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直以来,远程教育被认为是具有较优的成本-效益,并为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用于扩大其国民接受教育机会的手段。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教育需求的变化,在线学习等学习形式的涌现,远程教育的这种优势是否发生了变化, 它还具备原来所拥有的成本-效益优势吗?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特别专访了德国籍国际远程教育领域知名学者托马斯·赫尔斯曼博士。托马斯·赫尔斯曼(Thomas Hulsmann)主要从事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重点是开放与远程学习的成本-效益研究。早期,赫尔斯曼作为德国技术联合会的工作人员,在非洲的一些国家从事数学教学工作长达十多年,并于1994年在马达加斯加开发数学教材时转入远程教育领域。目前,他就职于德国奥登堡大学远程教育中心。赫尔斯曼多年来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开创了自成体系的远程教育的成本-效益研究和实证研究方法,对欧洲多个国家的远程教育机构做了实证分析,取得了目前为止对远程教育成本-效益分析最出色的实证分析成果。  相似文献   

2.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服务文化研究”明确了远程开放教育管理文化的本质是服务文化。远程开放教育服务文化研究的内容包含学习支持服务的内涵和外延研究;服务观念在远程教育中的重要性研究;支持服务的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研究;支持服务的成本效益研究;远程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支持服务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3.
教学点在远程开放教育中具有桥头堡的地位和作用。全国67所普通高校的网络教育学院的校外教学点有许多设在地市级电大。电大开放教育的在校学生规模超过了全国网络教育在校生总数的70%。地市级电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点的实际。电大地市级教学点的质量、规模与效益如何平衡?本文通过电大远程教育成本效益实证与比较研究课题直接调查了西部、中部和东部3个省21个地市级电大教学点连续4年的远程开放教育成本数据,实证研究了这些教学点远程开放教育在教学效果与传统教学效果相同的假设条件下的规模效益。研究结果表明,地市级电大开放远程教育生均成本存在规模经济特征,即随着在校生规模的扩大,生均成本是下降的。二次型的计量模型回归结果进一步显示,地市级电大教学点开放教育在校生数的最佳规模整体上看为7800人左右,条件好的地方有向上的扩展空间。研究发现,教学点生均可变成本与生均成本间差距较大,地市级电大生均成本下降还有余地。本文的估计结果还反映出,当规模的改变引起生均成本改变,存在着资金投入方向的问题。研究建议,应增加直接改善远程教育质量提高的投入,如精品课程的投入、教师学习支持服务的投入等,以保证质量、规模和效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4.
托尼·贝茨(Tony Bates)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托尼·贝茨(Tony Bates)是一位从技术媒体与成本效益的角度研究远程教育的国际著名学者。他20多年在英国开放大学技术开发领域的实践以及在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开展远程教育国际合作的经历表明,他关于技术与媒体在教育中应用的ACTION模式,关于远程教育经济学成本效益研究,关于技术媒体、远程教育与国家发展的宏观分析,关于知识、技术与未来学习的思考等都对国际远程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无论是理论建树,还是实践创新,他都是国际远程教育界的名家巨匠。研究其人其事无疑对远程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亚洲开放大学协会第20届年会从不同的视角探索了开放与远程教育在应用新技术过程中应关注的问题。中外专家重点论述了远程教育的资源共享、教学方法的改进、远程教育成本效益的发挥,以及远程教育科研的促进等方面的课题。这些内容对我国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战略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远程开放教育是“国家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1999—2007)”探索的新领域。教学点在远程开放教育中具有桥头堡的地位和作用。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在校学生规模超过了全国网络教育在校生总数的70%。全国67所普通高校的网络教育学院的校外教学点有许多设在地市级电大。电大地市级教学点的质量、规模与效益如何平衡?本文通过“电大远程教育成本效益实证与比较研究”课题直接调查了西部新疆、中部湖南和东部福建3个省21个地市级电大教学点连续4年的远程开放教育成本数据,实证研究了这些教学点远程开放教育在教学效果与传统教学效果相同的假设条件下的规模效益。研究结果表明,地市级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生均成本存在规模经济特征,即随着在校生规模的扩大,生均成本是下降的。研究发现,教学点生均可变成本与生均成本间差距较大,生均成本下降尚有余地。在地区差异上,各地市级电大因所处地理位置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现象。研究从教育经济学角度构建了二次型计量模型,其回归结果显示,全国地市级电大教学点开放教育在校生数的最佳规模整体上约为7800人,分省看,福建、湖南、新疆地市级电大最佳规模分别约为9100人,3800人和2200人,这为扩大远程开放教育规模经济提供了参考。本文的估计结果还反映出,当规模的改变引起生均成本改变,办学主体存在资金投入方向的问题。研究建议,应增加直接改善远程教育质量的投入,如精品课程的投入,教师学习支持服务的投入等,以保证质量、规模和效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7.
