古典名著”贯穿始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日前,一篇《猴王出世》教学实录引起了我的思考,下面摘录片断: 师指名读第一段。 师:多么流利…… 关于这个猴子,我有一肚子的话要跟你们说!  相似文献   

12.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主编张庆先生提出了“倡简、务本、求实、有度”的精神,其中“倡简”,顾名思义,就是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他认为简简单单地教语文,应当具备这样几个特征:头绪简化,目标单纯;课堂情境相对稳定,而不是像走马灯那样频频转换。我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六册《赶海》一课时,做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3.
张庆老师立论颇多,诸如工作策略类的,语文教学类的,社会活动类的,家庭生活类的……不但质朴深刻,而且脍炙人口,雅俗兼备。其中关于生活幸福指数的五老论,很得圈内同仁特  相似文献   

14.
《少年闰土》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经典课文,下面,我们以此文为例,具体谈谈教师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求是崇实鼎新——崔峦小学语文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是一本自选集。崔老师从自己40年的小学语文教育研究、几百篇的文章中选出几十篇结集出版。纵观全书,字里行间洋溢着以人为本的情怀,处处闪耀着继往开来的理性思辨的光辉。一、以人为本的情怀“天地万物,以人  相似文献   

16.
张立霞 《小学语文》2009,(10):16-18
在中国的语文课堂上讲鲁迅、读鲁迅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让鲁迅进人小学语文教材,是我们教材编写者的夙愿。与鲁迅相关的课文,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主要有三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少年闰土》《有的人》。这几篇课文是分散安排的,前两篇在教科书同一册次的不同单元,后一篇编排在另一册。在新课标实验教材中,则专门编写了“初识鲁迅”专题,除了上面提到的三篇课文外,新编入了《一面》。  相似文献   

17.
云海 《云南教育》2001,(14):14-15
理解和掌握教材 ,一方面是从整体上把握全套、全册教材的结构、编者思路 ,一方面是认真吃透和掌握单篇教材。这里特别强调教材和课文的区别。课文指选入教材的一篇篇文章 ,教材不仅包含课文 ,还包含着为理解课文或指导学习课文的插图、编者所设计的“思考·练习”等。如第二册第三课《泉水·小溪》这篇教材 ,从教材来说就包含“课文、插图、韵文后面的词语、‘思考·练习’、生字条”五部分 ,“课文”只指那篇韵文。再如第六册第九课《飞机遇险的时候》 ,这篇教材就包含着四个部分 :课文、插图、生字条、“思考·练习”。课文是教材的主体 ,…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标准》提出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浙江版教材第五册第三单元的三篇课文 (《这是我小学的老师》、《我要一本书》、《燕子过海》)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 ,文章中生动隽永的语言、令人遐想的画面意境、丰满高大的艺术形象给学生一次次心灵的撞击。因此 ,我觉得以此为切入口 ,引导学生在欣赏、推敲、美读中去感知美、理解美、体验美 ,不失为教学本单元三篇课文的好方法。  一、欣赏画面 感知形象美本单元三篇课文图文…  相似文献   

19.
《少年时代的毛泽东》是沿海地区小学语文第九册(2002年修订版)的一篇课文,介绍了毛泽东8岁和16岁两个时期的学习情况,表现了少年毛泽东认真学习、博览群书、志向远大、忧国忧民的优秀品质,对青少年很有教育意义。不过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篇课文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注音有误“崇高责任”的“崇”在课文中注音误为cóng,查遍大小字典,“崇”的注音都是chóng。二、漏了标点符号课文第三自然段有句“他非常喜欢读小说,《说唐》《说岳》《西游记》《封神榜》《水浒传》《三国演义》等”,这句中所列举的书名之间要加上顿号,表示…  相似文献   

20.
是“缩水”还是“瘦身”?针对名家名篇《燕子》一文的改动,一线教师和编写教材的专家发出了自己不同的声音。薛瑞萍老师的观点尖锐、鲜明,显示了一位思考型教师可贵的“钻探精神”“较真精神”,张庆老师则引经据典,回溯到上个世纪初的语文教材编写细节, 其深厚的学养令我们叹服! 争鸣的目的不为“华山论剑”, 只为“沟通无限”,以便引起我们对教材更多的关注和思索。如今的教材种类越来越多,选文越来越开放, 这是令人欣喜的。但是,来自教师和孩子的声音还不够响亮! 关于教材,您一定也有许多的话要说,那么,有话就大胆说,“争鸣”这个栏目就是你“想说就说,说就说个痛快”的黄金地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