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刑事辩护率低迷是困扰我国刑事诉讼的问题之一.在当前司法改革形势下,为突显尊重和保障人权、促进司法公正等目标,刑事辩护亟需改革,由有限辩护向普遍辩护迈进.然而,普遍辩护与诉讼效率和有效辩护短期内可能产生的冲突,以及良好辩护环境和制度保障的缺失是推进普遍辩护进程中的障碍.从刑事案件类型化下的差异辩护、被追诉人自主辩护及制度构建等方面寻求解决之道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仅在未成年人犯罪范围内规范了较为全面的量刑调查制度。确立我国公诉案件刑事和解量刑调查制度对实现刑事和解的目的与价值,保障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顺利进行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就有必要对公诉案件刑事和解量刑调查制度适用范围和调查内容予以必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刑事司法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为了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实现量刑的公平正义,"量刑辩论"应运而生。"量刑辩论"是理性思考的结晶,不仅具有深厚的刑法基础,也有可靠的理论支撑。根据"量刑辩论"的精神要求,《刑事诉讼法》第160条必须加以修改。  相似文献   

4.
公诉权必然包含量刑建议权,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和刑罚个别化要求公诉机关具备并充分行使量刑建议权.量刑建议权在实体公正、程序公正及诉讼效率诸层面具有较高价值,构建量刑建议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构建不同的审判程序以适应不同种类的案件需要,在公正和效率之间追求平衡点,是各国刑事立法改革的共同趋势。刑事案件的简繁不一,导致目前我国刑事简易程序在适用中出现局限性。从经验和规范的角度看,将刑事处罚令程序引入到诉讼程序之中,实现程序再分流,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是我国刑事立法改革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法治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关于刑事诉讼的相关理论也处于不断完善趋势,且带有鲜明的特色社会主义色彩。从刑事诉讼角度出发,我国在相关法学理论方面较为丰富,不断探索出较多适用于的各阶段发展中的理论,对进一步完善刑事法治可起到关键性作用。本文主要从司法职权合理配置、刑事证据、程序正义、人权保障以及创新改革等理论着手,对刑事诉讼涉及的法学理论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7.
辩护权是被告人身上所具有的最核心的诉讼权利,它肩负着保护公民免遭国家权力的侵害和代表人民监督司法运行的历史使命。健全与成熟的辩护制度是公民对抗国家权力滥用的武器,是每一个公民合法权利的保护屏障,也是公民维护自己切身利益的最后一道防线。文章通过引入李某某等五人涉嫌强奸罪一案,提出刑事诉讼中律师辩护制度的一个问题:即在被告人不认罪时,辩护人能否做有罪或罪轻辩护。  相似文献   

8.
在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情况下,刑事司法行为如何进行,是法律实践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本文从理论法学的角度,探讨了法无明文规定情况下的刑事司法操作的行为模式、观念基础与价值取向,并对我国刑事司法相应的改革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精神病辩护在学界中有一定的争论,笔者试着从精神病辩护保留论者的角度出发对精神病辩护存在的必要性进行论证。目前我国精神病辩护存在许多问题,证明主体的问题,证明标准,证明责任的分配,精神病鉴定程序启动难。这就需要从精神病证明上进行规范,完善精神病启动程序。  相似文献   

10.
尽管我国在修改刑事诉讼法时曾试图借鉴国外的起诉中一本主义,修改后刑事诉讼法也对检察院提起公诉案件移送证据的范围作了一定限制,但是我国按照有关司法解释规定及习惯做法,对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刑事案件,公诉机关在一审庭审时或之后即将其所掌握侦查、审查起诉卷宗向法院移送,因此就不可避免将指控犯罪之外,侦查机关最初所获得的大量侦查材料一并移送到法官手中,未诉余罪影响量刑之事实客观存在。囚此,对未诉余罪影响量刑之法理分析,并研究如何对这一现象进行规制就确有必要。  相似文献   

