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单项选择题是中考政治试题的主要题型。为了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是否准确牢固,命题者往往在该题型中设计一些认识或思维上的“陷阱”,考生稍不注意就会出错。下面结合例题,谈谈这些“陷阱”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
赵虎 《中学理科》2006,(5):20-20
物理试题中提供的图像,如描述物理场景的实物图,描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图线等等,对解题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考生在大脑中模拟出动态的物理场景,迅速弄清物理过程,根据物理量的变化,建立起物理模型,确定临界状态,从而找到解题思路.但在解题时应注意命题人故意设置的一些“图像陷阱”,考生往往由于思维定势或凭直觉经验,很容易掉进这些“图像陷阱”中.现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3.
姚成 《中学理科》2006,(3):40-41
在高中化学试题中,命题人往往故意设置“陷阱”,用以考查考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考生思维的灵活性。如何才能轻松地避开“陷阱”正确解题呢?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选择题是中考必考题型.由于其考查内容和方式的灵活性和迷惑性,一些考生往往容易掉进“陷阱”,被那些看似简单的含“或”选项搞得晕头转向.为了帮助学生练就“一箭中靶”的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5.
东南风  江凌 《高中生》2012,(1):34-35
高考时.命题人常用考生熟悉的句式结构设置陷阱,使考生得出错误的结论。考生在解题时,町以通过意群分析法来看穿陷阱.选出正确答案。  相似文献   

6.
高考题中的解答题,必有一道三角函数题.命题者往往将一部分条件隐藏在题目之中,设置陷阱来迷惑考生.下面列举可能出现的“陷阱”题,以提醒同学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7.
化学习题往往通过“陷阱”的设计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识破习题陷阱是知识掌握的标志,走出习题陷阱是知识能力提升的表现。本文通过提示习题中的陷阱旨在指导考生正确解题。  相似文献   

8.
综观近年来各地的物理中考试题,可以发现,为了测试考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的实际水平,命题人往往会别出心裁,设计一些看似简单但实际有“陷阱”的试题.面对这样的“陷阱”,甚至使平时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也会感到迷惑而容易出错.那么,怎样破解这类试题呢?  相似文献   

9.
为了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性质、定理的理解是否深刻、思维是否严密,命题者常会在试题中精心设置“陷阱”,考生如不注意往往会误入“陷阱”。本文对中考中经常出现的“陷阱”加以分类,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考命题的日趋成熟,出题者越来越多地把考点蕴涵在更复杂、更高级、更难识别的语境中.或使有些题目看起来似曾相识,轻而易举就可选出“正确答案”,结果却往往出错。这些题目就是常说的“陷阱题”。要答好这类题,同学们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具备一些识别“陷阱”的能力。本文将结合近几年高考题及各地模拟题来揭示形形色色的“陷阱”并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在历年的中考试题中,常会出现一些题目,虽然难度不大,但由于命题者故意设计“陷阱”,制造解题障碍,使得那些知识掌握不牢固、概念含糊或审题不慎的考生常会误人其中,造成失分.下面列举一些“填选”中常见的“陷阱”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迷惑性试题,又称干扰题、“陷阱”题,在每年的高考化学试卷中,命题者为了考查考生的能力,人为地设置了迷惑性试题.不少考生由于平时缺乏这方面的训练而误人“陷阱”.笔者在此就高考中的常见迷惑性试题给予归纳.  相似文献   

13.
一元二次方程问题中,往往有一些容易被忽视的条件隐含其中,使解题者误入“陷阱”.本文列举此类问题中常见的“陷阱”,希望同学们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4.
在英语考试中,一道看似简单的单选题,背后往往隐藏着重重玄机。考生如果不能破解出题人设置的“障眼法”,便会落人“失分陷阱”。那么,“障眼法”究竟有哪些?又该怎样破解?从下列例题当中,考生也许会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5.
概率与统计是近年来高考考查的热点内容,多以“一大题一小题”形式出现,其难度以中档、容易为主.为了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往往在考题中设置一些巧妙的“陷阱”.这些陷阱极具迷惑性,有着较强的诱导性.一不小心,便会跌入其中.为了使同学们不再被其误导,本文就以概率与统计考题中几个常见的极易混淆的问题为例进行剖析,以期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帮助,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数学题中的隐含条件往往最容易被忽视,这些隐含条件通常被称为题中的“陷阱”,做题过程中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去.本文首先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为您探出“陷阱”,然后再出几道题让您试一试,可得小心“陷阱”哦!  相似文献   

17.
物理高考命题者总是试图设置一定数量带有陷阱的试题,它与常规题不同,具有较强的引诱力,较大的迷惑性,较好的隐蔽性,因而当学生遇到这种题目时,极易掉入陷阱而导致错解.这一方面暴露了考生在一些知识经验上还存在着局限性。另一方面也暴露了考生在思维方法上存在着问题.同时,这也给物理教师的教学提出了一个新课题——“陷阱”问题的教学.下面笔者以高考物理试题中的“陷阱”问题为例,从物理教学的角度对其作一简单的分类,并给出一些防止陷入陷阱的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18.
由于圆中有关的点、线、角及其他图形位置关系复杂,命题者存命题时容易设置“陷阱”:而存解中考题时,有些考生往往因对已知条件的分析不够全面,忽视某个条件(包括隐含条件)、某种特殊情形,  相似文献   

19.
高考命题者常常利用熟悉的句型结构,或者一些固定搭配来制造陷阱,让考生在非常神气的心情中快速地得出错误的答案。针对这种情况,笔者粗略归纳了常见陷阱题的类型并加以分析,希望能对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巧识陷阱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陷阱一利用定势思维,设置"陷阱"高考中命题者常常利用考生思维定势这一特点,有意编拟一些比较特殊的句子或结构来测试考生对某一知识点的灵活处理技巧和深层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