文章旨在探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成本与效益问题,提出其研究领域(框架体系),阐明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成本核算的意义、要求、程序;并且强调效益分析应该同时注重内部效益和外部效益分析,最终提出要"成本"和"效益"结合分析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成本一效益是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从远程教育发展历程中学习理论变化的视角,探讨由学习理论演变带来的远程教育成本结构的变化,进而提出现代远程教育成本一效益实现的可能路径。研究认为,远程教育学习模式背后的学习理论,从独立学习与自主学习演变到今天基于社会建构主义和联通主义的学习,社会性交互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从而使得用户而非内容成为机构的核心价值,这种基于梅特卡夫定律的价值实现决定了未来远程教育实现成本一效益的可能。因此,远程教育需要从大规模用户、基于数据挖掘的精确定制服务以及网络价值衍生的互补性服务着手,实现其市场价值。研究认为,远程教育成本一效益的实现路径,取决于经过实践证明的代表时代特殊性的远程教育学习理论。  相似文献   

9.
基于Web Services的远程教育平台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各种远程教育系统难以沟通,网上教育资源难以共享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Web Services的远程教育平台的设计方案,对该平台的系统结构、功能模块以及角色设计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远程教育的变迁:新技术与成本结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将首先回顾远程教育的经典定义及基本理论,如Otto Peters的远程教育工业化理论等。这类经典远程教育的实践代表首推广泛使用印刷和广播技术的英国开放大学。传统的远程教育成本-效益分析,是基于媒体无差异论的假设和规模经济潜能而展开的。媒体无差异论的假说使得远程教育的成本-效益分析很大程度上变成了成本分析。成本分析可以构建各种远程教学的成本结构,并基于成本因子进行数学建模。早期的开放与远程学习最突出的缺点是师生交互的困难。新的数字技术在这个方面可以实现两种不同的应用:一种更加类似于传统的面授教学(如远程课堂,虚拟讨论等),另一种则充分利用了数字技术的潜能,增强了学习者和学习内容的交互(如虚拟现实)。两类应用中,新技术的成本结构是很不相同的。实时技术或异步虚拟讨论强调师生之间的交互,因此,它在边际成本和学生的数量之间,建立了一个固定对应的关系。同样,新技术可以优化基于资源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成本结构与传统远程教育相似,其开发成本可能很高,那么为了降低平均成本,就必须扩大招生的数量。但是,大多数学者认为教育质量和师生交互是息息相关的,提供充分交互的远程教学模式才能有生命力。这就意味着新形式的远程学习成本将会提高,而这种远程教学由于成本高昂,很可能让传统远程教育市场上的学生敬而远之。远程教育如何挽回一些由于师生交互需求的增加而损失的效益(损失是因为新技术对传统远程教育成本结构的影响)?有两种方法可以考虑:协作和使用学习对象。远程与开放学习作为一个学习系统,其所有要素并不需要完全属于一个组织。这就可以通过降低任何一个组织的开发、教学、开辟新市场的成本,从而实现协同优势。学习对象不仅可以应用在一门课程的生命周期中,还可以在多个不同课程中使用。这就不仅可以在一门课程的选修者中分散开发的固定成本,而且可以在多门不同课程的总体选修学生中分散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