11.
针对刑事诉讼中的鉴定活动的理论研究现状,以及司法实践现状,本文将以刑事司法实践为基础,努力总结刑事诉讼中的重复鉴定现象带来的各种问题及有益经验。在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和我国司法改革的大背景下,以现行鉴定制度为基点,结合当前刑事诉讼法的修改进程和刑事证据制度的前沿研究,对重复鉴定问题作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并且借鉴国外先进立法及各地区的试点成果,结合我国当前的改革步伐,以《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的出台为契机,进行适用性论证或者对策性研究,从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及理由,以彻底解决我国刑事领域长期存在的重复鉴定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刑事政策与刑事法律,应当沿着轻缓化和人道化的方向发展。借鉴西方国家的有益经验,从刑法谦抑性、经济性与人道主义原则出发,对我国轻罪刑事政策进行全方位完善。立足我国检察机关的职能与司法实践,轻罪刑事政策在检察工作中的适用应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扩大相对不起诉范围;引进轻罪暂缓起诉;通过量刑建议,以体现对被告人适用刑罚上的轻缓;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辩诉交易制度;对未成年人轻罪实行非刑罚化处理。  相似文献   

13.
古代刑事司法制度实行的是口供中心主义原则,口供被称为证据之王,现代刑事司法活动中,口供对于定罪的作用已经大大降低.本文试从当前口供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实际地位出发,简要阐释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并进而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认罪认罚案件中,控辩双方的较量主要集中于审前阶段,律师如何从被追诉人的角度出发,利用法律赋予的权利与被追诉人充分协商以实现有效辩护是值得探讨的问题。针对有效辩护面临的障碍,通过明确有效辩护的标准、完善值班律师制度、保障控辩双方实质性的平等协商、增强被追诉人权利意识、完善无效辩护审查救济机制等途径,律师才能实现有效辩护,从而保证量刑建议的合理性,保证被追诉人认罪认罚的自愿性、明智性。  相似文献   

15.
程序教学是国外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其教学效果显著,经济实用,它从控制论的一般规律出发,使信息过程最佳,教学过程算法化,因而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有效反馈信息,及时强化正确反应,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基本知识、技术、技能.通过运用程序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模式,探讨体育教学程序的设计与要求,从而解程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问题.为体育教学与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程序性辩护是随着人们对程序正义的深入肯定与认识而被日趋重视的一种“积极的”、“进攻式”的辩护形态。本文分述了程序性辩护的概念、内容、意义、保障措施,指出其不仅可以促使辩护成功,督促追诉机关依法执法,同时还彰显了程序正义,保护了被追诉者的宪法性权利,并根据我国司法实践的现状提出程序性辩护的有效实施还有赖于各种保障措施的完善,这主要包括我国控、辩、审三方诉讼构造的重构、相关立法缺失的完善以及律师辩护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死刑复核程序是对死刑案件被追诉人设置的一个特殊的救济程序,2012年《刑事诉讼法》对死刑复核程序作出了修改,使死刑复核程序呈现了诉讼化的倾向,但是对于死刑复核程序中的律师辩护没有过多涉及,因此有必要在借鉴我国台湾地区强制辩护制度的基础上,在死刑复核程序中构建强制辩护制度,以使辩护人在死刑复核程序中真正发挥作用,实现死刑复核程序权利救济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刑事速决程序的目的是更好地解决有限的司法资源同法治化进程中不断加剧的司法负担之间的矛盾。我国刑事简易程序经过了长期不懈的完善,但始终未解决形式太过单一的问题。借鉴各国经验,冲破现有简易程序的藩篱,细化适用对象的范围,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繁简分流的多元化刑事速决程序是在维护司法公正的前提下,保护被告人权利、优化司法资源的科学选择。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图摆脱传统的注释性研究方法,从实证层面进入到价值层面,对我国现行刑事再审程序所存在的价值缺陷和制度缺陷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以期有助于我国刑事再审程序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审判监督程序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补救程序。笔者在对这一程序进行分析后认为,法院不能成为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机关。如果由法院提起审判监督程序,会导致诉讼职能的混淆,导致法律监督的错位,引起证据规则的混乱,带来上诉不加刑原则的虚置等后果。从完善审判监督程序出发,提出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机关一体化,对按审判监督程序审理的案件一律开庭审理,从而保证审判监督程序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