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活动目的:1.学会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数。2.初步形成5以内的数概念。活动准备:1.演示板一套、小插板每人一套。(课前把上课用的小棋子摆放在插板上)2.课前学会儿歌《小树苗》、《树儿摇》。  相似文献   

2.
活动目标 1、学习数与物的对应。 2、培养幼儿的对应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演示板一套,小插板每人一套。 2、《黑猫警长》录音磁带。 3、数字卡片,儿歌字卡一张。 4、幼儿课前学会儿歌《真勇敢》。  相似文献   

3.
活动目的: 1.学习10以内数的手口一致正数、倒数。 2.复习认识上、下空间方位。  相似文献   

4.
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序数的概念。2.学习由少到多排序。活动准备:1.演示板一套,小插板每人一套。2.课前学会儿歌《仔细听》、《站好队》、《看转盘》。  相似文献   

5.
1.学习运用符号,比较数的大、小、一样多。2.在操作中让幼儿初步理解数的大、小与多、少之间的关系。1.演示板一套、小插板每人一套。2.幼儿课前学会儿歌《不能错》。3.教师课前学会儿歌《大嘴巴》多》。4.儿歌字卡一张,教师自制大、小、多、少、一样多汉字字卡各一张。  相似文献   

6.
活动目标1.通过学习儿歌《搬米》,启发幼儿懂得团结力量大的道理。2.学习用手指偶表演儿歌,锻炼幼儿手脑并用的能力,促进幼儿小肌肉的发育。3丰富词汇:“轻轻”“晃来晃去”。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活动准备1.将儿歌《搬米》改编成故事,并录制成配乐故事。2.设计制作《搬米》的轮动推拉投影片一套。3.制作小蚂蚁手指偶。(幼儿每人三个)活动过程第一部分:利用电教投影片表演配乐故事《搬米》1.表演前,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幼儿自然进入故事情景。教师:小朋友你们看,他是谁呀?(投影显示一只蚂蚁)一只小蚂蚁在路上散步…  相似文献   

7.
冯宝梅 《考试周刊》2014,(68):193-193
<正>一、活动目标评析【活动目标】(一)感受顺数、倒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二)感知10以内的倒数,了解倒数逐个少1的数量关系。(三)提高观察、比较及推理能力。首先该活动的3点目标体现了三个维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法与过程、知识能力三个方面,并且符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总目标中的第1点及第3点,激发幼儿认识和探索环境中的数  相似文献   

8.
陈健  张岚  林伟锋 《福建教育》2013,(12):37-37
【活动目标】1.感受顺数、倒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2.感知10以内的倒数,了解倒数逐个少1的数量关系。3.发展观察、比较及推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活动目的: 1.学习10以内数的点数。 2.培养幼儿形成10以内数的数概念。  相似文献   

10.
徐菁 《今日教育》2009,(7):23-24
活动目的: 1.训练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 2.学习50以内2个2个地数,5个5个地数,培养幼儿数群概念。  相似文献   

11.
张容 《今日教育》2009,(7):28-28
活动目标: 1.幼儿喜欢唱歌活动.愿意大胆歌唱 2.复习色彩单词,能唱会歌曲《sing a little song》;  相似文献   

12.
数数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会手口一致地点数百以内正数、倒数。 2、培养幼儿数数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一、盲目综合 案例:一位老师在开展题为《儿歌创作大奖赛》的活动时这样进行:1.让学生听一组儿歌;2.让学生观察一组动物活动的场面:3.组织学生交流有关动物的样子、生活习性等;4.小组合作创作儿歌:5.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喜欢画画的为儿歌绘制插图,喜欢唱歌的练习唱儿歌,喜欢跳舞的为儿歌编舞:6.组织交流展示。(其中最后两个环节用去了一大半的时间,整个过程又唱又跳,热闹异常……)  相似文献   

14.
小小侦察兵     
活动目标 1.练习钻爬、平衡、翻越等,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能主动、创造性地参与活动,发展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桌子、梯子、平衡木、装有海洋球的米袋、牛皮筋做的铁丝网、自制地图、水彩笔等。以上物品每小组一份。 2.塑料泡沫板、小方形或长方形积木、雪碧瓶若干。 3.《小海军》音乐磁带。 4.幼儿听过有关侦察兵的故事,会唱儿歌《我们都是侦察兵》(可根据《我们都是机器人》儿歌改编)。  相似文献   

15.
活动内容:“比多少” 活动目的:学习比较物体的多与少,并能说出多与少的部分 活动准备:演示板一套、小插板每人一套、课前教会儿歌《苹果鸭梨比一比》、《翻过来》、《比一比》  相似文献   

16.
李欣 《今日教育》2009,(11):23-24
活动目标: 1.学习掌握20以内正、逆排序,培养幼儿的序数概念。2.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3.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相似文献   

17.
教师要上一堂成功的课.至关重要的是制定好教学目标。但有些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上存在着一些误区。 误区一:目标不具体 中班数学活动《巩固8以内的数》的目标有二:1.观察纸牌什么地方一样和不一样:2.能排列成各种形状。前者未明确要求幼儿观察纸牌的什么(大小、形状、颜色、图案,还是图案的排列)一样和不一样?后者,没有明确指出要求幼儿能把“什么”排列成各种形状。  相似文献   

18.
内容和要求1.了解和区别10以内的单、双数。2.知道逢双(或逢单)数数比一个个数要快。3.培养幼儿观察和分析能力。情况分析幼儿已学习过10以内的相邻数和倒数1~10,在这基础上再来学习和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可能会减少一些学习的难度。估计三分之二的幼儿能完成本活动的学习要求,个别还能超过要求。其余的孩子中,有的因为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有的因为智力发展较差,反映较迟钝,学习进度可能迟缓。因此我们设计了《老虎和小兔》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用游戏活动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基础差的幼儿能初步学会区别10以内单双数和逢双数数的方法。能力强的幼儿对10以上的数也会逢双数数。  相似文献   

19.
1.学习按大一小排序。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1.演示板一套,小插板每人一套。(公鸡、小鸡、狮子、兔子、西瓜、桔子、草莓放在插板上)2.自制郊游挂图一副,动物磁铁图片若干。《去郊游》磁带一盘。课前学会儿歌《金箍棒》。  相似文献   

20.
【设计思路】儿歌《谁饿了》是本班幼儿小班时早操音乐的其中一部分。刚进入中班,我经常听到幼儿在自由活动时哼唱这首儿歌,而且当看到现在小班幼儿在玩这首儿歌音乐游戏时.他们也会很感兴趣地在一旁跟着玩。于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