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一、揭示课题,直入重点1.学生自读自悟,自主理解各段的意思。2.点击课件第二自然段,重点介绍世纪宝鼎的样子。(1)轻声读一读,同桌合作学习,用“先写鼎的……再写鼎的……然后写鼎的……最后写……”说一段话。(2)作者用什么方法向我们介绍的,“象征”是什么意思?(3)“堪称”又怎样理解?为什么说宝鼎“堪称宏伟杰作”?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3.以上三个问题,同桌交流讨论合作学习,指名回答并点评。4.比一比,赛一赛,看谁找到了语感,表情朗读得好。学生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越读越好,教师给予鼓励。5.感情朗读达到高潮,教师小结:(配乐)是啊,整个宝…  相似文献   

2.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播放学生张涛在自选商场购物的生活场景。提问:这是什么地方?张涛同学在干什么?(学生观察图画,讲述画面内容,培养观察与表达能力)2.课件出示课题:自选商场。("商场"是本课的两个生字,先指名拼读,  相似文献   

3.
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美丽的星空”课件或插图:看到这幅美丽的图画,你们想说什么?(启发发挥想象描述图画意思)又想问什么?(激发对宇宙奥妙的幻想)  相似文献   

4.
师: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先请大家看录像,边看边思考两个问题:“我”在殡仪馆的礼堂里看到了什么?什么事使“我”惊异?(出示CAI课件,课件内容为第一段课文配音朗读,呈现鲁迅先生追悼会的画面)(学生看录像后,回答问题)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教材六年制第二册第31课《锄禾》是一首通俗易懂的古诗。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6个生字及其相关的词语;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对劳动人民同情的思想感情;会背诵这首诗。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教学步骤可以这样来设计: 一、解诗题,明大意。 1、出示课题后,指导学生看插图思考:①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一位农民伯伯顶着烈日在庄稼地里锄草。)②“锄禾”是什么意思?(“锄”是锄草的工具,在这里是指锄草的动作,“禾”就是幼小的庄稼苗。“锄禾”就是指给禾苗锄草。)  相似文献   

6.
一、导入课文:简简单单教语文第一次:1.课前播放《春天在哪里》歌曲。师: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生:春天在哪里)师:春天来了,我们都想去找春天,你想到哪儿去找春天?(生:公园、野外、草原、校园的花圃)师:春天到了,我们都想找到明媚的春天。有一位中国古代的诗人写了这样两句诗——(课件出示:“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师:自己读一读,想一想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生:儿童不知道到哪里去找春天,只知道往游人多的地方去)  相似文献   

7.
片断一:教学平均数1.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活动吗?(喜欢)你们学校举行过运动会吗?(举行过)学校举行跳绳比赛,老师拍了一些画面,同学们想感受一下激烈的比赛场面吗?(课件出示画面)2.你想说什么?(课件出示跳绳比赛,分男生组、女生组,各有3人参加跳绳比赛。教师把一部分学生的比赛成绩做了统计,制成统计图,  相似文献   

8.
一、修改游戏方案,初步感知圆的应用1.出示课件。活动方案:20个小朋友站成一排,进行套圈比赛,看谁先套住玩具小熊。对于这样的比赛,你有什么想法?你认为怎样安排合理?为什么?(出示课件)  相似文献   

9.
一、观察画面 ,认识生字针对学生对“超市”都比较熟悉这一特点 ,可充分利用书中插图揭示课题 ,这样既贴近儿童生活 ,又能为识字教学奠定基础。1 出示课件(将书中插图制成课件) ,提问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你看懂了什么?2 板书课题 :自选商场。3 认识生字 ,理解“商场”的意思 ,并认识这两个字。4 巩固偏旁“土”字旁提问 :你在“商场”这两个字里发现自己熟悉的偏旁朋友了吗?你还知道哪个字带有土字旁?二、创编故事 ,学习生字1 出示课件 ,创编故事。图中这个小朋友叫明明 ,他和妈妈一同来到自选商场买东西 ,明明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 ,他对妈…  相似文献   

10.
目的:1.通过观察画面形象以及黑夜背景,理解画面所包含的内容。2.学习用一段话说出一幅画的意思。3.学习有顺序地翻看图书。准备:背景图两幅(白天、黑夜),小图书人手一册,大图书一本。过程:活动一讲述活动1.出示黑夜背景图,提问:①这是什么时候?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星星、月亮出来了,天也黑了。)②黑夜里,人们为什么要睡觉?  相似文献   

11.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并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2.读懂课文内容,学习运用多种句式进行表达。学习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不同的表达句式,对一些句子尝试换一种说法。学习准备1.教师搜集课文中各种鲜花开放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观察和收集不同植物开花的时间。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多媒体配乐展示各种鲜花,交流:你认识哪些鲜花,最喜欢什么花,为什么?2.出示“花钟”图片:知道这是什么吗?(学生自由联想)3.出示课题:读题后有什么疑问吗?二、整体感知1.自己读课文,说说读…  相似文献   

