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郑州师范学院和中州大学的聋哑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聋哑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活动量与身体自尊的现状和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聋哑大学生的身体自尊存在性别差异,且锻炼组与非锻炼组之间存在差异,体育锻炼与身体自尊存在很大的关系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探讨我国中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自主支持感、身体自尊及生活满意感之间的关系,验证基本心理需要和身体自尊的中介效应潜变量路径模型,对基本心理需要理论(Deci&Ryan,1985)进行了检验.1 200名6至9年级的中学生参与了自主支持感、基本心理需要、身体自尊及生活满意感的量表测验,结构方程模型各项拟合指标指数支持了假设模型.结果显示:各变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且相关性均非常显著,基本心理需要在自主支持感与身体自尊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而身体自尊在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与生活满意感关系间也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为促进青少年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中学体育课老师有必要营造一种自主支持的课堂氛围,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三种基本需要;基本需要理论在强调集体主义文化的中国中学生体育课堂中的适切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在体育锻炼心理领域对旅游专业大学生身体自尊与职业定向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身体自尊是否可以有效预测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定向。方法:基于前人已有的问卷,对问卷修改形成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学生职业定向问卷和身体自尊问卷,对职业技术学院291名学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通过T检验和方差分析表明,身体自尊、职业定向在性别、城乡、年级上存在差异。体育活动在性别、城乡上存在差异。进一步,通过相关分析,结果发现,身体自尊与职业定向和体育活动显著相关,职业定向与身体自尊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体育活动增强学生身体自信,而身体相关的自尊主要预测学生的职业倾向。  相似文献   

4.
湘西州聋哑体育教育是湖南特殊教育和学校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聋哑体育教育有与普通教育完全不同的价值和功能,对促进聋哑学生建立"健康第一、终身锻炼、快乐体育"的体育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行为习惯,提高其人际交往、社会适应和体现个人价值等起着特殊作用,同时促进特殊学校体育的发展。拟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出发,运用文献资料、归纳演绎及文化分析等方法针对湖湘文化对聋哑体育教育的积极影响进行探讨,认为影响主要表现在:伟人体育思想对湘西特殊学校聋哑体育教育的促进发展、地理环境和民族风俗对湘西聋哑体育教学内容的补充、湖湘文化的精神力量对湘西聋哑竞技体育的鼓舞作用等。  相似文献   

5.
聋哑青少年学生身体自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聋哑高中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影响我国聋哑高中生身体自尊的主要因素有活动的参与程度、重要他人的评价、性格因素。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湖南省湘西州少数民族村落体育的开展现状以及村落农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湘西州少数民族村落体育人口偏少;村落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不积极;体育锻炼形式及内容也相对单一,所使用的场地器材简单;缺乏村落体育的组织管理机构及健身指导员。针对这种现状提出:应发展湘西州村落经济,夯实村落体育的发展;拓宽了解体育宣传渠道;注重村落农民的体育意识的培养;利用地方优势和民族体育资源,开展湘西州村落特色体育活动;加大经费的投入力度,因地制宜的推进村落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加强湘西州村落体育骨干的培训与管理的相关对策。旨在为湖南省湘西州少数民族村落体育的积极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运用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采取抽样调查方式对黑龙江省部分城镇居民女性中青年群体身体自尊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详细阐述了城镇居民女性中青年群体不同年龄、职业特点人群及体育人口、非体育人口的身体自尊情况现状、规律和特点,并分析了不同人群产生不同调查结果的内、外部影响因素.为后续研究预测城镇女性中青年群体的体育活动状况及探讨身体自尊与自尊的具体內在关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于春艳 《浙江体育科学》2012,34(3):98-103,110
为了进一步揭示青少年体育生活方式的养成机制,从体育锻炼心理学的角度,选取体育价值观、身体自尊两方面的因素,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351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各项心理指标对青少年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其中,青少年的体育生活方式不容乐观;体育价值观对体育生活方式中的体育行为参与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二者也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身体自尊对形成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身体吸引力、身体价值感、一般自尊和一般生活满意感4个分量表为研究工具,对276名广州市普通中学的高中生和普通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身体吸引力、身体价值感、一般自尊和一般生活满意感都会受到性别与年龄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参与体育锻炼可以对青少年的身体价值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只有达到体育人口的锻炼标准,体育活动才会对青少年的身体吸引力和一般自尊产生显著的影响;身体吸引力可以用性别、年龄、锻炼程度进行预测,身体价值感可以用身体吸引力、性别、锻炼程度进行预测,一般自尊可以用身体价值、年龄、身体吸引力进行预测,生活满意感不受锻炼程度的影响,无法用一般自尊、身体自我概念、锻炼程度、年龄及性别等自变量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0.
重点探讨初中生身体自尊、体育锻炼感觉和体育锻炼参与情况.采用文献资料法、心理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对906名初中学生进行研究.结果:第一,初中学生体育锻炼运动量偏小,远远低于我国体育人口规定的运动量,并且男生多于女生、城市多于乡村;第二,初中学生的身体自尊总体无显著的性别和区域差异,但在身体吸引力维度上,乡村学生比城市学生评价更高;第三,初中生的体育锻炼感觉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高于女生.体育锻炼感觉无显著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