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5 毫秒
1.
2007年教师节,37位教育工作者被重庆市人民政府评选为第二届“重庆名师”。2006年,《今日教育》对首届“重庆名师”作了《重庆名师之魅》策划,受到全国读者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
2007年教师节,37位教育工作者被重庆市人民政府评选为第二届重庆名师。2006年,《今日教育》对首届重庆名师作了《重庆名师之魅》策划,受到全国读者的高度关注。重庆名师,究竟因何而名?随着第二届重庆名师榜的揭晓,这个问题开始萦绕于编辑与读者心中。2008,《今日教育》试着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3.
2007年教师节,37位教育工作者被重庆市人民政府评选为第二届重庆名师。2006年,《今日教育》对首届重庆名师作了《重  相似文献   

4.
“名师”因何而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话题。尤其是“科研兴校”、“特色化学校建设”、“教师发展学校”、“校本课程”、“校本研究”、“校本培训”等一系列新理念的兴起,不仅变革了传统的学校观念,更是前所未有地把教师推向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与核心位置,教师角色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和期待。正因为这样,以培养“名师”、打造“名师”为主题目标的“名师工程”成为各地和各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与目标。那么,“名师”因何而名?1.“名师”是倾其所爱为教育的奉献者为教育倾其所爱,无私奉献是名师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李勇,高级讲师,全国优秀教师,重庆名师。荣获重庆市中专系统优秀班主任,重庆市委教育工委表彰的优秀党员,入选《重庆名师画册》。现任职于重庆教育管理学校。  相似文献   

6.
名师之魅作为教育主流媒体的《今日教育》报道“重庆名师之魅”“师者师”,传达了社会对教师的尊重,宣扬了为师的光荣。由此,重庆名师从幕后走到台前,为更广泛的直辖人所熟知和敬仰。  相似文献   

7.
刘文东,中学研究员级教师,特级教师,重庆市名师。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兼职教授。在教育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在《语文教学通讯》等权威刊物上发表代表性论文10篇。获重庆市优秀教改成果一等奖1项,获重庆市基础教育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主编《思想者的思考》《中小学教师的人文素质》《高中语文学习辞典》等学术著作和学生用书7部。现任职于重庆市万州区教师进修学校。  相似文献   

8.
钟能文 《山东教育》2008,(12):64-64
近年来,一些教师在获得“特级教师”称号或评上高级职称后,便自一诩为“名师”。而一所学校“名师?”的多少,则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显示了学校教学质量的优劣。但实际情况是,只有部分教师在成为“名师”后仍一在教育教学上不断创新,并带动其他教师共同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还有一些教师一旦成为“名师”,便无心教学,走进“名师不鸣”的怪圈。  相似文献   

9.
罗阳佳 《上海教育》2004,(10S):13-13
2004年4月《上海教育》圆桌论坛首场研讨会——“名师工作室的使命”举行。研讨不仅追溯了名师工作室的形成原因,剖析了工作室的职责、任务和经验。而且更加明晰了名师工作室的现代使命——“名师要成为上海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力源”。会议上,理念碰撞,思维发散,为与会者提供了精神大餐和创新思路,半年来,不断有新的区县加入建设名师工作室的队伍中,更多的区县将“名师再造”的工程引入深入,使名师工作室不仅成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抓手,更成为了推动区域整体发展的重要切入口。  相似文献   

10.
秦勤 《今日教育》2008,(1):18-19
当得知戴国平获得“重庆名师”称号时,所有认识她的人都说:“戴老师得这个奖,实至名归。”  相似文献   

11.
《今日教育》2007,(6S):35-37
作为教育主流媒体的《今日教育》报道“重庆名师之魅…‘师者师”,传达了社会对教师的尊重,宣扬了为师的光荣。由此,重庆名师从幕后走到台前.为更广泛的直辖人所熟知和敬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200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决定实施“质量工程”。作为“质量工程”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从2007年开始,将原来每3年评选一次的“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改为每年开展一次。根据《意见》要求,今年4月,印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评选表彰工作的通知》,启动了“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的评选表彰工作。  相似文献   

13.
“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体现和社会地位的象征还看其中的名师,他们同时折射出一所高校的学术底蕴、文化内涵以及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4.
本期对“名师”这一话题进行专门讨论,既有行政部门领导的灼见,又有专家教授的真知,更有参加“名师计划”培训的一线教师的体会。通过讨论,以期大家对名师的标准有所了解,使自己的业务发展有个参照,进一步做好学科教学工作:朝着优秀教师甚至名师的方向走去。本刊将开设《名师风采》、《成才之路》两个栏目,宣传、推广优秀教师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以促进教育改革,适应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欢迎在教学、教研工作中取得突出业绩的教师积极投稿,字数在3500左右。  相似文献   

15.
江南 《宁夏教育》2013,(2):39-39
2013年1月25日,我区“中小学塞上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启动仪式暨首场专题报告会在银川举行。首批崮是确定的48名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参加了启动仪式,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学院院长陈锁明博士参加了首场讲座。“中小学塞上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是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的具体行动。  相似文献   

16.
卢雁 《上海教育》2006,(10A):9-11
“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体现和社会地位的象征还看其中的名师,他们同时折射出一所高校的学术底蕴、文化内涵以及发展潜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2004年4月《上海教育》圆桌论坛首场研讨会——“名师工作室的使命”举行。研讨不仅追溯了名师工作室的形成原因,剖析了工作室的职责、任务和经验,而且更加明晰了名师工作室的现代使命——“名师要成为上海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力源”。会议上,理念碰撞,思维发散,为与会者提供了精神大餐和创新思路,半年来,不断有新的区县加入建设名师工作室的队伍中,更多的区县将“名师再造”的工程引入深入,使名师工作室不仅成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抓手,更成为了推动区域整体发展的重要切入口。  相似文献   

18.
2008年5月11日,由学习报社组织的“百所名校建基地,千名名师搞科研”大型教研工程在山西省运城市正式启动。这项工程围绕学习报社主持、参与的两项国家级研究课题——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中小学校园文化研究》和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学习研究》——展开。  相似文献   

19.
《学语文》2021,(2):56-56
为了给广大“名师工作室”提供成果展示的平台,《学语文》开设“名师工作室”专栏,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由“名师工作室”首席专家负责组稿,一般三篇,作为一个专栏刊发。2.在《学语文》封二、封三或封底,用整版彩页刊登该“名师工作室”的介绍材料,包括有关图片。  相似文献   

20.
近读《中国语文人》(张蕾、林雨风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在敬佩“中国语文人”的同时,总会情不自禁地思考:名师是怎样炼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