12.
王珺  赵占国 《云南教育》2003,(32):41-4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二册(人教版)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发现问题师:(电脑课件出示小明购物的情境)看,谁来到了我们的教室?(学生高兴地说:“蓝猫”)你们愿意坐上卡通快车和蓝猫一起去旅行吗?(全班齐声:愿意)师:现在就进入今天的第一站;蓝猫专卖店。(课件出示小明到蓝猫专卖店买东西的情境)师:仔细观察,谁看懂了这幅画面的意思?生1:我看到了小明来买东西。生2:我看到了商店里的玩具车36元一辆,乒乓球拍39元一副。小明手中只有8元钱,不够买。老师:你观察的真仔细。谁能根据你看到的情境提出你想要解决的数…  相似文献   

13.
一、揭题 二、讲读第一段 1.(抽读第一段)白杨树生长在怎样的环境里?这儿连用了三个“没有”说明什么? 2.“茫茫”写出了大戈壁什么特点?“浑”是什么意思?“浑黄一体”呢?课文中哪句话具体地写了“浑黄一体”的景象?(出示灯片,引导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体会环境的恶劣)  相似文献   

14.
一、导入课文:简简单单教语文第一次:1.课前播放《春天在哪里》歌曲。师: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生:春天在哪里)师:春天来了,我们都想去找春天,你想到哪儿去找春天?(生:公园、野外、草原、校园的花圃)师:春天到了,我们都想找到明媚的春天。有一位中国古代的诗人写了这样两句诗——(课件出示:“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师:自己读一读,想一想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生:儿童不知道到哪里去找春天,只知道往游人多的地方去)师:你们比古代的人聪明。不仅儿童喜欢去找春天,大家都想去找春天。我们的冰心奶奶也要去找春天,她把这两句诗改了一…  相似文献   

15.
课前准备⒈教师准备:教学预设,多媒体课件(或拍摄一个在自选商场购物的录像,或收集有关商品实物及商品的包装)。⒉学生准备:去自选商场购物,观察商品及购物方式;收集商品包装,认读商品名称。(没有自选商场的,可去商店、小卖部或集市观察商品及购物。)“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趣释题⒈师:孩子们,老师先请大家欣赏一段画面,注意观察:画面中的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播放多媒体:人们在自选商场购物。)(学生看画面说。板书课题:自选商场)认读课题中的生字,齐读课题。师生共同提醒“:商”和“场”的声母都是翘舌声母,分别是“sh”和第一课时“ch…  相似文献   

16.
一、出示词串一,设置情境,感受黄河气势1.同学们,看看这些词有什么特点?你理解它们的意思吗?请你用朗读表达你对词语的理解。(教师用多媒体出示词语:万马奔腾、浊浪排空、波浪滔滔、惊涛骇浪、湍急的黄河、险恶的风浪、汹涌的激流)2.读了这一组词语,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3.这些词都是描写黄河的,想不想看一看滚滚黄河的壮观场面?(播放录像片断)这就是九曲回肠、气势磅礴的黄河,这就是孕育了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母亲河。谁能来给这段录像配一配音,朗读这个句子。(出示文章第一段)4.黄河的磅礴气势,也征服了历代文人墨客,你能背出描写黄…  相似文献   

17.
导人新课 上课开始老师就说:同学们都很喜欢看老师表演“节目”,现在我就表演给大家看。(教师打开幻灯机)你们看银幕上有什么?(什么也没有)大家再仔细看看,(老师往幻灯机上放一片披针形叶。学生回答:是一片树叶。)这片叶子是什么形状?(长条形)对!老师这里还有一片叶子,(又出示一片披针形叶)看它是什么形状的?(也是长条形)现在老师把这两片叶子组合起来,看看它像什么?(学生高兴地叫起来——像大帆船!)说得对,它真像大帆船。这是老师用叶子做的面。叫做“叶画”,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六课:叶画(板书课题)。  相似文献   

18.
教学过程一、品词析句渗透学法(一)精读第一句话1.课件出示春天插图:(1)仔细观察(板书: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图画,说说自己看到的及想到的,从而理解课文。)(2)哪句话写的是这幅图?(生读第一句话)谁来说一说(板书:说),这句话写了什么?  相似文献   

19.
同学们,我们的家乡哈尔滨近几年在经济建设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课件出示索菲亚教堂、龙塔、欧亚之窗、公路大桥)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第二册第5单元.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导入新课 师:(课件出示:果园大门)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生高兴地答:"果园!")想进去看看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