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论中华武术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文化一体化的趋势,是世界文化多样化的统一,是各种文化的相互认同、相互并存、相互借鉴和利用。中华武术国际化是世界文化多元一体化的需要。中华武术国际化是对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弘扬;竞技武术全球化是实现中国武术国际化的一种手段;要维系传统武术文化内核,又要超越传统武术文化;使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更适合中华武术国际化传播。  相似文献   

2.
跆拳道的推广传播对中国武术国际化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跆拳道的推广传播给予中国武术国际化的启示是:制定一套评判标准相对简便、可操作性强、适应现代竞技比赛的竞赛规则;建立、健全武术的各类协会和组织,利用网络进行武术的国际化传播推广;根据武术受众和现代竞技比赛的需求改造武术,增加武术的观赏性和群众基础;完善武术教学和训练体系,在国内外建立关于武术理论、文化、技术、动作规格、训练、竞赛等方面的统一标准.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武术国际化发展进程进行重新认识,分析制约武术国际化进程的因素,并提出武术国际化发展、传播的基本方针、策略,为武术走向国际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标准化"的视角探讨了当前竞技武术(套路)国际化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中包括:器械、服饰、竞赛项目设置等.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竞技武术(套路)所使用的器械,在形状、质量、纹饰等方面应进一步"标准化".使其更适于训练、比赛.具备更丰富的武术文化内涵和更高的科技含量;竞技武术(套路)服饰.在式样、面料、颜色和图案的"标准化"设计上,应使其更富东方文化内涵、更加美观、最终成为国际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一个显著标志;在竞技武术(套路)项目的"标准化"设置上,应使其更加简化,相对独立,便于学习传播、训练竞赛.  相似文献   

5.
对竞技武术运动发展现状和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竞技武术运动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从竞技武术概念及竞技武术发展的历程开始,对竞技武术发展中存在问题、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21世纪竞技武术运动发展对策,为竞技武术运动进入奥运,走向世界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探讨了亚运会对中国武术国际化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扩大中国武术对外传播、推进中国武术向竞技化方向发展、促进亚洲国家武术水平的提高等,有助于中国武术由亚洲逐步推向世界。  相似文献   

7.
武术国际化传播的受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众是武术国际化传播的终点,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传播的效果。研究认为:武术国际化传播过程中对所有的受众采取一种传播方式,没有对受众类型进行细分;传播过程中忽视受众的心理反应;忽略了反馈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促进武术的国际化传播。  相似文献   

8.
中国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表现出典型的审美特征与独有的艺术倾向.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解读舞台剧<风中少林>入手探讨武术的艺术化之路及其国际传播,为武术的国际化推广和传播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武术器械发展的滞后,对武术的国际化传播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对武术器械进行必要的改良,使武术器材拥有较高的科技含量,突出其体育属性,为武术的国际化传播扫清障碍。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在分析后奥运时代武术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后中国武术的发展方向和战略问题进行探讨。我国经济社会地全面发展将为包括武术在内的体育的发展提供千载难逢的机会,我国国际影响力和软实力的大幅提高将对包括武术在内的传统文化地国际传播奠定坚实的基础,经济全球化、体育全球化为武术在国际上地传播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同时,后奥运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市场化、产业化转轨必将深刻影响武术的发展前景和道路,竞技体育竞赛规则的规范化、标准化要求竞技武术比赛规则进行适应性调整。结论指出,2008年奥运会后的武术发展,应当从武术在现代体育中的影响力的这一定性指标和大众习练人数、职业习练人数、规模性武术比赛次数和观众人数等定量指标来设置明确的2020年和2050年阶段性战略目标,并以习练者和公众的需求为中心改造现代武术,改走大众化、市场化、产业化之路,成立专门的武术发展推广机构,并借鉴跆拳道推广和发展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摘要:武术“走出去”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实现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推动武术在克罗地亚的发展,对武术国际推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等方法对武术在克罗地亚的发展境况进行细致地剖析,找出发展中的不足,提出武术在克罗地亚发展的主要路径。得出结论:克罗地亚武术组织的建立亟待完善;武术习练人口中,中老年和儿童青少年居多,青年力量匮乏;散打项目潜力十足,传统武术处于探索期,竞技武术处于空白期。发展中的主要不足表现在武术管理机构发展的不健全,武术传播内容的不完善,武术人才的稀缺,武术物质资源的紧缺,武术传播方式单一和学校武术的缺失等方面。做好坚实的后方保障是克罗地亚武术发展的基础,完善武术传播内容是克罗地亚武术发展的重点,建立武术赛事体系是克罗地亚武术发展的内驱力,重视国际交流合作是克罗地亚武术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分析比较法,以时间回溯为纵轴,把套路形式的法则与现代竞技体育运动的特征和要求结合起来,进行新旧规则的对比分析,探讨武术竞赛规则演变的规律.结果表明,裁判工作职能不断细化,评分标准更趋客观;动作难度要求不断提高,项目竞技特性更趋突出;评分量化程度不断提高,评分的可操作性更趋易化;规则的规范性不断提高,与竞技体育裁判规则的国际惯例更趋一致.  相似文献   

