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语言与其相对应的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习语是语言文化语用智慧的结晶。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展示了英汉习语中的隐喻特征,反映了英汉习语的文化特色,揭示了隐喻的认知过程,表明了隐喻在英汉习语乃至整个语言现象中所担当的重要角色并阐释了隐喻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李婷婷 《内江科技》2011,32(5):51-51,76
概念合成理论为研究语言隐喻现象的认知活动提供了统一的理论框架。隐喻是语言活动中的常见现象,广泛活跃于英汉广告中。据此,本文借助这一理论,从认知角度研究英汉广告中的隐喻现象,探究其意义建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从认知的角度研究英汉颜色隐喻的异同,并探讨其形成的文化因素以及在英汉互译中如何处理这些颜色词,对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学习具是十分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概念隐喻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概念隐喻不仅是语言的,也是文化的、认知的。基于人类共同的经验和认知,英汉语言有很多相似的概念隐喻,但同时由于深层文化差异,英汉概念隐喻在源范畴的选取,源范畴与目标范畴之间的映射还存在着差异。英汉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对英语教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探讨人类隐喻认知机制的形成规律,提供人体概念隐喻的实证研究基础,促进语言教学和跨文化交际,文章在查阅大量英汉人体概念隐喻词语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和分析英汉语言中有关人体隐喻词语的始源域和目标域,揭示了英汉人体概念隐喻表达方式之间的完全对等性、部分对等性和非对等性。  相似文献   

6.
张瑾 《科技风》2011,(1):21
隐喻是语言的一种普遍的现象,不同语言之间在隐喻的使用上有很大差异,隐喻在不同的文化中既有共性又存在个性,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注意信息传递的等值。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方式,更是一种认知方式和推理机制,本文以英汉的许多习语和名著中许多隐喻的运用为例,旨在探讨隐喻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隐喻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随着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的发展,隐喻的跨语言对比研究备受关注。本文选取英汉时间概念隐喻的认知差异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大量英汉语料的对比研究,从认知的角度分析英语和汉语在时间概念隐喻上的异同及其成因,并阐述该研究在外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认知隐喻理论简要分析了英汉语言中的植物隐喻异同。植物隐喻极大丰富了人类语言,并且将一直处在不断演变发展当中。英汉植物隐喻研究有助于两国人民进行更好的跨文化交流,避免因为语言表达差异而造成的交际尴尬与障碍。  相似文献   

9.
语法隐喻体现了语义和语法之间的转化,在成人语篇中大量存在.名词化是语法隐喻的主要来源,是科技英语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英汉两种语言在形态、意念上有所不同,名词化程度也不一样.以语法隐喻认知模式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语法隐喻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茵 《内江科技》2008,29(2):63-63,35
隐喻是文化的载体,是语言的形式组成,同时又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这些特征使得将隐喻引入外语学习过程显得既有可能又有必要。本文尝试从认知功能的角度,在隐喻基本概念及其认知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隐喻思维和隐喻认知价值的研究得出隐喻思维创造并影响语言的学习,隐喻思维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是决定性的。隐喻与语言、文化的密切关系为隐喻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保障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1.
乔敏 《科教文汇》2012,(29):130-130,208
语言的修辞现象带有很浓郁的文化属性。由于中西方文化和语言特点的差异,中英新闻语言也表现出了很大的不同。本文拟从修辞的角度对中英新闻语言的相似和不同进行探讨,希望能加深读者对汉语和英语语言特点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董芳 《科教文汇》2011,(28):126-127
本文以地域文化研究为基础,运用功能语言学为工具,通过对众多电影片名功能的分类,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电影片名的翻译要紧密结合语言文化的差异性、译入语的语言优势及地域文化特色,为电影片名的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不同的研究方向,也再一次证明了语言学是在社会文化背景下,研究翻译语言的新动力和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魏俊彦 《科教文汇》2011,(4):52-53,73
本文旨在对语言习得的普遍顺序进行心理学的分析,试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及分析心理学的角度对语言习得的机制加以解释,得出以下结论:语言习得存在共性,但也不应排除个性;语言习得以人脑的生理机制为前提。  相似文献   

14.
李莉  任重远 《科教文汇》2012,(17):124-125
众所周知,年龄是外语学习中学习者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外语学习特点。本文通过社会、心理、生理三方面对儿童与成人的外语学习特点进行概述、比较,提出针对儿童与成人的不同外语教学策略,提高外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张艳丽 《科教文汇》2012,(28):99-100
体态语是人们交流思想、表明态度、表达感情的交际手段.研究和使用体态语有助于我们进行跨文化交际。本文通过研究东西方体态语的差异,讨论了其形成的原因,并且分析了其现状,说明了了解体态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宋淑敏 《科教文汇》2012,(28):103-103,112
礼貌语言具有文化差异性。认知决定礼貌语言的文化差异性。英语教学应当重视礼貌语言的文化导入。  相似文献   

17.
刘蕊 《科教文汇》2014,(34):130-131
性别差异在任何一种社会制度或一个国家都在以不同的程度存在着,由于这一社会现象如此的普遍,在语言中自然也会有所体现。本文主要是对性别语言与性别语言差异进行了总体概述,探讨了性别差异对于英语语言应用的影响,并分析了出现性别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张文捷 《科教文汇》2012,(13):149-150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也反映着社会。男女社会分工的不同,使其所使用的语言具有各自的特点。独特的社会文化和心理特征也塑造了男女用语的不同特色。日语中女性用语是日本社会人文文化与语言文化的双重反映。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日本女性用语的特点及语言性别差异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reports on the underlying IR problems encountered when dealing with the complex morphology and compound constructions found in the Hungarian language. It describes evaluations carried out on two general stemming strategies for this language, and also demonstrates that a light stemming approach could be quite effective. Based on searches done on the CLEF test collection, we find that a more aggressive suffix-stripping approach may produce better MAP. When compared to an IR scheme without stemming or one based on only a light stemmer, we find the differences to b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When compared with probabilistic, vector-space and language models, we find that the Okapi model results in the best retrieval effectiveness. The resulting MAP is found to be about 35% better than the classical tf idf approach, particularly for very short requests. Finally, we demonstrate that applying an automatic decompounding procedure for both queries and documents significantly improves IR performance (+10%), compared to word-based indexing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20.
翻译并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转换。英语翻译中最关键的问题是中西文化的差异。通过选择科学的方法避免文化差异方面的错误,译者能够提升翻译的准确性。鉴于此,该文从中西文化差异视角入手,梳理总结英语翻译技巧,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