13.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现场调查、专家访谈和借助一定的逻辑分析等方法,结合武术世界锦标赛散打比赛的成绩,重点对目前已举办的三届散打世界杯赛的男女各级别比赛成绩进行分析,探讨我国武术散打运动在国际性的大型比赛中所处的优势及劣势,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武术散打运动在我国继续保持领头羊的优势发展地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摘要:以当代竞技武术套路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竞技武术套路所折射出的符号意义进行结构主义分析和特征研究。研究目的:通过对当代竞技武术套路符号的结构分层,进一步揭示中国武术套路在当代竞技体育环境下的生存特征与文化意义。研究认为:竞技武术套路符号中,受众以招数、拳势、隐意三个代码为解读框架,并借助身体显文本与竞技伴随文本进行情境填充,从而获得符号创造者对竞技武术套路特征的意义表达。表意性、体势性和高端性作为竞技武术套路符号单纯的特征表现,对武术群体做出了不同层面的竞技武术回应。对竞技武术套路符号的研究价值在于,竞技武术并不是非常规的武术文化形态,在符号内部仍然保留有武术文化的传统的恒定要素,解读竞技武术套路符号必须要以符号代码和符号文本相结合,从而产生竞技武术套路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内卷指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内卷背后并非只是单纯的激烈竞争,更为重要的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竞技化武术不仅特指竞技武术,也包括竞技化影响下的其他传统武术。以竞技武术为主的竞技化武术,在后奥运时代不断遭受到诸多诟病,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唯金牌论。长期被西方竞技体育思想影响的中国武术,大致出现了内容、制度和思维上的固化和僵化,已经具有了内卷化的典型特征,其消解之策在于引入降维思路,具体包括:突破圈子,匡正武术价值观立场;高维视角,在多重维度诉求空间中达成武术群体认同的平等契约;多元开发,持续模式迭代以实现弯道超车。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中国武术目前在世界各种格斗风格艺术中的影响与地位的调研、统计分析,提出了在武术推向世界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武术在国际上已有的良好信誉和扎实的群众基础;继续发挥电影、电视媒体对武术的宣传作用;要重视武术技术的实用性、格斗性和文化内涵等方面的交流与研究;在推行武术运动模式和开展武术竞赛活动时,要尽量保留并突出武术技术演练中的实用性和格斗性的特点;要与海外各种武术组织、团体、学校加强联系,把武术渗透到海外大学的课程设置中,从而提高练武团体的整体素质,真正使武术成为世界体坛中具有重要影响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7.
摘要:当前,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的概念与关系问题已成为武术理论研究的焦点。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界定了竞技武术、传统武术、中国武术的概念,探讨了当代武术发展中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的矛盾冲突与规避路径,以及二者的当代价值定位。研究认为,涵盖现代武术和传统武术两大内涵于一体的中国武术概念界定法存在缺陷,而“广义”与“狭义”的分别界定法较为妥当;竞技武术套路源自“舞”的表演属性而非“舞”的练功属性,竞技武术散打、竞技太极推手、功法运动源自传统武术中的练功方法,如此认识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的关系,是规避二者存在矛盾和发展冲突的有效路径;竞技武术三个运动项目虽然源自于传统武术的打、练、演三项主体内容,但却算不上是对传统武术真正意义上的继承和发展。竞技武术应该坚定不移地走好体育化道路,发挥体育竞技的价值,传统武术则应该坚持“打练结合”的武技、武道修炼方式,发挥传承武术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当代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关系之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现代性视角解析当代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之间关系。认为,中国武术、传统武术和现代竞技武术之间关系是"一体两面";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在物器技术层、制度习俗层和心理价值层上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分离。这种分离的主要原因是:在中国武术现代转型过程中,竞技武术的思维和运作模式逐渐被纳入西方体育模式,使其与传统武术沿着不同的发展理路,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产生了不同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身体文化博弈:由武术进奥引发的文化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身体文化视角,对武术进奥事件背后隐藏的中西身体文化互动现象进行了探讨,认为:武术作为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东方身体文化的一种形式;武术进奥是我国与西方体育文化的主动互动过程,尽管事件本身推动了武术在国际上的传播和发展,但是却以逐渐的文化内涵割舍和传统摒弃为发展代价.武术进奥加速了中西方身体文化的互动过程,更加深了这种身体文化的博弈程度;在经济全球化甚至文化全球化的宏观背景下,武术进奥失败由技术层面到文化层面的互动,最终表现为不同身体文化的软权利之争,更是一种身体文化的隐形权利侵犯.  相似文献   

20.
中国武术在沉醉于成为神圣的现代奥林匹克殿堂里的一员而努力自我"蜕变",甚至为了所谓的"国际惯例"(完全按照西方体育文化制定的游戏规则)而进行着"竞技化"变革。然而,为实现武术"入奥"的梦想而不顾一切的努力,再一次化为泡影。痛定思痛,冷静思考,武术"入奥"再次失败是难能可贵的清醒。研究认为:具有典型东方的"文化符号"的武术,要求得更为长远的发展必须强化武术的"中国文化"元素。同时,应从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中寻求新的平衡点,散打项目无疑是当前武术"入奥"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